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97例额叶癫痫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97例确诊为额叶癫痫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常规检查与SPECT、长程视频脑电图(Video-EEG)监测等特殊检查;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是否发生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结果 14例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一过性偏瘫7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颅内感染1例,缄默1例,抗癫痫药物过量1例,严重高颅压1例,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均恢复;遗留偏瘫1例,未能恢复.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额叶癫痫患者的术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讨磁珠法提取核酸检测丙肝病毒RNA载量的方法学评价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精密度、检测下限、线性分析和干扰实验对磁珠法提取核酸进行方法学评价,采用磁珠法和柱抽提法对283份标本进行检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磁珠法的高值质控血清的批内精密度为6.64±0.11,CV为1.65%,批间精密度为6.68±0.14,CV为2.09%;低值质控血清的批内精密度为4.60±0.12,CV为2.66%,批间精密度为4.56±0.19,CV为4.10%;检测下限为用磁珠法检测20份500IU/L HCV血清标本,20份标本均扩增出曲线,阳性率为100%(20/20).磁珠法线性评估结果呈明显线性,相关系数r=0.999,P<0.05,回归方程y=0.982x+ 0.092.磁珠法和柱抽提法提取核酸检测HCV-RNA载量的比较,磁珠法与柱抽提法的相关系数r=0.990,P<0.05,回归方程y=0.965x +0.247.结论 磁珠法提取核酸检测丙肝病毒RNA载量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且方法简便易于自动化操作,是理想的实验室核酸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3.
154.
段继惠  江雁  穆红  唐志琴  姜洁纯 《临床荟萃》2013,28(2):141-143,147
目的研究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跨膜蛋白活化物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TACI)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42例LN患者,30例非LN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ACI 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B淋巴细胞表面TACI表达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抗双链DNA抗体(dsDNA)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补体C3的水平。结果①LN组非LN组和和健康对照组TACI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6.07±0.46,7.73±0.60和8.02±0.51。LN组TACI mRNA表达水平高于非LN组及健康对照组;非LN组TACI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LN组、非LN组和健康对照组B淋巴细胞表面TACI表达百分率分别为:(7.95±1.58)%,(3.98±1.29)%和(2.87±0.56)%。LN组B淋巴细胞表面TACI表达百分率显著高于非LN组和健康对照组;非LN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③LN患者PBMC中TACI mRNA的表达水平与抗dsDNA抗体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5);与补体C3呈显著负相关(r=-0.315,P<0.05)。结论 LN患者TACI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过程;治疗后TACI表达水平降低,减轻炎症损害,可能成为评价疗效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所致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含量,探讨HBV再感染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275例乙型肝炎所致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以及肝移植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血清HBVDNA含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结果 275例血清标本中,术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抗-HBc阳性者的血清HBVDNA均为阳性;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及抗-HBc阳性者73.8%的血清HBV DNA阳性;HBsAg及抗-HBc阳性者67.6%的血清HBVDNA阳性。术后1周患者的HBsAg及HBVDNA均为阴性。术后1个月,69例HBsAg转为阳性,其中48例(69.6%)HBVDNA为阳性。术后3个月,137例HBsAg为阳性,其中104例(75.9%)HBVDNA为阳性。结论 乙型肝炎所致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后HBV的再感染率较高,应用FQPCR检测HBVDNA含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体内HBV的复制情况,可与HBV标志物检测互补。  相似文献   
156.
目的了解医院奇异变形菌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分离的奇异变形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年非重复分离奇异变形菌共1442株,占所有住院患者非重复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6.87%,且分离率波动不大;主要分离于痰、尿、分泌物及血标本等,分别占32.11%、34.81%、14.42%和1.25%;药敏结果显示奇异变形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9.42%、1.09%、1.65%、6.42%、7.54%、3.96%、1.43%、0.14%、5.83%和4.06%,可作为经验首选药;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2.56%、58.37%和51.67%,需加强临床使用规范;从呼吸道分离的奇异变形菌对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于从尿液分离的奇异变形菌,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于从尿液中分离的奇异变形菌,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细菌学的检测和动态分析,对制定有效感染控制措施及杜绝感染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7.
总结1例坏死性筋膜炎伴成人法洛氏四联症的临床特征及手术前后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渗出情况,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通过有效护理保存了患者肢体,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8.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的一个基因突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一个遗传性蛋白C(PC)缺陷症家系的遗传表型及基因特征。方法 PC活性用凝固法测定,PC抗原用ELISA方法测定。用PCR扩增2代家系12个成员中4个PC活性及抗原减低的PCⅡ-Ⅸ号外显子片段,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cDNA变性后的差异,用测序法检测突变点。用限制性酶切验证突变点,同时分析家系的基因型。结果 该家系2代4名成员PC抗原水平在34.3%-67.8%(参考值80%-120%)。PC活性在22%-49%(参考值70%-130%),较正常参考范围明显减低。限制性酶切分析该家系12名成员时发现9名成员存在基因的突变。基因突变位点在Ⅶ号外显子第6219位核苷酸G→A突变,使正常编码的CGG精氨酸突变为CAG谷氨酰胺。结论 该家系为I型PC缺陷症,基因分析证明先证为杂合子型。在PCⅦ号外显子上第6219位核苷酸G→A突变,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第169位精氨酸被谷氨酰胺替代(R→Q),为目前国内献中尚未报道的一个基因突变点。  相似文献   
159.
脾内免疫法制备抗蛋白C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蛋白C(proteinC ,PC)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血蛋白质 ,相对分子质量为 6 2 0 0 0。PC是机体一种重要的抗凝因子[1] ,约占全血抗凝活力的 2 0 %~ 30 %。在体内经凝血酶 凝血酶调节蛋白 (TM)复合物激活后 ,形成活化的蛋白C (APC) ,可灭活因子Ⅴa和Ⅷa ,并促使血管内皮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 ,发挥抗凝血和促纤溶作用[2 ,3 ] 。蛋白C缺陷症易发生静脉血栓 ,如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浅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 ,约 2 0 %的患者可发生动脉血栓或心肌梗死。制备抗蛋白C单克隆抗体 (单抗 )将为监测血栓…  相似文献   
160.
穆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244-24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并与结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多数患者因疼痛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