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黑骨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研究黑骨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Wister雄性大鼠70只分成7组,sc Freund’s完全佐剂(空白组除外)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动物模型,观察黑骨藤提取物低、中、高剂量(20,50,100 mg·kg-1)对AA大鼠足肿胀、体重、器官指数及血清与炎性组织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的影响。结果:黑骨藤能有效抑制AA大鼠足肿胀,降低胸腺指数,下调AA大鼠血清与炎性组织液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水平。造模第12 d后,黑骨藤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胸腺指数平均为1.50%,黑骨藤高剂量组为1.12%,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黑骨藤高剂量组AA大鼠血清与炎性组织液中IL-1β,IL-6和TNF-α3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黑骨藤具有良好的抗RA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器官功能及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苗药双肾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定方法。结果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原植物。结论这些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3.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PGIML 12例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内镜活检或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所证实。结果:腹痛是PGIML最常见症状,占83.3%(10/12),胃是最常发生部位,占58.3%(7/12),内镜表现为肿块结节性、溃疡性及弥漫浸润损害,内镜活检确诊率68.3%(7/12),免疫分型以B细胞为主,占91.7%(11/12),12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早期诊断困难,采用内镜、病理及其他辅助手段有助于最终确诊。  相似文献   
94.
近距离治疗(BT)技术是使放射源进入或贴近治疗部位, 利用近源处剂量极高随着距离的增加剂量快速跌落, 实现肿瘤局部治疗的一种技术。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距离治疗过程复杂且需要一系列步骤, 可能导致患者在施源器置入状态下等待时间过长而产生施源器相对于肿瘤的位置以及器官充盈状态的改变。近些年, 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有了极大的发展, 机器学习以及神经网络等模型广泛应用于近距离治疗的各个环节, 如施源器置入、图像采集、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施源器重建、剂量优化和治疗实施等步骤。在缩短流程总体耗时、提高操作同质性及提高治疗精度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AI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应用、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对AI在临床近距离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展望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
目的:优选苗药验方治疗慢性胃炎的提取工艺。方法:选取水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媒,以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药材粉碎粒度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立3个水平;并以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浸出物为指标,利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水提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为粗颗粒,加10倍量水,提取1 h,提取3次;醇提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为最粗粉,加10倍量乙醇,提取2 h,乙醇浓度为70%,提取2次。考虑到节约成本以及考察指标浸出物、镇痛率、抗炎率的结果显示水提组均优于醇提组;最终确定提取工艺为水提,药材粉碎粒度为粗颗粒,加10倍量水,提取1 h,提取3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提取物药效显著。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Delta N p63(△Np6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例TCCB患者肿瘤组织、11例对照组膀胱组织△Np6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Np63蛋白表达与TCCB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43例TCCB组织中△Np6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00%(43/43),对照组膀胱组织中△N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18.2%(2/11),TCCB组△N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临床分期肿瘤组织中△N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强度,各组间△N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分级肿瘤组织中△N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强度,各组间△Np6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C-CB组△Np6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提示△Np63与TCCB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为TCCB发生的重要促进因素,△Np63蛋白表达水平与TCCB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没有相关性,故△Np63在TCCB进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肌酐和血尿渗透压值评价肾功能变化,TUNEL法检测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功能明显减退,凋亡率显著增加、Caspase-3和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1);运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治疗组肾功能明显改善,凋亡率显著减少、Caspase-3的表达明显减弱而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红花注射液具有抑制Caspase-3表达和促进bcl-2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CK2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研究CK20表达用于诊断和评估膀胱肿瘤,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国内的抗CK20mAb一直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不便运输,严重影响其推广应用和研究.我们于2002年成功地从膀胱癌T24细胞系中提取CK20抗原,我们采用CK20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CK20mAb,为进一步研制CK20mAb胶体金试剂盒筛查膀胱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藏红花抗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红花是一种名贵中草药,一直是活血化瘀的良药,素有“植物黄金”之称。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藏红花粗提物及其某些提纯组分具有防癌、抗癌的优良功效,并且毒副作用小,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20(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3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进行VEGF、CK20检测。结果:VEGF、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3%(25/30)、63.3%(19/30),正常膀胱粘膜13例VEGF、CK2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30)、0(0/30);与病理分期、分级有正相关关系;VEGF与CK20表达有相关趋势呈正相关;有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与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高表达与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转移有关,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辅助诊断、恶性程度评价、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