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动脉粥样硬化是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损害动脉并可导致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和ω-6 PUFAs都参与了炎症过程。ω-6 PUFAs刺激炎性反应,ω-3 PUFAs具有抗炎作用。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补充ω-3 PUFAs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重要的ω-3 PUFAs亚型之一。本文论述了DHA对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这3种细胞类型的作用,以拮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保护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损伤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小鼠腹侧中脑神经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加邢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10μmol/L MPTP)、GDNF+MPTP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GDNF保护的基础上,再加入加MPTP、抗-NCAM+GDNF+MPTP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NGAM封闭抗体阻断GDNF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再加入MPTP)。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钙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 D28K,CB)表达的变化。结果MPTP组TH阳性神经元胞体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CB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有统计学意义。GDNF+MPTP组TH阳性神经元胞体与MPTP组有明显差别;CB阳性神经元数目与MPTP,组有显著性差异。抗-NCAM+GDNF+MPTP组上述指标与MPTP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CAM参与了GDNF保护DA能神经元的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CB的表达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致首发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32例ICAS致首发ACI病例,以Apo-B、Apo-B/Apo-A1比值为标准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163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血脂和脑卒中类型的差异。结果 Apo-B、Apo-B/Apo-A1比值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多发梗死危险因素均存在相关关系(均P=0.001)。结论 ICAS致首发ACI患者Apo-B、Apo-B/Apo-A1比值与血脂异常、Hcy、hs-CRP及多发AC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血管危险因素、药物使用情况、卒中病因学分型、卒中严重程度和基线生化指标等.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并发AKI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1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32例(14.95%)发生AKI,182例(85.05%)未发生AKI.AKI组心力衰竭(62.50%对41.21%;χ2=4.998,P=0.025)、应用甘露醇(87.50%对43.96%;χ2=20.643,P<0.001)和呋塞米(87.50%对43.96%;χ2=20.643,P<0.001)、应用对比剂(37.50%对19.23%;χ2=5.300,P=0.021)和对比剂用量>200 ml(28.13%对9.89%;χ2=6.637,P=0.010)患者构成比以及NIHSS评分[(18.0±4.5)分对(8.0±3.2)分;t=15.249,P<0.001]、舒张压[(89.98±9.12)mmHg对(80.56±8.19)mmHg,1 mmHg=0.133 kPa;t=5.898,P<0.001]、空腹血糖[(10.54±4.31)mmol/L对(6.32±1.32)mmol/L;t=5.898,P<0.001]、血尿素氮水平[(11.21±2.13)mmol/L对(7.98±2.34)mmol/L;t=7.293,P<0.001]、动脉血乳酸浓度[(3.98±0.12)mmol/L对(0.91±0.25)mmol/L;t=68.003,P<0.001]均显著高于非AKI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 1.91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1.517~6.012;P=0.024]、舒张压较高(OR 1.816,95% CI 1.652~3.876;P=0.018)、动脉血乳酸浓度(OR 1.553,95% CI 1.256~1.763;P=0.019)、应用脱水剂(甘露醇:OR 3.765,95% CI 2.081~9.658,P=0.017;呋塞米:OR 5.329,95% CI 3.085~8.763,P=0.010)、应用对比剂(OR 2.097,95% CI 1.364~2.456;P=0.031)以及对比剂>200 ml(OR 3.294,95% CI 1.464~2.786;P=0.021)是缺血性卒中患者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IHSS评分、舒张压、动脉血乳酸浓度、应用甘露醇和呋塞米以及应用对比剂和对比剂剂量>200 ml与缺血性卒中患者AKI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55.
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是目前世界致死和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神经细胞被剥夺氧和能量,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跨膜离子梯度和稳态,从而导致细胞出现如兴奋性毒性、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等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且相互关联,在正反馈回路中相互触发,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2]。  相似文献   
56.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是其学术研究工作的起点,有利于促进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科研素质的形成,是在校期间学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研究生教学质量重要体现,评判学生毕业质量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而在并轨培养模式下研究生既要完成临床技能培训,又要进行科学研究,存在冲突。因此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科学选题对于保证其按质按量顺利毕业,及以后个人发展、医学后备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值得深思。本文分析了并轨培养模式下医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科研选题重要性、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选题的策略等方面,以期达到指导医学临床研究生进行科学选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体会。方法分析5例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随访与文献复习。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46~76岁;病程3个月~4 a。除表现眩晕外其他症状非特异性,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多见,多见颞区、额区,卡马西平或戊酸钠治疗效果好。结论熟悉及掌握眩晕疾病鉴别谱,详细的询问病史及脑电图检查对于诊断癫痫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ICA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血脂指标、炎性因子、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易损斑块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hs-CRP、LP-PLA2、ox-LDL、MMP-9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易损斑块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ICA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减轻炎性反应,抑制颈动脉IMT增厚,有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NLR)与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6例,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糖、血脂等指标,并计算NLR;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将患者进一步分为首发组和复发组。分别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首发组和复发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NLR等,并做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多因素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NLR值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组高于首发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同型半胱氨酸(Hcy)、年龄、高血压和心房颤动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Hcy、NLR+Hcy诊断脑梗死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708、0.821,NLR诊断脑梗死复发的阈值为3.01,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5%和71.9%;Hcy诊断脑梗死复发的阈值为22.8,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4.9%和88.9%。结论 NLR较高对预测脑梗死复发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0.
王炎强 《内科》2014,(4):407-408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痰、吸氧及止咳化痰类药物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观察组患者雾化吸入沐舒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5%),高于对照组(64.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可在基层医疗单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