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7篇
内科学   4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探讨左心病变相关的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右心室形态和收缩功能的特征。方法入选左心病变相关的PH患者23例和健康对照者27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右心室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并进行定量分析,获得右心室整体和流入道部、体部、流出道部三个局部的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参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三维超声参数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PH组右心室整体、流入道部、体部、流出道部的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01);右心室整体、流入道部、体部射血分数(EF)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而流出道部EF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流入道部和体部每博输出量(S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整体与流出道部SV略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组右心室整体ESV和流入道部ESV与肺血管阻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01;r=0.62,P<0.001),右心室整体EF和流入道部EF与肺血管阻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2,P...  相似文献   
72.
患者男,35岁.因"左下肢肿胀伴胸闷气促1周余"入院.患者3个月前左下肢曾有外伤史,2个月前行左膝关节镜检查及治疗后长期卧床制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时间-位移参数及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指标在评价限制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限制型心肌病患者(经活检证实)、28例正常者(对照组)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限制型心肌病组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指标包括左室16节段、12节段、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左室16节段、12节段、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问的最大差值(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以及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的百分数(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最大差值的百分数(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限制型心肌病的时间-位移参数中位移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5),且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指标诊断限制型心肌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时间-位移参数及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能快速准确地评价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节段功能及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二尖瓣前叶脱垂缘对缘成形术效果.方法 随机对19例二尖瓣前叶脱垂患者行缘对缘成形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TTE检查,检测二尖瓣反流(MR)程度、二尖瓣口面积(MVA),左房、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 二尖瓣前叶脱垂缘对缘成形术前瓣膜重度反流19例,术后无反流1例,轻微反流15例,轻度反流3例;术前左房大小为(51.63±10.03)mm,术后为(44.79±9.22)mm(P=0.000);术前左室大小为(59.37±8.29)mm,术后为(52.68±7.31)mm(P=0.000);术前PASP为(45.37±18.34)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为(33.00±9.43)mm Hg(P=0.002);术前MVA为(4.13±0.24)cm<'2>,术后为(2.90±0.28)cm<'2>(P=0.000);术前LVEF为(66.0±9.0)%,术后为(67.0±6.0)%(P=0.751).结论 缘对缘成形术是一种简单、有效保留瓣下结构,恢复左房、室正常形态,维护左室功能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75.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心功能NYHA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预后较差,1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兴起为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是,按照目前的指南,仍然有一部分患者不能取得良好疗效.双室起搏后,有效的心肌灌注是保证心室同步化的前提,本综述回顾了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评价心肌灌注与CRT疗效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采用磁场定位系统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测定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17例。利用磁场发射及接收装置通过手动控制探头在心尖区扇形扫描进行三维数据采集。每例受检者均分别采集60、30及10幅图像(3D60、3D30、3D10)各自进行三维重建。同时记录采集时间。采用圆盘总和法(disksummation)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得出每搏输出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用常规二维Simpson法测量LVEF。结果 ①3D10重建后的左室短轴图像不完整,左室壁有不规则中断,心腔内结构难以评价。3D60及3D30重建后的左室短轴图像完整,内膜、二尖瓣及瓣下结构清晰可辨。②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得LVEF为0.62±0.06,与3D60及3D30的测值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87,0.83,P<0.001)。③3D60测定的EDV,ESV,SV及EF分别为(88.11±18.08)ml、(38.01±9.23)ml、(50.09±13.30)ml和0.57±0.07;3D30测定的EDV,ESV,SV及EF分别为(87.51±15.58)ml、(37.18±9.62)ml、(50.33±11.48)ml和0.58±0.08;二者间各项测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1),且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94,0.88,0.88,0.87,P均<0.001)。④3D60的采集时间为(152.55±53.27)s,3D30的采集时间为(72.82±17.16)s,比3D60的时间节省48%。结论 磁场定位系统扇形扫描经胸3DE测定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是准确可行的。采集30幅图像与采集60幅图像得到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前者可缩短约一半的检查时间,更加迅速方便,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7.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估慢性房颤患者左室壁运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探讨慢性房颤患者的室壁运动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信息,方法,将研究分为三组,A组为18例正常对照,B组为15例心房大小正常的房颤患者,C组为16例心房扩大的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瓣膜病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采用HP SONOS 5500超声显像仪和脉冲DTI,分别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和胸骨旁长轴切面测定左室侧壁和后壁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E),心电图QRS波起始至收缩期峰值速度的平均时间T1,心电图QRS波起始至舒张期峰值速度的平均时间T2,平均心率为R-R,结果 (1)A组正常人均有舒张早期和晚期两个波峰(E峰和A峰),B组和C组房颤患者均只有一个舒张期波峰(E峰),(2)A组与B组这间的DTI测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为P>0.05),(3)C组左室侧的VS显著小于A组(P<0.05),C组左室后壁的VS,VE均显著大于A组(P均<0.05),C组侧壁的T1/(R-R)^1/2,Ts/(R-R)1/2显著高于A组(P均<0.05),C组后壁的T1/(R-R)^1/2,T2/(R-R)^1/2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左房增大的房颤患者左室壁在长轴方向收缩活动减弱,舒张期峰值速度延迟,在短轴方向舒缝活动增强,DTI技术能精确地定量分析房颤患者的室壁活动,可成为评价房颤患者心肌舒缩功能的无创伤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78.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心肌不同程度地被脂肪或纤维脂肪组织代替为特征,主要累及右室流出道、心尖部受后下壁的心肌,本报道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由右心室心尖部小憩室引起室性心动过速(VT)的病例,并对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维持心脏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硒通过四重保护,即清垃圾、调血脂、抗老化、调免疫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患者女,35岁,因反复胸闷气急10余年,加重半月就诊.查体:血压16/9.3 kPa,神志清,口唇无发绀,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100次/min,心律齐,胸骨右缘可闻及双期粗糙杂音,无明显传导,枪击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