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采用传统质量管理方法获取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阶段;将2018年1月~12月构建并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获取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阶段,比较两个阶段获取的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件数、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与对照阶段比较,观察阶段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提高、不良事件发生件数减少、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构建并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标准化,护理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270例腹腔镜代谢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完成的的270例腹腔镜代谢手术,进行术前访视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和全面评估,术中提供全面安全护理,准确配合胃校准管,吻合器、超声刀等器械的使用。 结果270例腹腔镜代谢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6.8%,手术医生满意度99.5%。无手术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适的手术体位与防护、护士的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34.
冯雁  舒玲  刘卫华 《当代护士》2021,28(7):168-170
目的 某驰援武汉医疗队在金银潭医院采取多方法落实新冠病区基础护理,取得较好成效,通过总结医疗队基础护理实践,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区实施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医疗队先后接管三个病区,通过责任制排班分区与基础护理小组结合模式共同落实基础护理,并通过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ADL)评估,根据分值分层级落实基础护理;并建立隔离病区基础护理质量评估表,临时护理部每周抽查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 该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驰援的47 d时间里,基础护理合格率逐步上升,共收治的确诊患者463人中,治愈出院305人,40人由重症转为轻症,实现了收治患者零投诉、不良事件零发生、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结论 通过科学安排护理人力,明确的职责与分工,采取护士责任制分区管理和基础护理小组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并根据患者自理情况采取分层落实,有效提升隔离病区基础护理合格率,实施过程中强化队员们感控管理与心理支持,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也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保障了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入孔精准式腔镜器械传递方法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两组医护手术团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完成的100例腹腔镜下胃肠手术分别入组,各50例。对照组医护手术团队采用传统自由式腔镜器械传递方法,观察组医护手术团队采用入孔精准式腔镜器械传递方法配合手术。比较两种传递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医护手术团队单纯更换器械时间、手术场景重置时间及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入孔精准式腔镜器械传递方法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胃肠手术的连贯性和顺畅性,缩短整体手术时间,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6.
楔形缺损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疾病。银汞合金修复需要制备成有潜凹的洞形,牙体组织磨除较多,材料颜色病人也不易接受。近二十年来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由于其磨牙少、黏结性强、色泽美观,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楔形缺损的修复。本研究采用FujiIX修复楔形缺损,并以3MZ250作对照,观察了1年和2年后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口腔科就诊的口内四个区都有楔形缺损的病人75例,共509个牙。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其中男40例,女35例。1.2实验分组将每一病人上颌牙的楔形缺损用3M公司的Z250复合树脂修复,共26…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在儿童患者中使用利奈唑胺(linezolid,LZD)致高乳酸血症的风险因素。方法 搜集2012年10月—2023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LZD治疗的儿童住院患者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风险因素,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进一步分析各风险因素与LZD致高乳酸血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331例儿童患者,其中145例患儿(43.8%)发生高乳酸血症,患儿年龄中位数为3(0.92,9)岁,LZD治疗天数中位数为13(8,22)d。患儿接受LZD治疗天数较长(OR=1.026,P=0.004),合用P-糖蛋白诱导剂(OR=2.023,P=0.004)、乳酸基线值较高(OR=2.408,P=0.022)和低肾小球滤过率(OR=0.997,P=0.047)为LZD致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LZD治疗天数增加,LZD致高乳酸血症的风险呈非线性增加(P-non-linear=0.041);乳酸基线值<0.92 mmol·L-1时,LZD致高乳酸血症风险随乳酸基线值升高而持续增加,乳酸基线值>0.92 mmol·L-1时,随着乳酸基线值的升高,LZD致高乳酸血症风险缓慢增加(P-non-linear=0.013)。结论 患儿接受LZD治疗时应关注乳酸基线水平、LZD使用时间、合用P-糖蛋白诱导剂和肾功能不全等风险因素,结合患儿的治疗需求防范高乳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正不孕不育症是指夫妻1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怀孕。不孕不育症是目前生殖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妇联第六届执委吴景春在"中美不孕不育学术高峰论坛"上报告,我国育龄夫妇不孕发病比例达到1/8,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5 000万,并呈逐年递增趋势[1]。不孕不育也是唯一的一种涉及到夫妻双方的疾病,虽不是致命的疾病,但它可能造成个人痛苦,家庭不和睦,甚至夫妻感情破裂,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家庭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输液管控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智能输液管控系统应用前后的486例患者及96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对系统应用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紧急呼叫铃响铃率。结果:应用智能输液管控系统后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高于应用前(P0.05),病房紧急呼叫铃响铃率较应用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智能输液管控系统可提升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40.
摘要:目的 回顾某院2013年度血培养标本的实验室数据,了解该院血培养污染率及污染菌种类。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12月共38879份血培养标本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并回顾分析临床病例资料,分离出397株污染菌并进行分析。结果 38879份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标本2819份,阳性率为7.25%(2819/38879);分离出污染菌的标本397份,污染率为1.02%(397/38879);导管血、骨髓和静脉血标本的污染率分别为2.34%(23/981)、3.63%(21/578)和0.95%(353/37320);各科室污染率介于0%~2.52%。污染菌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主(303/397,76.32%),其次为G+杆菌和链球菌属。结论 2013年度该院血培养污染率为1.02%,污染菌的种类主要是CNS;当血培养结果疑为污染菌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是否为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