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0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132篇
外科学   416篇
综合类   842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158篇
  1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吞咽障碍的动物研究是深入探索吞咽障碍发病机制的重要途径。啮齿类动物作为研究吞咽障碍的模型,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目前吞咽障碍研究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本文将从啮齿类动物常见的吞咽障碍模型的类型、吞咽评估方法以及动物实验中吞咽障碍的可能机制三个方面对吞咽障碍啮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吞咽障碍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165例,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吞咽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主诉疼痛分级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收集患者相关信息,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别筛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其9个维度的相关因素。 结果 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为(126.81±31.56)分,处于Likert评分第2等级;其中疼痛、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分别为43.6%、34.5%、42.4%;共10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有4个因素(FOIS等级、疼痛等级、抑郁评分、近1个月是否接受治疗)进入2个或以上生存质量维度的回归方程;有6个因素(年龄、鼻咽癌病程、职业状况、是否复发、吞咽障碍病程、是否管饲)进入某一生存质量维度的回归方程。 结论 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并且伴有较高的疼痛、抑郁、焦虑患病率。进食功能等级、疼痛、抑郁、近1个月是否接受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年龄、鼻咽癌病程、职业状况、是否复发、吞咽障碍病程、是否管饲等因素在生存质量的不同维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新诊断2型糖尿病79例,随机分为2组,1组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诺和锐)输注(CSII组)(40例);另外1组用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多次皮下注射(39例)即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胰岛素及C肽变化情况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事件. 结果 2组均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但CSII组能更快使高血糖状态得以控制,C肽水平较MSII组明显改善(P<0.05).CSII组较M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更少,且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痛患者,具有快速而安全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的优势,是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前,我国由于新生儿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人群总的HBsAg携带率已经降至7.18%,但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HBsAg的平均携带率仍高达10%左右,在这些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育龄期妇女.因此,HBV的母婴垂直传播仍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且母婴传播感染新生儿或婴幼儿后,超过80%的人将成为慢性HBV感染者.那么如何阻断和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995.
996.
背景:比起单一或复合的生物活性分子材料,脱细胞胞外基质更接近天然生物体内的细胞外环境,在组织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但脱细胞方法会影响所得胞外基质的结构和成分,目前缺少脱细胞方法对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脱细胞方法所得胞外基质的成分和作为修饰表面对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方法: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SD乳鼠成骨细胞,分别采用冻融法、胰酶法、去污剂法、弱碱法脱去细胞留下基质,形成4组胞外基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胞外基质的生物成分。分别在4组胞外基质表面接种成骨细胞,以常规培养的细胞为对照,进行MTT比色实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对比5组成骨细胞的生物活动。 结果与结论:冻融法组胶原成分与胞体残留成分较多,去污剂法组和弱碱法组次之,胰酶法组最少。冻融法组接种第3,5,7天的细胞A值高于对照组(P〈0.05),去污剂法组接种第3,5,7天的细胞A值低于对照组(P〈0.05)。胰酶法组接种第5,7天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弱碱法组接种第7天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去污剂法组接种第3,5,7天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4种方法中,冻融法脱细胞能够获得更多的胞外基质,所构建基质涂层更有利于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ICU分级监测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ICU对患者实行分级监测,并与护士分层管理相结合,制定ICU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设置分级监测实施前数据为对照组,分级监测实施后数据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士对绩效分配的满意度、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分级监测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级监测实施后护士对绩效分配满意度及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分级监测,使ICU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利于制定科学的绩效分配制度,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应用^32P标记的HAVc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50例急性甲型肝炎及4例复发患者粪便中的HAVRNA,同时检测抗HAVIgM,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结果发现,4例复发的甲型肝炎患者复发时间为病愈后30 ̄50天,此时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均再次升高,抗HAVIgM阳性,复发后第1周的粪便中可再次检出HAVRNA。提示HAV可能为甲型肝炎临床复发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999.
建立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mRNA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APRIL的表达水平,研究APRIL mRNA的表达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克隆载体pGEM-T Easy-APRIL作为定量模板,Line Gene FQD-33A荧光定量PCR仪定量检测5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SLE、RA)确诊病人和20例正常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APRIL mRNA表达含量,以APRIL mRNA和内参GAPDH mRNA含量比值作为APRIL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58例自身免疫病患者的APRIL mRNA表达范围3.95~192,均值为29.68±4.5。20例正常对照标本PBMC APRIL mRNA的表达范围3.1~18.7,均值为10.56±2.0。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中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久治不愈或疗效差者APRIL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初发患者及治疗后缓解患者,但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成功建立了人APRIL基因表达含量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检测方法。自身免疫性疾病(SLE、RA)患者的APRIL mRNA的表达含量升高,其中疗效差久治不愈患者有更高表达水平。研究APRIL表达和自身免疫病发展、早期诊断、预后等相关性,为寻找自身免疫病治疗新靶点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小儿活体肝部分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活体肝部分移植是指可供移植的供体部分肝脏取自于活体,而非“脑死亡”者,且供肝者通常为患儿的亲属(父母等),该手术不仅缓解了日益增长的供肝需求,而且挽救了大量终末期肝病儿童的生命。1小儿活体肝部分移植发展现状自1989年7月澳在利亚医生Strong首先成功的将一位母亲的肝左外叶移植给她的儿子,从而开辟了活体肝部分移植的新篇章[’],在短短9年中,全球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该手术,目前全球开展该手术超过700例,其中日本开展该手术占全世界开展该手术的50%左右,其移植数量和效果甚称世界领先,术后1年生存率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