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5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408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70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998篇
内科学   567篇
皮肤病学   162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2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71篇
综合类   2036篇
预防医学   629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723篇
  7篇
中国医学   849篇
肿瘤学   22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PCI2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布比卡因组、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分别加入Hanks液、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3、0.06、0.09、0.12、0.15mmol/L)、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以及同时加入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9mmol/L)和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培养24h时,采用二甲基噻唑二甲基四唑溴盐比色微量分析法测定各孔的细胞活力和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表达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PC12细胞活力降低(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异丙酚组PC12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比卡因组的0.09mmol/L亚组比较,布比卡因+异丙酚组的2—8mmol/L亚组PC12细胞活力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升高,Trx-1和TrxR-1表达率降低(P〈0.01);与布比卡因组比较,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降低,Trx-1和TrxR-1表达率升高(P〈0.01)。结论 布比卡因对PC12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异丙酚可通过保护内源性硫氧还蛋白系统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PCI2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92.
视网膜缺血对兔视神经纤维损害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量研究视网膜缺血对视神经的损害。方法: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定量测算视神经纤维数量;通过前房灌注平衡液,造成超高眼压,形成兔视网膜完全缺血模型,观察视神经纤维数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兔眼平均视神经轴突数为109608±14561(n=22);视网膜缺血眼视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急性高眼压造成的视网膜缺血可使视神经节细胞及轴突的数量明显减少,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可定量检测这种  相似文献   
93.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未阶段,其发病率高,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由于近年来心力衰竭概念的更新,对其病理生理认识已从单纯的血液动力学的心脏收缩不良扩展为血液动力学异常与神经内分泌相互作用形成的心力衰竭症候群。心力衰竭属于中医“惊悸”、“怔仲”、“水肿”、“喘证”、“心水”、“心痹”等范畴。针对本病气虚血瘀的病理特点,采用益气活血法,我们以生脉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300例,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病死串。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观察的全部病人均为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找科住…  相似文献   
94.
β—胡萝卜素增强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与抑制癌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与癌变发生密切相关,大多数肿瘤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微弱或缺失,细胞发生转化后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降低或抑制。β-胡萝卜素能增强转化的癌起始细胞和未转化的正常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抑制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殖,阻止转化表型的表达。β-胡萝卜素增强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可能是其抑制促癌变阶段的重要机制。深入深讨β-胡萝卜素增强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及其作用机理,对癌症的预防具有  相似文献   
95.
96.
对四川北部地区食管癌家族性1:1病例一对照资料进行分析表明,川北地区食管癌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高发现象,血缘关系与食管癌的发病有显著联系,共同生活作用不显著,血缘关系与共同生活存在交互作用,其加权遗传度为18.95%。虽然目前关于内外环境因素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还存在争议,但我们初步认为,食管癌不是由遗传或后天共同生活因素独立作用的结果,而是二者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其遗传素质所决定  相似文献   
97.
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术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新型内固定术式———下胫腓钩板固定器 (Hook -platefixation ,HPF)的生物力学特性 ,与螺钉、钢板和带钩固定器三种内固定方式比较 ,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新鲜成人尸体足标本 6具 ,运用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和压敏片技术 ,测量不同内固定术式的远端胫腓骨强度、应变、负重面积、接触应力和足弓承载能力及踝关节稳定性的变化。结果 新型下胫腓钩板固定器内固定术式无论在胫腓骨强度和刚度、负重面积、接触压力、足弓的变形、移位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它三种内固定术式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 (HPF) ,既有利于提高生物力学性能 ,又有利于改善踝关节的稳定性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可减少一次手术 ,避免了断钉等并发症 ,且能有效地提高足部承载能力 ,是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的一种优良术式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应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喉部手术后黏膜缺损的I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20例喉癌术后的黏膜缺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1期修复,其中声门区癌18例,其中T2NoMo8例,T3N1MO5例,T3N2MO4例,T4N2MO1例。声门上区癌2例,T3N1MO1例,T3N2MO1例。结果20例患者黏膜缺损修复均1期愈合。患者术后3-6个月应用电子喉镜复查,修复膜均已替代缺损黏膜组织,局部功能恢复;20例喉癌中6月生存率100%(11/11);一年生存率100%(3/3),其余9例术后不足6月,正在观察之中。讨论异种脱细胞基质修复膜为修复喉肿瘤术后的黏膜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急性高山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高原缺氧发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失眠、乏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从而影响初入高原者的正常生活与活动。国内外已有一些药物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研究报道。我们根据高原缺氧作用特点配方组成高原V(KY-V)号药,分别于1990年5月和1991年5月试用于进  相似文献   
100.
加强临床医学院外科医学英语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增多,对医学专业人员的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迫切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强能力人才。在医学院校深化教学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