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评价球囊导丝切割技术在处理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2006—2008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CTO患者85例,66例成功地施行了PCI。对8例导丝通过后,常规方法球囊无法通过病变,采用了导丝切割技术。结果 85例患者中8例病变运用了导丝球囊切割技术,并有6例获得成功,1例在导丝切割技术未成功后使用Tornus后成功,1例因球囊始终未能通过病变而放弃。结论球囊导丝切割技术对于球囊无法通过的CTO病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2.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约占心脏性猝死的 87%。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car dioverterdefribrillator,ICD)是目前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tachycardia ,VT)、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ventricularfibrillation ,VF) ]的最有效方法 ;临床资料表明 ,ICD降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总死亡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1 ] 。但是ICD在对致命性心律失常识别时 ,可能会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或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以及外界噪音干  相似文献   
73.
黄精煎液对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黄精煎液对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检测衰老动物组织黄精治疗前后的端粒酶活性;采用改良TBA荧光法测定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黄精治疗后实验动物脑、性腺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而其MDA含量无显著变化,MDA含量与端粒酶活性无相关性。结论 黄精可显著升高衰老动物脑和性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X线左心室造影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9例在本科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以LAO60° CRA20°行左心室造影。结果95例成功,1例失败,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成功率96%。结论X线左心室造影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对病例和封堵器大小的选择、术中引导和疗效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妊娠相关蛋白酶 -A(PAPP -A)、C -反应蛋白 (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6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其中ACS患者 43例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2 5例 ,另选 2 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浆PAPP -A水平 ;采用超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血浆CRP。结果 ACS组PAPP -A、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PP -A :( 17 9± 8 7)mIu/LVS ( 7 1± 4 2 )mIu/L ,P <0 0 1;CRP :( 4 3 1± 0 3 8)mg/LVS ( 2 0 1± 0 14 )mg/L ,P <0 0 1) ] ;ACS组PAPP-A、CRP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PAPP -A :( 17 9± 8 7)mIu/LVS ( 8 5± 5 6)mIu/L ,P <0 0 1;CRP :( 4 3 1± 0 3 8)mg/LVS ( 2 13±0 2 8)mg/L ,P <0 0 5 ) ] ;经logistic回归分析 ,PAPP -A和CRP的风险比值 (OR)均 >1,均是ACS的危险因素 ,经前进法观察PAPP -A和CRP在ACS中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结论 ACS患者PAPP -A、C -反应蛋白升高 ,二者可能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未透析慢性肾疾病(CKD)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8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CKD患者(CKD3期30例;DKD4期40例;DKD5期38例)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cTnI增高与各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5.9%的患者血清cTnI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CKD越严重者,cTnI升高者越多(CKD3期5例,DKD4期9例,DKD5期15例,P<0.001)。cTnI的升高与年龄的增大(P<0.01)、糖尿病(P<0.01)、既往心血管疾病(P<0.05)、左室肥厚(LVH)(P<0.01)、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P<0.05)相关,但多因素分析仅年龄是cTnI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而GFR、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不是。【结论】血清cTnI浓度升高在无ACS的透析前CKD患者中较为普遍。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既往冠心病史、LVH、GFR下降相关。但GFR和LVMI不是其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7.
目的:2型糖尿病是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且作为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评分的关键条目,对传统开胸手术临床预后的判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型糖尿病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同时,在AS患者中2型糖...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短期治疗对单支单处冠状动脉狭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COX2选择性抑制剂与PCI术后炎症的关系。【方法】23名单支单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 塞来昔布400mg/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安慰剂。术前、手术结束时和治疗d3后分别采血,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①两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hsCRP均高于术前hsCRP(P<0.05;P<0.01);②术后治疗d3时,治疗组hsCRP较对照组hsCRP低(P<0.05)。【结论】塞来昔布能使单支单处冠脉病变患者PCI术后血浆hsCRP降低。提示塞来昔布可能减轻PCI术后冠状动脉局部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结果的影响,进而评价其在急诊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30例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急诊PCI的患者(均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替罗非班组,同期相匹配的30例行择期PCI的患者入选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在PCI术前第10~30分静脉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3min注完),然后以0.1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36h,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输注安慰剂。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注射普通肝素及口服二磷酸腺酐(ADP)受体拮抗剂和阿司匹林。观察两组血小板聚集率、7d和30d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死亡、顽固性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术)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19±8)%比(54±7)%,P<0.001];7d和30d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未见差别(16.7%比6.7%,P=0.42;30.0%比13.3%,P=0.21);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有增多趋势(26.7%比3.3%,P=0.026),主要是穿刺点出血,二组均无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替罗非班对急诊PCI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0.
患者女,50岁,因“活动后胸部紧缩感3年,胸痛2个月,加重2h”于当地医院就诊,入院当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形成。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I 9.6 ng/ml,肌酸激酶289.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46.7 U/L,脑钠肽(BNP)2189.9 pg/ml,D-2聚体1466.0 ng/ml,均高于正常值。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梅毒抗体阳性。心脏彩超示:左心扩大,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开口狭窄约99%;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各段及其分支未见明显狭窄,内膜光滑;左回旋支各段及其分支未见明显狭窄,内膜光滑;右冠状动脉(RCA)开口狭窄约95%,余段及其分支未见明显狭窄,内膜光滑(图1~2)。当地医院诊断:冠心病,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Killip 1级,梅毒。住院治疗3 d,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患者未再诉胸痛,期间曾尝试行支架置入术因失败遂转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