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诊断学实验课是临床课教学的一个分支,是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用姜黄素进行干预4周,定期检测大鼠体质量、血脂、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显著增加,TG、LDL、apoB、FFA、FPG、FINS、HOMA-IR增高,HDL、apo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姜黄素低、高剂量组体质量增长速度减缓,TG、LDL、apoB降低,HDL、apo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l);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姜黄素低、高剂量组FFA、insulin、HOMA-IR降低显著(P<0.05,P<0.0l),而FPG则无明显降低。结论姜黄素能够降低单纯性肥胖大鼠体质量,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3.
正严重的慢性炎症疼痛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疾病的进程中,以往研究表明,电针"后三里"、"环跳"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发的慢性炎性痛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1-3]。本课题组前期研究[4-5]表明,脊髓脂氧素受体(ALX)参与神经痛及癌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为进一步探讨ALX在慢性炎性痛及电针治疗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慢性炎性痛大鼠模型,观察脊髓ALX在电针镇痛中的  相似文献   
24.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系统解剖学为一门重点的基础医学课程,教与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于本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掌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根据自身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建议探讨,主要从理解记忆法、临床联系法、形象比拟法、归纳总结法、图解分析法、模型制作法六大方面谈系统解剖学教学的一点体会,以供师生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5.
正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临床、科研和科普宣传工作常用的标本形式之一,因其色彩区分清晰、立体感强,在教学、生命馆建设及科普展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铸型标本保存方法有干保存法和湿保存法~([1,2]),干保存法直接暴露空气,易导致铸型支老化、霉变;湿保存法用5%福尔马林液保存,色彩鲜艳、晶莹剔透、立体感强,但如果保存液没有充满标本盒,在搬运过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3种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力竭运动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不做任何训练,常规饲养,自由饮食;B组:力竭运动组;C组:力竭运动后注射低剂量丹参酮;D组:力竭运动后注射中剂量丹参酮;E组:力竭运动后注射高剂量丹参酮。实验动物在训练5周后,取心肌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结构、局部和细胞器的变化。结果力竭运动可造成大部分心肌细胞的肌丝溶解,大量线粒体肿胀,一些区域的肌膜不完整,致使心肌细胞线粒体等细胞器外溢。而腹腔注射丹参酮低、中、高剂量组3组心肌纤维结构,细胞器较正常饲养组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其中以中剂量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磺酸钠(TSIIA)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痛的影响及其脊髓氧化应激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丹参酮组,每组6只,佐脲霉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采用Von-Frey检测SD大鼠足底机械痛阈值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SOD及GFAP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脊髓背角IL-1β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组可显著提高机械性痛阈(P0.05),提高脊髓背角SOD表达,降低GFA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P0.05)。结论丹参酮IIA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神经炎症,上调脊髓背角SOD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上消化道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电子胃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上消化道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通过电子胃镜观察以确定穿孔的病因、部位、性质及溃疡愈合情况。方法:选择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消失,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80例患者于保守治疗2周,胃镜下见穿孔闭合,溃疡面大小在3~5mm之间,溃疡变浅,白苔少,周围黏膜发生皱褶,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处于红色愈合期。有2例患者于保守治疗10d,行胃镜检查,见穿孔闭合,但做胃镜后再次出现急性穿孔临床表现。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前壁76例,胃窦幽门前区小弯侧8例,球后穿孔l例。良性穿孔82例,癌性穿孔3例,均经病理证实。结论:对于上消化道穿孔症状较轻,无弥漫性腹膜炎及空腹穿孔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镜下见溃疡处于红色愈合期。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占18.8%,说明中药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相似文献   
29.
正光遗传学(opgenetic)作为一种新兴的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是基于神经刺激的方法,旨在调节神经活动并促进功能重组,利用大脑中光敏离子通道的细胞特异性表达,在复杂神经回路的背景下选择性激活或抑制特定细胞群[1]。与电刺激相比,由于细胞光敏离子通道类型的特异性表达,光遗传学刺激可以实现更高的空间精确度,这种对细胞类型特异性的生理学控制已被证明是一种宝贵的研究工具,研究还证明选择刺激特定的神经元类型可以激活有益机制,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已有研究表明在阿尔兹海默症等病理模型的小鼠中,光遗传持续激活/抑制特定的脑区和神经元类型有利于认知功能恢复[2—3]。  相似文献   
30.
小儿手烧伤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福 《河北医学》2003,9(4):359-359
1 一般资料我院自 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共收治 5岁以下小儿手部烧伤 382例 ,4 0 4只手 ,占小儿烧伤的67% ;占总烧伤病例的 19.3%。烧伤的原因 :热液致伤者占 67% ,热器具、火焰、电火花烧伤占 33%。2 创面处理仔细清创 ,防治感染 ;改善局部循环 ,促进水肿消退 ;保持功能位 ;早期覆盖创面 ,早期功能锻炼。小儿手烧伤 ,多局限于手及前臂下 1/3处 ,面积小 ,在小儿休克时 ,应及时彻底清创。因小儿无知易造成二次烧伤 ,故清创后Ⅱ度创面多采用SD -Ag包扎 ,4 8~ 72h内祛除敷料重新估计烧伤深度。浅Ⅱ度创面继续采用 1%SD -Ag泛霜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