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
秦志强  韦海明  龙胜泽  王毅 《广西医学》2007,29(11):1758-1760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主要侵犯小动脉、微动脉及小静脉的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性疾病,因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检测常常阳性,与Churg-Srauss综合征和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合称ANCA相关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烧伤后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方法本组共计53例烧伤患者,其中无感染组(对照组)42例,脓毒症组11例。应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结果无感染患者血中PCT正常或轻度升高,感染脓毒症患者血中PCT明显高于无感染患者。同时感染脓毒症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第4天与第1天相比无差异,第7、10天与第1天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PCT值有助于早期诊断烧伤后脓毒症,且血中PCT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小儿阴茎深度烧伤治疗方法较多,作者1995年~1996年利用包皮修复7例小儿阴茎深度烧伤,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例患儿年龄5~12岁,平均8岁;热液烫伤5例,火焰烧伤2例。烧伤面积3%~10%,平均6%,其中深度烧伤面积1%~3%,平均2%,阴茎部分深二度、三度烧伤。经治疗阴茎创面肉芽生长,宽05cm~Zcm,平均1.scm,7例患者皆包皮过长,4例包皮与龟头粘连。治疗:术前清洁换药,使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触之易出血,无脓性分泌物及水肿。术中将创绿皮肤修剪成锯齿状,刮除少许肉芽组织,充分止血,然后将包皮向朋茎根部方向移位覆…  相似文献   
34.
双龙丸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的影响与分子学机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目的 探讨双龙丸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和分子学机制。方法 63只Wistar大鼠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双龙丸大剂量组(6.72g/kg)、双龙丸小剂量组(3.36g/kg)、AMI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另取11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治疗观察半数至2w、半数至4w结束。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AMI大鼠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PGF)的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 mRNA和bFGF mRNA的表达。结果 双龙丸大、小剂量组各期的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均比AMI对照组增多,且第4w比第2w更显著;第2w时,大剂量组VEGF较AMI对照组、bFGF较小剂量组和AMI对照组均增高,大剂量组4w时VEGF较2w降低;大、小剂量组各期VEGF mRNA的表达均比AMI对照组增高,其第4w均较第2w为低;而bFGF mRNA的表达则仅见大剂量组第2w时高于其他组;以上各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双龙丸能够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大剂量应用对VEGF、bFGF及其mRNA均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35.
胸腔内巨大横纹肌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腔内巨大横纹肌肉瘤一例王丰秦志强任占平石吉吉韦柏松患者女性,33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低热,进行性呼吸困难2周于1995年12月入院。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检查:体温38℃,脉搏12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8kPa。右中下肺野叩诊...  相似文献   
36.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肺水肿的病因,临床上将肺水肿分为心源性肺水肿(CPE)和非心源性肺水肿.CPE的传统治疗措施包括氧疗、吗啡类药物、血管扩张剂、利尿药物以及正性肌力药物等.随着无创机械通气(NIV)临床应用日渐广泛,NIV治疗急性CPE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肺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认识.方法:分析5例Churg-Strauss综合征(CSS)、4例韦格纳肉芽肿(WG)和1例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共1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肺原发性小血管炎临床资料,比较各种小血管炎临床特点.结果:咳嗽咳痰8例,活动后呼吸困难6例,咯血2例,肺部细湿啰音4例.乏力和发热各6例.5例CSS表现哮喘和肺部哮鸣音.肺实变影(10例)和胸腔积液(4例)是主要影像学表现.5例CSS血嗜酸粒细胞比例>10%.上呼吸道(7例)和肾脏(4例)受累较常见.所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并获得缓解.结论:肺原发性小血管炎常同时累及肺脏和肺外脏器组织等多个系统,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38.
2009年4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爆发大规模人群流感,经美国CDC证实,本次疫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猪源性甲型HIN1流感病毒,在人际问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因伴发其他疾病而表现出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死亡.人群没有天然免疫力[1],很快世界大流行[2],为更全面认识这次流感的发生发展、正确面对流感的持续流行、科学应用防控措施提供指导,本文就流感爆发以来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可增加患者病死率。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是预防VAP的策略之一。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间隔时间与VAP的关系尚不十分明了,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推荐更换呼吸机管路的间隔时间分别是8h、24h和48h。后来的研究发现,延长呼吸机管路更换间隔时间并不增加VAP发生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呼吸机管路更换间隔时间延长到7d甚至更长,但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与VAP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构成。方法 在广西不同地区选择当地医疗技术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13所综合医院进行调查,获得性危险因素分类参照国内外肺栓塞指南。编制印刷病例报告表,调查2009~2011年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肺栓塞患者中21例(10.4%)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1例(20.3%)无危险因素,75例(37.1%)具有1个高危因素,86例(42.6%)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60岁103例(51.0%)、卧床>5 d/长时间静坐38例(18.8%)、外科手术27例(13.4%)、血小板增高26例(12.9%)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10.9%)。结论 高龄、制动、外科手术、血小板增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广西地区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