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Three cases of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in late pregnanc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occurring in late pregnancy is a rare event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 report on 3 cases of acute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during late pregnancy.  相似文献   
83.
维持大鼠生理需要最短移植肠管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维持大鼠生理需要最短移植肠管的长度。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肠切除组(切除组):分别切除大鼠小肠远端的80%(切除Ⅰ组)、70%(切除Ⅱ组)和60%(切除Ⅲ组)及盲肠;同系原位小肠移植组(移植组):切除受体全小肠及盲肠,分别移植小肠近端的20%(移植Ⅰ组)、30%(移植Ⅱ组)和40%(移植Ⅲ组);每组6只。观察大鼠术后体重变化,定期采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h)的变化,定期做麦芽糖吸收实验;移植组动物死亡时取移植肠管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切除Ⅰ组和移植Ⅰ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4.8±1.3)d和(9.2±1.6)d死于营养不良。切除Ⅱ组4/6只和切除Ⅲ组全部、移植Ⅱ组2/6只和移植Ⅲ组4/6只大鼠存活超过30d。术后30d时,切除Ⅱ组与移植Ⅱ组、切除Ⅲ组与移植Ⅲ组相比,大鼠的体重增长、血清Tp、Alb、Tg、T-ch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切除大鼠全小肠及盲肠后,至少需要移植30%的近端小肠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84.
用毛细管式粘度计检测35只日本大耳白兔肝血流阻断前后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进行肝组织学及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n=10)比较,第一肝门血流阻断30分钟后单纯缺血组(n=13)家兔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肝组织学及肝功能出现明显损伤性改变,而蝮蛇抗栓酶组(n=12)家兔的血液粘度无明显升高,肝组织学及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提示肝急性缺血可引起家兔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并伴有肝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损害。蝮蛇抗栓酶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以作为肝脏急性缺血情况下的肝脏保护剂。  相似文献   
85.
我院1961~1987年间手术治疗乳房囊内癌7例,占同期全部乳癌病例的1.02%,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例均为女性,年龄54~67岁,平均61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4.1年。乳房肿块长径2.5cm~7.5cm,平均5.8cm,有波动感者4例,呈弹性硬者3例。4例行乳房B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阻断下分离胰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SMV)间炎性致密粘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依次阻断胰下的SMV、胰后的睥动静脉和胰上的门静脉方法,分离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与门静脉和SMV间存在的手指难以分开的粘连3例。结果 分离粘连过程中,破损门静脉和SMV 4~7处,但出血量少(分别为57ml、8lml和102m1),且易于修补止血。3例阻断时间分别为36、39和39.5min,继之顺利完成Whipple手术,术后恢复平顺。结论 此种阻断方法安全、可行,能基本控制胰后区域的门静脉和SMV的血流和损伤性出血,可成为分离胰与门静脉和SMV间紧密粘连的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7.
结合幽门关闭 ,我们对 2例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的穿透性损伤采用Oddi括约肌成形加单纯缝合修复 ,取得很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病例 1,32岁 ,男性 ,车祸。剖腹所见 :右肾粉碎伤 ,十二指肠降部横断 ,断面距乳头 <1cm ,胰腺实质损伤 ,无胆管及胰管损伤。行右肾切除 ,控制出血后 ,将Oddi括约肌上方切开 2cm成形 ,十二指肠横断处端—端 2层吻合 ,十二指肠置管外引流 ,闭合幽门 ,行胃空肠吻合及胃迷走N干切除。术后病人发生胰漏 ,保持引流 ,未经二次手术 ,6 3天后痊愈出院。病例 2 ,2 4岁 ,男性 ,腹部 2处刀伤。剖腹可见 :结肠中动脉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917例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94例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23例。在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检查和随访时同时应用超声检查甲状腺,发现可疑恶性结节,立即行超声指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结果151例有可疑发现,24倒(47.1%)超声指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组织中有可疑恶性细胞。917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8例(2%)甲状腺术后诊断为癌,并且均为乳头状癌,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有极高的甲状腺癌发病率(2%)。超声扫描是早期发现甲状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比研究皮肤免缝拉合胶与Protene皮内缝合线在闭合甲状腺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本组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免缝拉合胶组(30例)和Prolene组(30例)进行手术后切口缝合。观察闭合切口时间、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1周患者对切口愈合的满意度和美观效果及术后3个月切口瘢痕情况。【结果】在闭合皮肤时间方面免缝拉合胶组显著短于Prolen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周患者对切口愈合的满意度免缝拉合胶组显著高于Prolene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切口疼痛率和术后3个月切口瘢痕明显程度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皮肤免缝拉合胶作为一种新型闭合切口技术,能够显著缩短关皮时间,极大提高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值得在甲状腺手术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0.
我科1986年起为10例马尾神经、脊神经及与脊髓粘连紧密的肿瘤施行了显微外科摘除术。本组男5例,女5例,年龄28~62岁。马尾部神经鞘瘤6例(其中2例为术后复发),脊膜瘤1例,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