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550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92篇
  3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4 毫秒
991.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任。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院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992.
①目的观察核因子NF—KB(nuclearfactorkappaB)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rrP)制备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舍酶(induciblenitricoxide,iNOS)表达的影响,以及给予人参皂甙Rgl(GinsenosideRgl,Rgl)后表达的变化,探讨在PD发病过程中NF—KB对iNOS的表达调控作用以及人参皂甙Rgl对PD可能的防治作用。②方法采用MPl.P制备PD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NF—KB和iNOS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给予人参皂甙Rgl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明显丢失、蛋白水平下降,NF—KB和iNOS表达也明显增加,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经人参皂甙Rgl处理后,上述变化均明显减轻。④结论在MPllP所致PD模型小鼠中,核因子NF—KB对黑质区iNOS表达可能起重调控作用,人参皂甙Rsl可能通过影响NF—KB表达从而发挥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王茜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41-2143
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积聚"、"癥瘕"、"癌"等范畴,正气不足是其发病的内在基础,且贯穿于肿瘤的整个病程,影响着治疗和预后。化学治疗是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随着化疗的进行,常出现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1]。中医古籍并无骨髓抑制的记载,大多学者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为"血虚"、"虚劳"等范畴。中医药运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理论方  相似文献   
994.
<正>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大于3.5 g)、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少于30 g/L)、水肿、血脂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瘤,患者体内出现单克隆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和(或)本周蛋白,瘤细胞在骨髓发展,可造成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在健康兔和实验性糖尿病兔体内对格列吡嗪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和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各3只,每只分别口服格列吡嗪5 mg,经3 wk清洗期后,每只家兔均经耳缘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每天1次,持续3天,第4天口服相同剂量格列吡嗪。取血时间均为给予格列吡嗪前0.5h及给药后0.5、1.5、3、5、7、9、11、24、35 h,经耳缘静脉采血1 mL,用HPLC法得到各时间点格列吡嗪的血药浓度,测得的结果用药动学软件DAS3.16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比较给予舒血宁前后格列吡嗪药动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格列吡嗪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符合单室模型,健康组家兔单用格列吡嗪时,其平均t1/2、Cmax、AUC分别为3.685±1.273,11453.1±697.1,66949.5±2393.3;加用舒血宁后其平均t1/2、Cmax、AUC分别为3.399±0.956,6055.2±458.4,41635.2±1767.2。糖尿病组家兔单用格列吡嗪,平均t1/2、Cmax、AUC分别为8.958±1.451,5829.1±371.5,58696.2±1899.1;加用舒血宁后其平均t1/2、Cmax、AUC分别为4.998(1.329,4917.3±287.7,20125.3±1238.7。给予舒血宁前后格列吡嗪的t1/2、Cmax、AUC差异均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对肝药酶450存在诱导作用,对家兔体内格列吡嗪的药动学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血法对环磷酰胺(CTX)所致骨髓抑制小鼠血清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骨髓基质细胞(BMSC)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ICR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活血组、益气补血组、补肾活血加益气补血(中药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1 d,给药第8天采用腹腔注射CTX 100 mg/(kg·d),连续3d,制成骨髓抑制小鼠模型。于造模后第3天、第7天检测血清中的IL-6,同时提取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别培养14 d后进行观察。结果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及各中药组小鼠血清中的IL-6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均0.01),但3个中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尤以中药联合组明显(P0.05或0.01),补肾活血组次之(P0.01)。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与中药组IL-6下降,但模型组与补肾活血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益气补血组和中药联合组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造模后第3天骨髓细胞经培养14 d后,模型组贴壁细胞数量减少,梭形成纤维细胞比例降低,细胞融合差;而各中药组骨髓基质细胞较模型组生长良好,胞体较大,突起丰富,且能形成少量集落,以中药联合组最佳。造模后第7天骨髓细胞经培养14 d后,各中药组贴壁细胞数量及成纤维细胞集落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血法对骨髓抑制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坏死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血清IL-6分泌水平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使其水平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既有利于造血微环境的稳定,又可促进造血的恢复,且益气补血法优于补肾活血法,两法联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甘遂半夏汤中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加减应用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利水作用的影响,探讨药效或毒性反应是否与反药组合相关。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呋塞米阳性药组、甘遂半夏汤低剂量全方组、甘遂半夏汤低剂量全方去醋甘遂组、甘遂半夏汤低剂量全方去炙甘草组,甘遂半夏汤低剂量全方去炙甘草醋甘遂组,造模第3天开始给药,除正常喂养外,每天上午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其余各组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1。给药5 d后,收集大鼠24 h尿量,给药9 d后,所有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取材前后称量大鼠体重,间接测量腹水量,放完腹水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指标。结果:甘遂半夏汤低剂量全方组在增加大鼠净体重,降低腹围体重比,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方面的效果优于其他给药组。结论:甘遂半夏汤低剂量全方组在利水作用方面优于低剂量全方去掉甘遂甘草反药组合中的1味或2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是其发挥利尿作用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系统,包括数据库中人群生理参数分析比较、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附加功能3个功能模块,其中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块使用3个Framingham模型。利用该系统对6 000余名黑龙江省人群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究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操作法(手法+穴位)选用规律,为小儿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2月的中医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采用SATI、UCINET等软件对中医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相关操作法进行频次及支持度分析、可视化中心度分析,并采用SPSS 2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874篇文献,最终纳入RCTs文献133篇。便秘(未予分型)的推拿操作法组合共101个,便秘(分型)的推拿操作法组合共94个(实秘48个、虚秘46个)。其中,摩腹(频次70、支持度69.3%)、推下七节骨(频次69、支持度68.3%)、清大肠(频次69、支持度68.3%)在便秘(未予分型)的推拿操作法中,中心度最高,且为常用搭配组合。在分型治疗实秘中,清大肠(频次40、支持度83.3%)、推下七节骨(频次40、支持度83.3%)、摩腹(频次38、支持度79.2%)、退六腑(频次35、支持度72.9%)的中心度最高,且为常用搭配组合;补脾经(频次40、支持度87.0%)、捏脊(频次37、支持度80.4%)、推三关(频次32、支持度69.6%)在虚秘的推拿操作法中,中心度最高,且为常用搭配组合。结论 无论是否对小儿便秘进行辨证分型,均可选用摩腹、推下七节骨及清大肠的远近结合操作法以通导大便;若属实秘者,则辅以退六腑的操作法,以荡涤肠腹之实热;若属虚秘者,则可兼用补脾经、捏脊、推三关等补益脾胃的操作法,以益气通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