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而细菌是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明确引起肺炎的细菌病原体对正确指导抗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肺炎病原体细菌学检查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细菌抗原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菌基因。细菌培养标本包括痰液、经无菌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液、胸水以及经皮穿刺到达肺炎部位注入生理盐水后回抽获取的液体。痰液、血液以及胸水细菌培养简单方便,临床应用广泛,但阳性率较低;经无菌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得到提高但属于有创检查;经皮穿刺注入生理盐水后回抽获取的液体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特异性高。血清或尿细菌抗原检测、痰液或尿液细菌基因检测的细菌种类有限,但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望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2.
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传染病防控至关重要。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温扩增等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原体检测。近年来,基于规则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的核酸检测方法显示出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与便携性等优点。本文对CRISPR/Cas系统类型、原理及其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用S -P免疫组化法研究 5 4例食管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表达与 1a、3a、5a生存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分化程度 (Ⅰ~Ⅲ )与PCNA表达 (+~ )有正相关系存在 (r =0 .46 77)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CNA是反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客观指标之一 ,但对食管癌的生存期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4.
支气管高反应性(Bronchialhyperesponsivenes,BHR)也称气道高反应性(Airwayhyperesponsivenes,AHR),是哮喘的特征之一。近年来,有关BHR形成机制、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有关...  相似文献   
45.
对76例NP病人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分析,发现革兰阴性杆菌(GNB)占44例(57.90%),革兰阳性球菌23例(30.26%),真菌9例(11.84%)。前6位病原体依次是肺炎克雷白菌15例(19.74%),绿脓杆菌12例(15.79%),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13.16%),真菌9例(11.84%),粪链球菌8例(10.52%),硝酸盐阴性杆菌5例(6.58%)。前3位致病菌中,肺炎克雷白菌和绿脓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菌对头孢唑啉和红霉素耐药率较低,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结果表明,NP病原体构成以GNB为主,致病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在广西地区强化推广肺栓塞诊疗技术及其效果评价。方法2008年底举办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技术专题学习班对广西地区13家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放射科和超声科医生进行肺栓塞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技术以及治疗规范进行集中培训,之后对各参与单位进行肺栓塞诊疗技术指导。比较培训之后2009~2011年与2005~2007年肺栓塞病例占呼吸内科同期住院病例比例、诊疗技术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与2005~2007年比较,2009~2011年肺栓塞病例占同期呼吸内科住院病例比例显著增高[1.03%(604/58530) vs 0.71%(273/38581)]( P<0.001),确诊病例占肺栓塞病例也显著提高[73.01%(441/604) vs 64.84%(177/273)],P=0.014。 CT肺动脉造影是2005~2007年及2009~2011年确诊肺栓塞主要技术(分别为95.69%和92.95%)。2009~2011年住院期间死于肺栓塞比例较2005~2007年显著下降[8.61%(52/604) vs 16.12%(44/273)],P=0.017。结论强化推广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技术有利于提高肺栓塞诊疗水平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构成。方法在广西不同地区选择当地医疗技术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13所综合医院进行调查,获得性危险因素分类参照国内外肺栓塞指南。编制印刷病例报告表,调查2009~2011年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结果202例肺栓塞患者中21例(10.4%)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1例(20.3%)无危险因素,75例(37.1%)具有1个高危因素,86例(42.6%)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60岁103例(51.0%)、卧床>5 d/长时间静坐38例(18.8%)、外科手术27例(13.4%)、血小板增高26例(12.9%)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10.9%)。结论高龄、制动、外科手术、血小板增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广西地区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肺癌介入治疗后致命性大咯血1例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545001)秦志强,韦柏松,王丰,邹劲涛关键词肺癌分类号R734.2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因咳嗽、咯血丝痰6周及右胸痛4d于1995年2月19日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88次...  相似文献   
50.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表达石太新,赵卫星,贾汝贤,张文林,秦志强以往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骨髓增殖状态的研究,极少涉及其增殖活性方面的问题。我们以能反映细胞rRNA转录活性的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对小儿再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