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20篇
  3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局部浸润麻醉下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夹闭术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女,26岁。因“反复颜面潮红20年”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6岁时即发现容易脸红,进入青春期后更为严重,常于紧张、害怕、受刺激、闷热天气、运动等情况下出现脸红.持续1 min至1h后逐渐自行消失。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入院诊断:颜面潮红(赤面恐怖症)。  相似文献   
992.
Hunter综合征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nter综合征是一种我国南方地区高发、严重致残、致死性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多样,严重病例多于1~4岁起病,一般成年前天折。本病的根本原因是IDS基因突变导致艾杜糖-2-硫酸酯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硫酸皮肤素(DS)和硫酸乙酰肝素(HS)的降解,导致DS、HS在体内大量堆积,最终引起各器官的病变。检测IDS基因的突变情况是确诊本病的关键。我们在开展Hunter综合征致病基因突变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市通州区城镇老年人群伤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城镇老年人群伤害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05年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地区西营、上营2个居委会所辖地区中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集中和人户相结合的调查,分析其伤害发生情况。结果伤害发生率为7.86%,其中男性5.70%,女性10.30%,伤害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χ^2=5.190,P〈0.05);伤害类型中以跌倒或坠落所占比例最高(占63.86%),其次依次是交通事故、碰撞或挤压伤、扭伤、烧烫伤;伤害多见于室外,且主要发生在上午(占56.60%),夜间最低(占12.00%);春季伤害发生率最高(占34.90%)。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城镇老年人群伤害发生率较高,已成为影响通州区城镇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中跌倒或坠落位于发生率首位。应针对伤害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考察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体外释放度影响因素,建立其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释放度,色谱柱:Kromasil-C18(Φ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钠溶液(15:85),检测波长:276 nm,流速:1.0 ml/min.结果:药物体外释放受释放方法和释放介质的影响.体外释放曲线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3批样品释放度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硫酸沙丁胺醇结肠定位缓释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995.
背景与目的:自杀基因治疗肿瘤已初见成效,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端粒酶有希望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点.本研究探讨hTERT-TK/GCV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靶向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培养,构建荧光报告质粒和治疗质粒,脂质体瞬时转染方法将质粒导入肝癌细胞,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观察转染质粒对肝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hTERT-TK对肝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2、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TERT-TK可以高效、特异的转染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肝癌细胞HepG2,并使其凋亡,总的凋亡率可达64%,而正常肝细胞L-02的凋亡率仅为15%,几乎不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生长.结论:hTERT-TK/GCV自杀基因系统具有靶向抗肝癌作用,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对肝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pGL3-hT-ERT/tk为基础,构建pGL3-hTERT/lue、pGL3-basie/tk、pGL3-control/tk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其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给予前药GCV,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调控的HSV-tk/GCV系统对两种细胞的杀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Cyclin D1、CDK2、p21蛋白表达.结果:hTERT启动子调控的HSV-tk/GCV系统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使41.85%的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作用不明显,Western也显示Cyclin D1、CDK2蛋白表达下降而p21升高.结论:hTERT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治疗是一种具有肿瘤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有望解决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特异性杀伤及降低毒副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大学生用眼护眼情况与视疲劳的关系, 为促进大学生用眼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3月1日—7月1日,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以网上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安徽省内8所高校2 671名大学生。调查内容有一般情况、视疲劳症状、日常用眼及护眼情况等。  结果  大学生视疲劳发生率为69.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性别、近视、午休习惯、熬夜至2:00、使用护眼液等与视疲劳发生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每日户外活动时长、白天看书时长与视疲劳发生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OR值(OR值95%CI)分别为0.64(0.53~0.76),1.77(1.42~2.20),0.71(0.59~0.86),1.39(1.17~1.65),2.18(1.71~2.79)];每日户外活动时长、白天看书时长与视疲劳发生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的视疲劳情况不容乐观, 用眼护眼习惯与视疲劳的发生有关。在特殊的学习环境下, 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用眼护眼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4~34个月,平均年龄19.3个月。予以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即给予外固定支具连接动力装置治疗),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骨盆X射线平片,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1年治疗效果和髋臼角的变化。结果髋关节发育不良23髋,经过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3个月,所有患儿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均得到治愈,7髋恢复正常,但仍存在16髋髋关节发育不良。其中全脱位的14髋中13髋髋臼角仍大于正常范围,1髋髋臼角恢复正常;5髋半脱位中2髋髋臼角大于正常范围,3髋髋臼角恢复正常;单4髋纯髋臼角过大中3髋恢复正常,1髋髋臼角仍较大。1年随访,16髋髋关节发育不良者有8髋髋臼角恢复正常,6髋髋臼角度数下降,但仍大于正常值,失访2髋。治疗前髋臼角为(31.06±5.96)°,治疗后3个月为(26.04±6.08)°,治疗后1年为(20.08±3.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582、5.631,P 0.01)。说明髋臼角随治疗逐渐减小。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压疮,未发生患侧髋关节、膝关节固定造成的僵硬挛缩,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征。结论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发育型髋关节脱位患儿的髋臼指数,可以促进髋关节发育,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99.
冷链云服务系统主要是实时监测业务场景的温度信息、感知数据的无线传输、设备管理及监测数据分析、温度预警,将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中药品、样本运送及保存。本文主要分析该系统的作用及应用时的关键注意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是由SEDL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的XR遗传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短躯干性侏儒,但智力正常,无头面部畸形。患者几乎全为男性,且发病较晚,故称之。最近,我们对来自四川的疑似此病的一家系进行了详细的基因突变分析,最后确诊为SEDL家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