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复方甘草酸苷60ml静滴1次/日,并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地塞米松10mg静滴1次/日,用药5天;7天为一个疗程。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和对照组相似。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在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有较好的近远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区1995-2007年13家综合医院肺血栓栓塞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医院肺血栓栓塞症(PIE)诊治状况.方法 选择广西地区13家地市级综合医院1995-2007年住院PTE病例为调查对象,由呼吸科医生阅读所有PTE病历.比较1995-2001年和2002-2007年PTE病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比例、诊断方法 以及病死率.结果 1995-2007年广西13家综合医院共诊断PTE 460例,占总住院病例的1.9%,2002-2007年PTE占住院病例比例(3.0%,419/1378 752)较1995-2001年(0.4%,41/1053 769)显著增加,后6年确诊病例比例(55.13%,231/419)显著高于前7年(14.63%,6/41).PTE医院内病死率为29.78%,后6年病死率(28.16%,118/419)显著低于前7年(46.34%,19/41).结论 广西地区PTE诊断率和病死率仍不乐观,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PTE的认识以及优化PTE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扩管、利尿、强心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LMWH,10000U,微泵静脉注射,2次/d,应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凝血指标和心肺功能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ESR、Fbg、APTT、FEV1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结论:在综合治疗肺心病中,配伍使用LMWH治疗,可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构成。方法在广西不同地区选择当地医疗技术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13所综合医院进行调查,获得性危险因素分类参照国内外肺栓塞指南。编制印刷病例报告表,调查2009~2011年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结果202例肺栓塞患者中21例(10.4%)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1例(20.3%)无危险因素,75例(37.1%)具有1个高危因素,86例(42.6%)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60岁103例(51.0%)、卧床>5 d/长时间静坐38例(18.8%)、外科手术27例(13.4%)、血小板增高26例(12.9%)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10.9%)。结论高龄、制动、外科手术、血小板增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广西地区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构成。方法 在广西不同地区选择当地医疗技术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13所综合医院进行调查,获得性危险因素分类参照国内外肺栓塞指南。编制印刷病例报告表,调查2009~2011年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肺栓塞患者中21例(10.4%)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1例(20.3%)无危险因素,75例(37.1%)具有1个高危因素,86例(42.6%)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60岁103例(51.0%)、卧床>5 d/长时间静坐38例(18.8%)、外科手术27例(13.4%)、血小板增高26例(12.9%)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10.9%)。结论 高龄、制动、外科手术、血小板增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广西地区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和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规律,从而达到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并对其心血管事件发生机率做出一定的预测。方法对轻、中、重度OSAS组各20例,与20例非OSAS对照组鼾症患者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及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OSAS组SDNN、SDNN5、RMSSD均降低,与非OSAS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OSAS对心率变异性有较大影响,导致HRV明显降低,可能是OSAS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脏事件的重要原因,应予积极防治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2例肺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扩管、利尿、强心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LMWH,10000U,微泵静脉注射,2次/d,应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凝血指标和心肺功能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ESR、Fbg、APTT、FEV1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结论:在综合治疗肺心病中,配伍使用LMWH治疗,可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广西地区13家综合医院肺栓塞诊断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了解各种肺栓塞(PE)诊断技术在诊断PE中的应用.方法 对广西地区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995年至2007年PE病例的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临床表现以及普通检查诊断的PE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根据特殊影像检查结果或尸体解剖诊断的病例为确诊病例.比较各种PE诊断方法在诊断为PE患者中的比例以及不同年份各种诊断方法所占比例.结果 1995年至2007年13家医院诊断为PE患者460例,其中确诊病例237例(占51.52%),临床诊断病例223例(占48.48%).2002年至2007年确诊病例占同期PE病例的55.13%,较1995年至2001年14.63%明显提高(X~2=24.522,P<0.01).237例确诊病例中,17例由2项检查确诊,由肺动脉造影、CT肺动脉造影、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以及尸体解剖各诊断27例(11.39%)、214例(90.30%)、6例(2.53%)、5例(2.11%)和2例(0.84%),没有肺通气灌注显像确诊病例.2003年以后采用CT肺动脉造影广西地区确诊PE所占比例升高.其他检查技术则略有下降.结论 CT肺动脉造影是广西地区诊断PE的首选方法,其他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纳为本次研究样本,并遵照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传统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性治疗。予以传统组患者常规性治疗,在此治疗前提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共振治疗仪进行联合治疗,而后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急性发作次数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与其他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区别性治疗后在其临床疗效、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改变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均优于传统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传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2%。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共振治疗仪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及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喘息气急症状缓解率[95.0%(38/40)]高于对照组[70.0%(28/40)],观察组半年复发率[0(0)]低于对照组[10.0%(4/4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3±1.0)d]较对照组[(8.7±2.1)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清楚病情特点和变应原比例[95.0%(38/40)]、遵医嘱按时服药比例[92.5%(37/40)]、掌握雾化吸入技术比例[72.5%(29/40)]均高于对照组[45.0%(18/40)、50.0%(20/40)、42.5%(1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O2[(41.7±10.1)、(40.4±9.2)mm Hg]及SaO2[(75.9±13.1)%、(76.1±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2 h PaO2[(90.4±11.3)mm Hg]高于治疗前[(41.7±10.1)mm Hg],对照组治疗后72 h PaO2[(83.3±10.5)mm Hg]高于治疗前[(40.4±9.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2 h SaO2[(98.7±5.1)%]高于治疗前[(75.9±13.1)%],对照组治疗后72 hSaO2[(90.1±3.4)%]高于治疗前[(76.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PaO2[(90.4±11.3)mm Hg]及SaO2[(98.7±5.1)%]均高于对照组[(83.3±10.5)mm Hg、(90.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