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胡晔 《护理学报》2002,9(5):6-7
目的 探讨碘伏纱条联合电磁波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因外伤致感染性伤口的64例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应用0.5%碘伏纱条联合特定的电磁波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结果 实验组换药天数、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P值均<0.01)。结论 碘伏纱条联合电磁波照射治疗感染性伤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2.
【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或衡力)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治疗疗效及肉毒毒素注射的护理要点。 方法 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6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结合运动训练、针灸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治疗前后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 结果 患儿经过3-6个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四肢肌张力明显改善,运动功能进步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对于患儿的站立和步行功能的建立有良好的作用。配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患者1,男,60岁,跌倒致左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小时。初诊来我院作X线检查,左髋关节正位(前后位),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收入院后1周,患者仍诉左髋部疼痛,移动患肢时更为明显。遂行X线复查,X线片发现左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断端略有移位。因骨折移位轻微,持续皮牵引6周后出院,随访3个月后扶拐下地。患者2,女,71岁,因车祸入院。急诊作X线检查,骨盆正位(前后位),诊断未见明显骨折征象。但患者右髋部疼痛剧烈,不能移动,遂行CT检查,发现右股骨颈基底部骨折。讨论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多见,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3.6%。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其发病率有不断增加趋势。股骨颈骨折常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骨折如无移位,即隐匿型骨折,临床上常容易被延误诊断或漏诊。漏诊致延迟治疗可能引起股骨颈骨折移位,由无移位稳定骨折变成不稳定骨折,进一步破坏股骨颈血运,影响骨折愈合,亦可能导致畸形愈合致患肢变短。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漏诊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股骨颈骨折为无移位骨折,再加上患者因疼痛配合拍片体位困难,故仅依靠X线片有时很难作出明确诊断而出现漏诊。笔者认为,对于首次X线片显示髋关节阴性,而后患...  相似文献   
54.
杨细丹  黄滢滢  李丽  胡晔 《全科护理》2014,(26):2446-2448
[目的]研究针对性康复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康复治疗的122例病毒性脑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患儿对其进行特殊神经疗法、语言训练、定时的肢体训练等针对性治疗,对照组患儿对其进行普通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以及出现后遗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1年后的语言表达正常比例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77.0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后期治疗工作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异常,患儿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非严重免疫缺陷病人肺曲菌病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0年8月本院25例经病理和临床诊断肺曲霉菌病且非严重免疫缺陷患者的影像资料,胸部CT表现和特点。结果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其中12例为伴"空气新月征"或空洞的结节样病变,6例为局限的或多发的不规则软组织阴影,实变及磨玻璃改变6例,2例两肺呈播散性病灶,11例病灶及周围散在钙化影。结论非免疫缺陷病人肺曲菌病CT影像以局限或多发的不规则结节影周边伴磨玻璃或斑片样渗出以及"空气新月征"或空洞多见,影像学诊断需与炎症、肿瘤、结核相鉴别,确诊依靠肺活检。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127例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达到83.33%。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的改善。结论: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7.
S-腺苷蛋氨酸(SAMe)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有着广泛的影响。临床被广泛应用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等肝病的治疗。此外,近年来腺苷蛋氨酸在延长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生存率、抑制肝纤维化进程,改善肝病患者情绪、治疗肝病患者抑郁症等方面的作用也这就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45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抑郁症患者口服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以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上海张江地区中老年人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状况,分析其与生活习惯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随机抽取张江10个社区共2 007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地区中老年人群的GERD患病率特点及其与生活习惯的关系。结果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筛选的GERD患病率为4.9%,60岁以上老年人的GERD患病率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女性的GER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有些生活习惯与GERD关系密切,其中经常失眠(OR=3.233,P0.000)、经常服用催眠药(OR=2.446,P0.007)、进食过饱(OR=2.127,P0.003)、便秘(OR=1.795,P0.013)、工作或情绪经常紧张(OR=1.824,P0.022)是GERD的危险因素,而经常参与麻将等棋牌活动(OR=0.446,P0.027)是GERD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上海张江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GERD患病率较中年人明显升高,男、女性的GERD患病率无明显差异,进食过饱、经常失眠、工作或情绪经常紧张、便秘和经常服用催眠药物与GERD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9.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糖尿病肾脏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常用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发现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价值的新指标是临床和研究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不断提出与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和进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相关指标,氧化应激与炎性因子,微小RNA及蛋白组学亦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伴有无效食管动力(IEM)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进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依据选择标准纳入57例伴有IEM的GERD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进行1 2匹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GERDHRQL生活质量评分、食管动力和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结果 (1)经PSM匹配后纳入39例患者,其中手术组13例(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药物组26例(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方案),两组基线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食管裂孔疝伴发情况和病程达到均衡。(2)手术组治疗后1、6个月分别比药物组GerdQ评分值低(均P<0.05)。(3)手术组治疗后6个月的GERD-HRQL评分改善值比药物组大(均P<0.001)。(4)药物组患者远端收缩积分(DCI)较基线增大(P<0.05)。手术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松弛压4 s中值、LES残余压与术前相比增大,且均高于同期药物组(均P<0.05)。(5)手术组治疗后1个月时吞咽困难发生率高于药物组(P<0.001),6个月后缓解且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