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120篇
  1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辨证治疗糖尿病耳聋的方式、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耳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Tch、TG、HDL-C水平及FBG、P2BG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Tch、TG、HDL-C水平FBG、P2BG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耳聋可有效控制各项指标,综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经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出现黄斑水肿、视力的情况。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62例(64只患眼)作为研究组,并抽取同期非糖尿病眼底病变的62例患者(65只患眼)作为对照组,均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周、6周、6个月时的视力水平显著优于研究组;而且术后渗漏情况显著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通过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很容易并发黄斑水肿,对患者视力的恢复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将1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脑创伤模型组(TBI组)、EPO治疗组(T+E组)、G-CSF治疗组(T+G组)、EPO和G-CSF联合治疗组(T+E+G组),然后再按照1、3、5、7、14 d随机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用Feeney法制备脑创伤模型,各治疗组大鼠均于造模后立即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共3 d。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5、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NSS),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单标及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新生增殖细胞数量及其分化方向。各组大鼠mNSS评分、血液学指标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 (1)各治疗组在用药后5、7、14 d时mNSS评分明显低于TBI组(P0.05),T+E+G组mNSS评分又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2)T+E+G组从第3天开始创伤周围脑组织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于7 d时达高峰;对比各组7 d时脑组织BrdU/NeuN和BrdU/GFAP双阳性细胞数,T+E+G组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两单独治疗组也明显高于Sham组和TBI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EPO和G-CSF能明显改善TBI后大鼠神经功能症状,促进创伤周围脑组织神经细胞再生,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建立多元性辅助用药预警监控体系,评价管理前后辅助用药使用的变化。结果:管理后某院辅助用药(注射剂型)品种数及品规数均明显减少,辅助用药销售金额较之前下降了16.16%;医院药占比由管理前的40.75%下降至35.98%;辅助用药销售占比由35.46%下降至31.32%。但全院销售前20位药品中辅助用药仅由12种减少为8种,辅助用药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人均总药费由管理前的5 000元左右下降到3 700元以下,人均辅助用药费用也平均下降了约600元。结论:加强辅助用药的管控,能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合理用药;但该项管理工作仍存在难点,应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科室全覆盖管控及对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宣教。  相似文献   
56.
冠心病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与行为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调查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与行为状况,寻找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薄弱环节.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分析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与行为状况.结果 74例患者中不知道“直系家属有冠心病“是危险因素认识不足的占28.4%,不知道“吸烟、缺乏蔬菜和水果“是冠心病危险因素者近50%,半数以上患者对“糖尿病“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了解不足.在了解危险因素的同时仍有半数以上患者在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上未采取行为.结论 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宣教过程中应加强吸烟、饮食中缺乏蔬菜和水果以及糖尿病对冠心病危害的教育,加大对能够认识到冠心病危险因素却不能改变其不良行为的患者的教育力度,使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不同二级预防措施后再出血的临床表现、急诊内镜诊治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后(内镜、外科、介入预防)再出血行急诊内镜诊治的25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同期单纯药物二级预防再出血的419例患者,观察临床特点,对比分析异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54例二级预防后再出血的患者中,有144例(56.69%)曾行内镜预防,40例(15.75%)行手术预防,33例(12.99%)行介入预防,37例(14.57%)联合预防以内镜联合其他预防措施为主。分析出血距最近一次预防时间,手术预防组有57.50%再出血患者距预防时间在5年以上,介入预防组有69.70%发生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的1年内。内镜和联合预防组的患者再出血,分别有40.28%和35.14%发生在预防结束的1年内。再出血时,介入预防组和联合预防组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01),介入预防组的腹水情况较其他组控制显著(P值均0.05)。各组再出血时多项临床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两两比较提示,内镜预防组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显著高于手术组(P值分别为0.001、0.001)和药物预防组(P值分别为0.001、0.001)。手术组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介入组(P=0.037)、联合预防组(P0.001)和药物预防组(P=0.012)。药物预防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内镜组(P=0.037)、介入组(P=0.025)和联合预防组(P0.001);手术预防组的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值均0.05);联合预防组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显著优于药物组(P值均=0.002)。药物预防组的活动性出血比例(68.02%)显著高于内镜组(P0.001)、介入组(P=0.004)和联合预防组(P=0.008)。手术预防组和药物预防组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介入预防组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药物预防组的内镜治疗不满意率和失败率显著高于内镜组(P0.001)、介入组(P=0.007)和联合预防组(P0.001)。药物预防组的42 d内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结论介入、内镜或联合二级预防,较单纯的药物预防能显著减轻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程度,提高急诊内镜止血率,显著降低42 d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需考虑不同二级预防后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后再出血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吉林地区乡村医生职业相关生命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了解现况,为提高乡医的生命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吉林地区632名乡村医生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并对个体得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医生的生命质量被判定为良好、一般和差的分别占27%、65%和14%,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结论:吉林地区乡村医生的生命质量总体表现一般,应从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综合评价铅中毒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1992—2012年关于铅中毒与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6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累计病例数为1 440例,对照组1 388例。结果显示,铅中毒与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关联明显(Z=4.52,P〈0.05),合并OR值为2.91,OR 95%CI为1.83-4.62。结论铅中毒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会增加儿童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概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经络调理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吸氧等常规治疗,并全部予以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络调理(推拿捏脊),对照组不再加用任何治疗,随后观察两组病例的治愈率及有效率,观察咳嗽、喘憋等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6.00%,对照组治愈率为68.0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住院天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调理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