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RA54抗体、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用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RA54抗体、抗Sa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结果:(1)抗环瓜氨酸肽、抗RA54、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3.9%和41.4%,90.9%和30.2%,92.4%和36.2%,77.3%和49.1%。类风湿因子滴度至1:128时,与上述3种抗体在特异性上的差异无显著意义。在59例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16例(27.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14例(23.7%)抗RA54抗体阳性,19例(32.2%)抗Sa抗体阳性。(2)4种抗体中任何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8.5%和46.6%。而当三种或三种以上抗体阳性时,特异性可迭100%。结论: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明显地提高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2.
摘要: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 PD 1/ PD 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甲状腺炎(irT)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 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 PD1 / PD 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 51 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数据,调查 irT 的发生情况。比较 irT 与非 irT 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型及治疗前 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 和 TSH)间的差异。甲状腺功能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 接受 ICI 治疗的 NSCLC 患者 中 irT 的发生率为 37.3 %(19 / 51)。其中,甲减 5 例(9.8%),甲亢 3 例(5.9%),亚临床甲减 8 例(15.7%),亚临床甲亢 3 例 (5.9%)。治疗前 TSH 水平在 irT 组为 2.09(1.82,3.06)mIU/ L,在非 irT 组为 1.73(1.27,2.69)mIU/ L,2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U= 201,P= 0.04)。结论 接受 PD1 / PD L1 抑制剂治疗的 NSCLC 患者中 irT 的发生率较高。治疗前 TSH 水平是 irT 发 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RA54抗体、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抗 CCP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 RA54 抗体、抗 Sa 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 RF。结果 抗CCP、抗RA54、抗Sa抗体和 RF对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5.5%(63/66)和41.4%(55/116),90.9%(60/66)和30.2%(35/116),93.9%(62/66)和36.2%(42/116),80.3%(53/66)和 49.1%(57/116)。在 59例 RF阴性 RA患者中,16 例(27.1%)抗CCP抗体阳性,14例(23.7%)抗RA54抗体阳性,19例(32.2%)抗Sa抗体阳性。4种抗体中任何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8.5%(65/66)和46.6%(54/116)。而当3种或 3种以上抗体阳性时,特异性可达 100%(66/66)。结论 4 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早期RA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这类患者血标本的实验室处理路径。 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健康体检者共275例。使用25例血标本制备模拟溶血液。根据溶血指数筛选溶血检测偏倚(BH)大的血生化项目,分别建立血清溶血校正方程。收集250例血浆和血清标本,计算各指定生化项目在不同标本类型间的血清检测偏倚(BS),再与规定的项目分析偏倚(BA)比较,分别建立血浆参考区间。 结果 11个血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易受标本溶血影响。以溶血指数为横坐标,BH均值为纵坐标,建立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总蛋白(TP)、肌酐和钾离子(K+)共计8个项目的血清溶血校正方程,R2值均>0.90。由于AST、LDH、TP、磷和K+的BS均>适当BA,分别建立血浆参考区间,依次为(21.9±10.5) U/L,(166±58) U/L,(71.3±10.8) g/L,(1.14±0.37) mmol/L和(3.66±0.61) mmol/L。 结论 在一定溶血程度内,可使用血清溶血校正方程纠正部分血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建议优先使用患者血浆进行检测,再参照各项目的血浆参考区间以获得更准确的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Ion Torrent PGMTM测序仪检测苯丙酮尿症(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AH)突变的可行性。方法提取15例确诊为经典型PKU的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对PAH全部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进行PCR反应,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仪测序,再对检出突变的样本进行Sanger法验证。结果 Ion Torrent PGMTM平均覆盖深度为1 465倍,平均覆盖率为99.3%;共检出29个突变位点,分属17种突变,其中p.P292L为新发突变,所有检测结果均与Sanger法相一致。结论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仪可快速简便检测PKU患儿PAH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能否激活单核细胞株THP-1的TRIF途径,以探讨TRIF依赖途径在抗磷脂综合征(A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一定剂量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刺激THP-1细胞一定时间,收集细胞总RNA及总蛋白,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TRIF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RIF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观察TLR4途径抑制剂-TAK-242是否干预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对TRIF的诱导表达以及相关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表达。结果: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100 mg/L)能够诱导THP-1细胞表达TRIF(mRNA及蛋白),并显示时间效应,分别于刺激1 h和2 h时TRIF mRNA及蛋白表达至高峰。TAK-242(5μmol/L)能够明显抑制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对THP-1细胞TRIF的诱导表达,同时抑制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TRIF依赖的TLR4途径参与了β2GPI/抗β2GPI抗体复合物对THP-1细胞的激活,提示其在抗磷脂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基于分时段计件的绩效考核模式在门诊采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采血中心患者292 325例,以2020年9月采用基于分时段计件的绩效考核模式为时间截点,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41 609例患者于2020年3—8月采用传统绩效模式,观察组150 716例患者于2020年9月—2021年2月采用基于分时段计件的绩效考核模式。比较两组模式的采血效率、患者采血等候时间、患者不良反应、二次穿刺率、标本不合格率、专业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基于分时段计件的绩效考核模式后,观察组患者采血等候时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二次穿刺率、标本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效率、专业操作技能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基于分时段计件的绩效考核模式,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调动了采血中心检验窗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窗口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