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胆总管囊性扩张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胆总管囊性扩张症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都,610041)胡廷泽胆总管囊性扩张症传统上叫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婴幼儿至少年时期常见的疾病。据认为东方人患病率较欧美为高,男与女的比例大约为1∶4。1分型Ⅰ型Ⅱ型Ⅲ型图1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类型按照囊肿形态学...  相似文献   
72.
青春斯前小阴茎患儿的临床和内分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小阴茎患儿使用hCG治疗前后阴茎,睾丸及性激素变化规律,探讨针对不同病因采取适当治疗方案。方法;采用自身用药前后对照设计,排除合并隐睾,隐匿性阴茎,埋藏阴茎及两性畸形等有外阴畸形的患儿,共纳入29例阴茎形态正常,尿道开口于阴茎尖端之患儿。诊断标准:静息状态下学龄前儿童阴茎小于1.5cm×0.8cm,学龄儿童小于3.0cm×1.0cm。所有患先用游标卡尺测定静息状态下阴茎及睾丸大小,放射免疫法  相似文献   
73.
小儿腹膜鞘状突未闭术后睾丸回缩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腹膜鞘状突未闭术后睾丸回缩的防治刘文英,韦福康,胡廷泽我院近年先后收治了4例腹膜鞘状突未闭手术后发生的睾丸回缩,患儿年龄3~10岁,3例系鞘膜积液在外院行鞘膜翻转术,1例因腹股沟斜疝在外院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发现睾丸回缩的时间为数天至2年(体检...  相似文献   
74.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纯化、诱导分化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胚胎神经干细胞 (Neural stem cell,NSCs)的体外纯化扩增、保存标记、诱导分化及其鉴定方法。将14 .5 d胎龄大鼠大脑额叶皮质 NSCs在无血清 DMEM/ F12 (含 2 0 ng/ ml b FGF,2 0 ng/ m l EGF及 B2 7辅助培养液 )培养 ,利用有限稀释法将悬浮生长的单个细胞所形成的克隆球挑选出来、通过亚克隆连续传代大量扩增而纯化 ,免疫组化鉴定 nestin抗原阳性 ;选取部分 NSCs冻存、复苏后 nestin抗原阳性 ;用 Brd U孵育 NSCs,被 Brd U标记的 NSCs及其血清诱导分化后仍均呈 Brd U阳性。用血清或饲养层诱导 NSCs分化为大量表达 Tubulin- (神经元特异性抗原微管蛋白 3)阳性的神经元和 GFA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由该实验可知有限稀释单细胞克隆连续传代是分离纯化、大量扩增胚胎期大脑 NSCs的简单有效方法。饲养层细胞也能诱导 NSCs分化为神经细胞。 Brd U可标记、示踪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NSCs的实验治疗。掌握 NSCs的体外纯化培养、保存标记、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 NSCs的生物学特性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了解颈内静脉结扎对颅内组织器官的影响及其时间和范围,探索颈内静脉结扎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理,从而指导颈内静脉结扎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设立空白对照、单纯左侧及右侧和双侧颈内静脉结扎4组,于术前及术后48小时内监测颅内压变化及1周后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颅内压无明显改变;单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均有上升,在术后1小时达高峰并持续至术后4小时开始下降(P<0.05),术后48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双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术后颅内压则显著上升,术后2小时达高峰并持续至48小时还高于术前(P<0.05).1周后脑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及单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无明显改变;双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有颅内广泛胶质细胞增生.结论单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均有一过性上升,双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上升显著且持续时间长.建议一般不要结扎双侧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结扎后48小时内应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测定颅内压及血液粘度并使用降低颅内压及血液粘度的药物.  相似文献   
76.
精索鞘膜积液与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均可表现为腹股沟包块,诊断上二者有时会发生混淆。现对我院3例精索鞘膜积液误诊为腹股沟斜疝嵌顿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1岁。右腹腹股沟疼痛性包块6小时入院,入院前曾在其他医院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嵌顿,并行手法复位,由于手法复位失败遂到本院求治,家属对其既往有无腹股沟包块不清。入院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右腹股沟可见5cm×3cm×3cm包块,触痛,透光试验阳性,双侧睾丸可扪及。血常规:WBC10-3×109/L,N0-62,L0-38,HB123g…  相似文献   
77.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先天性膈疝的同手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先天性膈疝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23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同手术期处理的资料,接受手术21例,其中重症患儿16例,延期手术11例,紧急手术5例;非重症患儿5例,延期手术4例,紧急手术1例。结果急诊手术6例中,存活3例,延期手术15例中,存活11例。重症组中延期手术组,病死率为36.4%,紧急手术组病死率为60%,而非重症组中紧急手术和延期手术病例均存活。产前经B超检出的12例,无论是紧急手术还是延期手术,均全部存活。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3例、硬肿症2例,死亡(呼吸循环衰竭)7例。死亡病例均为重症,其中并发肺部感染者2例,并发硬肿症者1例,均为紧急手术者。结论对重症先天性膈疝患儿,积极改善肺功能,待呼吸循环状况稳定后延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8.
肋-软骨连结损伤对胸廓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根肋-软骨连结(CCJ)损伤对胸廓发育的影响。方法取2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成二组,每组10只,分别行左侧第5~7肋CCJ分离或切除。术前、术毕及术后定期测量胸围并作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比较;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胸廓标本,测量受术肋骨及肋软骨长度进行两侧自身对照。结果两组的胸廓外观均未见明显畸形。术毕CCJ切除组胸围较术前缩小(P〈0.05),术毕和术后1周CCJ切除组胸围较分离组小(P〈0.05),但2周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J切除组第6、7肋骨及第5~7肋软骨长度两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CCJ分离组仅受术侧第6肋较对侧短(P〈0、05)。结论多根肋骨CCJ切除或分离对术后胸廓的发育均有影响,其中CCJ切除对胸廓的继续发育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9.
患儿 :男 ,3个月。因右上肢不能上举 1 0d入院。 1 0d前患儿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上肢无力 ,上举困难 ,1 0d来患儿精神良好 ,饮食、大小便及睡眠正常。既往史 :其母于孕第 32周 ,因胎儿宫内缺氧行剖宫产。患儿生后 1个月曾出现右股外侧硬结 ,未予治疗 ,后自行消失。 2个月时双手十个指尖均曾出现结节 ,边界不清 ,质硬 ,后出现双手、双足茧样褪皮 ,皮肤、指甲均脱落后再生 ,结节亦伴随褪皮后好转消失。其父 1年半前曾有冶游史 ,父母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 (+)。体检 :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体重 4kg,容貌外形及听力感觉无异常。右上肢肌力Ⅱ级 ,肌张力…  相似文献   
80.
患者,女,11岁。因头痛视物模糊3周入院。3周前院外考虑为脑炎,经治疗无缓解。头部CT发现右基底部出血,并观察到血压阵发性升高,波动于14~26/10~16kPa,转入我院。查体:T36.8℃,P160/分,Bp24.2/15.8kPa,面色苍白,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