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222篇
内科学   471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9篇
综合类   1041篇
预防医学   30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53篇
  1篇
中国医学   362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因下颌第三磨牙不适而就诊的患者204例,运用锥形束CT分析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与第三磨牙阻生类型(高位、中位、低位)、阻生角度以及两磨牙的釉牙骨质界距离(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等因素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下颌第三磨牙存在的情况下,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发生率高达78.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高位、中位和低位阻生的龋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而当第三磨近中阻生角度为40~80°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最易发生龋坏,与其他阻生角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第二磨牙与第三磨CEJ距离在6~9 mm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角度、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的CEJ距离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发生密切相关。当第三磨近中阻生角度在40~80°间,且两磨牙间的CEJ距离在6~9 mm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更容易发生龋坏,此类阻生齿建议尽早拔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新疆多民族地区三阴性乳腺癌( TNBC ) 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及突变者与未突变者临床、病理组织特征的差异。方法以新疆多民族地区130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从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联合直接测序法检测BRCA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30例TNBC患者BRCA1突变率为17.7%(23/130),其中汉族与少数民族 TNBC 患者 BRCA1突变率分别为20.5%(17/83)、12.8%(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6,P=0.869)。130例TNBC患者中发现23例BRCA1突变的19个位点,其中8个为新发现的位点;4个BRCA1基因突变“热点”;此外还发现了9例(6.9%,9/130)致病性突变,5例无义突变,4例移码突变。早发性 TNBC 组 BRCA1突变率28.3%(13/46)高于晚发性TNBC组11.9%(1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P<0.05)。 BRCA1基因突变组与BRCA1基因未突变组相比,发病年龄早,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 TNM分期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疆多民族地区TNBC患者BRCA1基因突变率高;突变者与未突变者相比,存在临床病理组织差异。  相似文献   
103.
肝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这些基础研究向肝癌研究领域的渗透,研究发现其病因与肝炎病毒感染和黄曲霉素摄入有关。主要涉及到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在许多肝癌细胞中可检测到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的异常,说明基因突变与HCC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钙、磷和骨代谢改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西藏阿里地区鼠疫监测结果 ,探讨鼠疫控制对策. 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动物鼠疫监测标准>进行喜马拉雅旱獭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 结果 阿里地区鼠疫主要宿主仍然是喜马拉雅旱獭,平均密度达1.04只/hm2;梳检喜马拉雅旱獭132只,平均蚤指数2.89;测定鼠疫F1抗体血清211份,阳性125份,阳性率为59.3%,鼠疫F1抗原69份,阳性31份,阳性率为44.9%;剖检自毙旱獭46只,检出鼠疫菌22株,检菌率47.8%. 结论 宿主的高密度、主要媒介的高指数、自毙旱獭检菌率均证明本地区鼠疫进入了非常活跃时期,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杜绝鼠间鼠疫波及到人间.  相似文献   
106.
钙和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之一,约占人体重的1.5%~2.0%,其中99%存在骨骼和牙齿,仅0.9%分布在细胞内和软组织,0.1%在细胞外液,所以骨骼是人体一个巨大的钙储存库。钙对骨骼健康、心血管、神经、内分泌、肌肉系统和凝血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仅讨论钙对骨骼的作用,重点在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自我行为管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以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康复科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对其实施6个月的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自我行为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自我效能得分、自我饮食控制能力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2.68,P=0.01;t=2.49,P=0.02;t=2.82,P=0.01)。结论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饮食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作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踝臂指数与代谢综合症相关性。方法纳入入院患者356例,其中代谢综合症患者184例,无代谢综合症患者172例。研究各代谢综合症包含因素个数和各代谢综合症及糖尿病分组的ABI值。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非糖尿病及糖尿病人群中,代谢综合症与ABI的相关性。结果随着代谢综合症包含因素个数的增加,ABI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09)。代谢综合症及糖尿病均为(-)的人群ABI最高,代谢综合症及糖尿病均为(+)的人群ABI最低。各分组的ABI值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在糖尿病人群中,在校正上述影响因素后,代谢综合症与ABI显著相关(P=0.018)。结论在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踝臂指数与代谢综合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正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及研究的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已经从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范畴扩展为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多系统疾病,其中以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为代表的血压异常,作为一种常见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 NMSs),可发生在PD的整个病程任一时间点。PD中的血压异常既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也与抗PD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密切有关,并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临床特点: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均为女性,10岁前起病,均为多骨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和脆性骨折。其中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合并周围性性早熟。实验室检查:4例患者均显示低磷血症(0.53~1.03mmol/L)和高碱性磷酸酶水平(464~1930U/L),3例患者血β-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水平升高,2例患者血全长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intactFGF23)水平升高。影像学特点: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符合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中3例患者有典型的佝偻病表现。4例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扫描显像,3例患者全身骨骼多发放射性浓聚区。治疗及转归:经给予活性维生素D、中性磷合剂和双膦酸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异常均显著改善。复习文献发现,患者起病越早,骨骼病变相对越重、血磷越低、骨转换指标升高越明显、血FGF23水平越高。结论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是罕见病。对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需注意筛查是否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以避免漏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