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研究了甲胺磷对梨形四膜虫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及致死效应。实验结果:甲胺磷对梨形四膜虫种群增长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48.3μg/ml。甲胺磷对HS1,S1和HS1,S1和Monuter-14三个株系细胞急性致死毒性效应的浓度无明显差异,其致死浓度均在7。362mg/ml以上。  相似文献   
42.
小儿肺炎中医辨治理论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小儿肺炎是西医病名,中医学古代没有直接的记载。《内经》中所述"肺风"、肺痹"、上气"、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等,记载了类似于现代肺炎的表现。《幼科铁镜》的"火侵肺嗽",《幼科全书》、《幼科指南》等所称的"肺家炎",指出了肺热壅盛的病证。清代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首先明确提出"肺炎喘嗽",描述了麻疹出现肺闭喘嗽的变证,此后,"肺炎喘嗽"成为中医学病名,现代一般认为其相当于西医学"肺炎"。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Cathepsin L基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为肝癌细胞CathepsinL siRNA转染基因沉默组(沉默组),实验对照为肝癌细胞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和siRNA转染荧光蛋白对照组(荧光对照组).观察时间为Cathepsin L siRNA转染后1、3和6 d.观察各组肝癌细胞Cathepsin L siRNA转染效率.用免疫荧光、RT-PCR法及WB法检测肝癌细胞Cathepsin L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侵袭小室法测定肝癌细胞侵袭力变化.结果 沉默组与空白组、荧光对照组比较,Cathepsin L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细胞生长受抑制,增殖指数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肝癌细胞侵袭力显著下降.结论 RNAi可有效沉默肝癌细胞Cathepsin L表达,降低肝癌细胞增殖活力及细胞侵袭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在荷瘤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CIK细胞对Hela-luc细胞的杀伤作用。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luc接种BALB/c裸鼠建立动物模型。体外培养CIK细胞后以荧光染料CFSE标记,经不同途径注射入荷瘤鼠体内。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分布情况。结果:CIK细胞在体外培养14~18天时,细胞数量生长达高峰,此时CD3+CD56+T细胞的数量也达最高值。以10∶1、20∶1、40∶1的比例将效、靶细胞作用48小时后,CIK细胞对Hela-luc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4.08±3.18)%、(51.16±2.64)%、(72.14±4.21)%。CIK细胞经腹腔注射,肿瘤组织24小时达到最高(20.56%),瘤旁注射,肿瘤组织3小时达到最高(25.75%)。结论:CIK细胞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luc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CIK细胞在体内分布于肺、肝、肿瘤部位,其分布在各脏器中浓度规律与不同的输注途径有一定关系。针对不同解剖部位的肿瘤可以选择不同的CIK细胞输注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5.
王赟华  关小英  艾军 《河南中医》2012,32(10):1292-1294
目的:探讨清营解郁活瘀汤对营分证家兔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温病营分证家兔模型40只,随机分为药物A组(清营解都活瘀汤)、药物B组(清营养阴汤)、模型组(造模后予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各10只,检测各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给药6h后,模型组有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变和血液高凝,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清营解郁活瘀汤可显著降低营分证家兔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延长APTT、PT、TT时间,降低FIB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清营解郁活瘀汤疗效优于清营养阴汤,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营解郁活瘀汤能显著改善温病营分证家兔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6.
背景与目的: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早期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推进了肿瘤标志物研究的进程,其中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作为常用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成为检测和验证血液等体液肿瘤标志物的新技术及平台.本研究利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贵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胸外科贲门癌患者血清63例和健康志愿者血清54例,采用弱阳离子蛋白芯片(WCX磁珠)对血清进行分析前处理,MALDI-TOF MS技术进行血清蛋白图谱检测,所得结果用ZUCI-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处理.运用遗传算法(genetic arithmetic,CA)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运算建立贲门癌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将117例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和盲法测试组,经训练后验证诊断模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采集贵门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经数据对比分析找到69个有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P<0.01);从中筛选出差异最显著的10个蛋白质荷比峰建立诊断模型(m/z分别为2 863、4 655、3 883、3 241、3 952、2 295、2 741、1 546、4 054和2 671).通过验证,该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96.83%、特异度为90.74%.结论:应用MALDI-TOF MS技术能够检测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该模型在贲门痛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正>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领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和手术范围正不断扩大~([1])。应用腹腔镜行腹腔探查可以使一些诊断不明确的急腹症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减少因剖腹探查给患者带来的开腹创伤大、术后粘连重、住院时间长等缺点。我院2009年6月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共收治48例行腹腔探查的急腹症患者。现对病因及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8.
收集近十年来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病机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根据证候病机学的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症状病机三个研究层次,归纳总结艾滋病中医证候病机学的研究进展,并对艾滋病的中医学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防治胃癌术后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已行根治性切除术的14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对胃癌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97例,随访率66.44%(97/146)。97例根治性切除的胃癌患者中,术后1年内复发率45.4%(44/97),术后2年内复发率73.2%(71/97),2~5年期间复发率21.6%(21/97),5年后复发率4.1%(4/97);单一病灶复发的占81.5%,多部位复发的占17.3%。单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术后是否化疗、病理分型、TNM分期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无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辅助化疗、TNM分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大都出现在术后2年内,以单一复发为主;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辅助化疗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0.
抗癌药物对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凋亡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抗癌药物对细胞株增长的影响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药物与细胞株共同孵育不同时间后,应用四唑盐(MTT) 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FCM) 分别测定细胞增长抑制率(CI) 及细胞凋亡指数(APOI) 。结果: 抗癌药物组CI 值及APOI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 0. 05) 。经相关分析得出,APOI 与CI 呈正相关( r = 0. 42 , P < 0. 05) 。结论:7 种抗癌药物均能明显抑制细胞株增长,并可诱导其发生凋亡。利用MTT 法及FCM 测定细胞CI 和APOI ,有利于化疗方案的设计,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