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3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难治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以及对前庭、耳蜗(听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手术前后的纯音测听、眼震电图、ABR等变化分析5例后半规管阻塞术。结果5例患者术后位置性眩晕和诱发性眼震全部消失,术后一度出现听力减退和平衡失调,均为可逆性,2~3月后平衡失调消失,5~10月后听力恢复。随访4~5年眩晕无复发,听力保证在术前水平。结论后半规管阻塞术能有效地控制位置性眩晕,疗效快且持久,对耳蜗及其他前庭末梢器官功能无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颈源性纵隔脓肿手术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从而更好地判断颈源性纵隔脓肿手术治疗时机。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头颈部感染导致纵隔脓肿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经Wilcoxon秩和检验得出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颈源性纵隔脓是否需要手术并延长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 结果 纵隔脓肿死亡率为16.4%。糖尿病、手术治疗及脓肿最大直径≥3 cm是延长住院时间的因素(P分别为0.002、0.047、0.042)。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发热、呼吸困难、即时手术与否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呼吸困难及脓肿最大直径≥3 cm是增加手术治疗风险的临床危险因素(β分别为1.942、3.001、2.369,OR分别为2.565、20.099、10.979)。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失败风险是无糖尿病患者的18.147倍(β=2.889,OR=18.147)。脓肿直径≥3 cm的患者药物治疗失败风险是脓肿直径<3 cm患者的57.303 倍(β=4.048,OR=57.303)。 结论 有糖尿病、存在呼吸困难及脓肿最大直径≥3 cm的患者需手术治疗风险增大,应积极手术干预;对无呼吸困难及脓肿最大直径<3 cm的患者,在经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疗下严密监控,可避免手术切开引流。  相似文献   
53.
某患,男性,26岁,因右后枕部持续性疼痛一月余,曾于他院求治,诊断为右耳后神经痛给与利多卡因加强地松龙各1ml局部封闭治疗,疗后症状不减,来我科再诊,经仔细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左耳间断性溢脓20余年,局部检查:见左耳道少许脓液,鼓膜穿孔,中耳腔内见胆脂瘤样上皮,耳后乳突表面皮肤局限性潮红,叩击痛阳性,枕部压痛叩击痛明显,以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收入院,并行急诊乳突探查术,术中见乳突腔内巨大胆脂瘤,骨壁破坏严重,并见乙状窦板破坏,骨壁缺损约3cm长,乙状窦管  相似文献   
54.
鼻和鼻窦的免疫屏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免疫和免疫因素对鼻和鼻窦感染的预防均重要。非免疫屏障由如下几方面组成:(a)粘膜纤毛排运系统;(b)抗微生物因子(溶菌酶,乳铁蛋白,过氧化物,蛋白酶,干扰素等);(c)吞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防御系统的免疫和非免疫部分,通常协同发挥作用。例如,当特异性抗体存在,白细胞吞噬微生物能力增加。体液免疫系统是鼻腔免疫屏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已有大量文献详叙。本文可从鼻腔白细胞亚群的研究结果,探讨免疫系统与感冒和鼻窦炎的关系。【人类鼻腔呼吸道粘膜中的淋巴白细胞亚群】与浆细胞、免疫球蛋白、抗体相比,鼻腔  相似文献   
55.
晚期喉咽癌或颈段食管癌术后常用胸大肌岛状肌皮瓣或胃代食管重建上消化道 ,但术后能否重建气管食管音 ,国内外报道甚少。我科于 1 997~1 998年 ,对 3例喉咽或颈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行Blom- Singer发音重建术 ,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63岁。因吞咽阻塞感 3个月 ,经检查诊断为喉咽癌 (T4 N1M0 ) ,于 1 997年 1 1月入院手术治疗。检查 :肿物占据左侧梨状窝、环后区、杓间区、双侧披裂和喉室 ,行左侧根治性颈廓清、右侧功能性颈廓清、下咽肿物及全喉切除术。术中仅保留约 1 cm宽的右侧健康梨状窝粘膜瓣 ,与胸大肌岛状肌…  相似文献   
56.
MRI在鼻咽癌复发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PNPC)和放疗后纤维化(RF)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例临床上难以鉴别是否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病人进行MRI的平扫和钆剂增强扫描,分析RNPC和RF的信号变化。结果:3例RNPC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RF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或中等信号,增强扫描后RNPC表现为病灶有中等以上的强化,而RF病灶则无强化。结论:MRI平扫的T2WI和增强扫描的T1WI在RNPC和RF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应注意排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57.
我科自2001年1月以来,应用弹枪式穿刺针为16例难以确诊的鼻咽粘膜下肿物作穿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3~71岁,平均49.8岁。均行CT或MR检查,提示鼻咽粘膜下有占位病变。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镜下见鼻咽部不对称、隆起,但粘膜光滑。3例EBVCA—IgA阴性,其余13例均阳性。16例患者曾在纤维鼻咽镜或间接鼻咽镜下做鼻咽活检1~2次,均未确诊。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现代耳鼻咽喉科文献的特点,介绍了我国现有的十余种耳鼻咽喉科定期刊物的出版发行情况,并介绍了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9.
常见喉部疾病的电声门图波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声门图波形变化对喉悦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Dr.Speech3.0软件对380例喉部疾病患者进行电声门图测试,对其波形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电声门图波形异常的变化与喉部疾病的类型及病变位置和大小相关。结论 电声门图波形的变化对喉部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0.
泪囊系统的边界包括前筛气房、上颌骨额突、下鼻甲及泪骨。泪囊鼻腔吻合手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时发现鼻丘和钩突常阻挡进入泪囊窝的入路,了解这些关键解剖结构与泪囊的关系对于手术非常重要。作者对DCR及鼻窦手术患者共60侧的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