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抗氧化剂在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肝部分切除、缺血性休克等往往引起临床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这些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并伴有内源性抗氧化剂的缺失.机体内复杂的抗氧化系统包括细胞内的酶类或非酶类的自由基清除剂以及饮食中的物质等.采用抗氧化剂治疗可以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关且当某些外科策略如缺血预处理不能实施时,药物治疗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上有一些新的发展,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衍生物、含巯基化合物、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出现及基因治疗等,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42.
传统甲状腺手术因切口较大,术后出现颈部不适、咽部疼痛较多,切口瘢痕长期存在,影响美观,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手术方式。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0月对30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预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6例PTMC组织样本中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对BRAF^V600E。基因突变与PTM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6例PTMC样本中56例出现了BRAF^V600E‘基因突变,其突变发生率为6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趋势(P=O.0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肿瘤直径〉5 mm但≤10 mm时,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情况对淋巴结转移无影响∽〉0.05);当BRAFW∞。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肿瘤直径≤5 mm时,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病例。结论BRAF^V600E基因突变是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术前检测到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者,应重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并应常规清扫该区域淋巴脂肪组织。但当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肿瘤直径≤5 mm时,应重新审视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小猪小肠移植时供体、受体和最佳血管的选择。方法麻醉,先后称量30头小猪及其小肠的体重与长度,测算两者比例关系;对离体小肠行造影、色料灌注、X线摄片,观测腹主动脉、肠系膜血管及其分支在体和离体的分布情况。结果小肠的长度平均为体长的11.5倍;小肠的重量平均为体重的2.3%。腹主动脉和肠系膜前动脉近段在体与离体灌注后血管外径分别为4.3/4.6mm和2.5/2.7mm左右,肠系膜前静脉较肠系膜前动脉粗1~2mm。肠系膜前动脉水平段分支多为6~8支。一般第5、6支最长[(20.0±7.0)mm和(22.0±8.2)mm],在体与离体血管外径分别达到1.9、2.2mm左右。结论腹主动脉、近段肠系膜前动脉及其第5、6分支水平肠系膜前动脉可以分别作为小猪全小肠和节段小肠移植的首选血管;在实行节段小肠移植时,可以利用肠管长度比例系数,进行初步筛选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45.
妊娠末期高脂性胰腺炎诊断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妊娠末期高脂性胰腺炎较为少见 ,但是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们收治了 3例妊娠末期发生高脂性胰腺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 3例病人 ,年龄2 8~ 32岁 ,孕龄 30~ 34周。以急性腹痛入院 ,腹痛位于上腹部 ,2例伴有恶心或呕吐。既往均健康 ,无烟酒嗜好 ,无胆囊炎或胰腺炎病史。其中 2例有高脂血症病史 ,1例母亲 6 5岁死于冠心病 ,其兄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 ;1例因动脉硬化而至脑出血。查体 :2例上腹部有压痛 ,其中 1例压痛明显。可触及子宫 ,其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心仪提示 ,2例正常 ,…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间来我院检查甲状腺的女患(共计8 875例)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有乳腺癌病史分成两组,即乳腺癌组650例,其中最后被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有14例;非乳腺癌组8 225例,其中最后被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有42例。结果 乳腺癌组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2.15%)高于非乳腺癌组(0.51%),他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的大小、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于无乳腺癌病史的患者。甲状腺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应该作为甲状腺外科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在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术后取肝组织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血清AST、MDA、TNF-α、E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较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氧自由基产生。  相似文献   
48.
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更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医院2002年1月-2008年4月,行结肠癌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7例结肠癌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7%,其中单变量分析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是否患有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是否有低血压和是否碘伏冲洗切口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变量分析中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和是否碘伏冲洗切口等,其中手术时间是影响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本文报告手术切除巨大原发性肝癌28例。癌块最大直径10~28cm,平均15.4cm,22例合并肝硬化。手术死亡2例。术后生存时间最短6.5月,最长7年。本文就外科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近年,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发病率增高,坏疽性胆囊炎和胆囊穿孔的发生率上升,手术死亡率达9.8%。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81~1988年间住院治疗的58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