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针药复合麻醉是中国传统针刺麻醉和现代麻醉技术结合的产物,两者取长补短,成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方法。有研究表明[1],针刺有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调节丘脑-边缘系统等多种镇痛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大部分着重于针药复合麻醉相对于单纯全麻明显减少了全麻药用量以及对术后恢复的变化。本研究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骨科下肢手术中,针麻与传统的镇静药物相比对术中镇静及术后早期的镇痛是否具有其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Hedgehog(Hh)信号通路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内,对调节胚胎发育及胚胎形成后分化起重要作用,其异常激活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Hh信号通路传导异常可导致肝细胞癌(HCC)发生,并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深入探讨Hh信号通路与HCC的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HCC的发病机制,为HCC的防治提供新的可能途径及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8B(IL-28B)rs12979860 T/ C 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9月30日,收集有关 IL-28B rs12979860 T/ C 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 Rev-Man 5.2和 Stata 12.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138例患者和955例对照。各遗传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IL-28B rs12979860 T/ C 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与基因型 CC 及 CT + CC 比较,基因型 TT 可增加人群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TT : CC:OR =2.26,95% CI 为1.40~3.64,Z =3.33,P =0.0009;TT : CT + CC:OR =1.90,95% CI 为1.23~2.93, Z =2.89,P =0.004)。种族来源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白种人群中,IL-28B rs12979860 T/ C 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存在显著相关性(TT : CC:OR =2.06,95% CI 为1.22~3.47,Z =2.70,P =0.007;TT :CT + CC:OR =1.71,95% CI 为1.07~2.72,Z =2.23,P =0.03)。结论 IL-28B rs12979860 T/ C 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相关,基因型 TT 可增加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增食欲素作为一种调节进食与能量代谢等生理功能的重要中枢神经肽,与多种神经递质构成中枢调控网络,促进进食,抑制胃肠蠕动,增强胃酸分泌.增食欲素对机体自发运动有向上调节作用,且比促食作用更明显,从而增加机体非运动活动产热,影响休息/非休息能量消耗比.此外增食欲素还能提高褐色脂肪组织的生热作用,共同增强机体能量消耗,干预肥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在行为驱动力激发干预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内在行为驱动力激发干预方案;于入院时、干预后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疾病自我管理评分量表(CDSMS)]、心理状态[采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POMS)],知识掌握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CDSMS、POMS评分均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内在行为驱动力激发干预方案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其知识掌握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为临床常见肿瘤疾病,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通常能取得显著疗效,且患者恢复良好。但受疾病及手术创伤影响,某些患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异常,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化异常,患者免疫调节能力差,不利于患者术后安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IL-6-Thl7-IL-17具有较大影响,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引起临床重视⑴。笔者选取4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组来探究TEAS的影响,同时选取2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研究,兹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