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1982年我们三个医院曾报道了“国产布比卡因试用脊椎麻醉1023例”,对其性能和特点与地卡因、普鲁卡因的比较作了阐述。此后,又对脊麻过程中应用布比卡因的比重、浓度、剂量、容积,以及血管收缩药等因素对腰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一些临床观察,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报告应用不同浓度的国产布比卡因加/不加肾上腺素于硬膜外、脊麻、神经阻滞等部位麻醉1164例。并与同期内随机抽样用地卡因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地卡因、普普卡因作阻滞的病例作了对比。布比卡因的作用、潜伏期、达到完全阻滞的时间均与混合液或地卡因相同,而维持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则较后者明显延长。其维持时间的长短随阻滞部位而异。应用布比卡因0.25%、0.5%浓度,血液动力学改变轻微,对呼吸无抑制。因而尤其适用于颈上、胸部、硬膜外、剖腹产及骨科矫形手术的麻醉。本组用药量为2.2~3.2mg/kg,远低于血浆致痉水平,故认为布比卡因为一有效安全的长效麻醉剂。  相似文献   
53.
应用国产依托咪酯124例于临床麻醉的体会王家良,祁鹏,张少华,徐佩华依托咪酯为强效、新型超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我们三院在1991年4~8月试用了国产(青岛鸿雁制药厂批号901217)依托咪酯于全麻诱导和短小手术1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  相似文献   
54.
背景:已证实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磷酸钙骨水泥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较好,但是二者复合的最佳比例还无定论。目的:观察不同比例的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寻找最合适的比例。设计:随机对照动物体内实验。材料: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只,取骨盆骨制成直径300~500μm的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作为供体。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5只,建立兔双侧桡骨中段12mm骨缺损模型,然后随机分成5组,每组9只。均植入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与磷酸钙骨水泥的比例分别为1∶1,2∶1,3∶1,4∶1,5∶1。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与磷酸钙骨水泥混合后的形态;植入后4,8周分别行X射线片观察缺损区骨连接及骨痂生长情况,组织学观察新生骨组织和骨愈合情况,并进行骨缺损修复血管化观察;植入后8周测定各组桡骨标本的最大扭矩,以评价生物力学强度。结果: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与磷酸钙骨水泥的比例为3∶1时,二者混合后可任意塑形,其成骨性能最好,新生骨的组织学结构和血管化程度优于其他复合比例,生物力学强度高于其他复合比例(t=2.35,P〈0.05)。结论: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磷酸钙骨水泥的最适宜比例是3∶1。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黄斑加固联合内界膜剥离、注气治疗早期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10例10只眼早期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黄斑加固、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离、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均有黄斑部视网膜脱离,眼轴长度均超过27.0 mm,均有黄斑全层破孔.视网膜已僵硬者排除在外.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10只眼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但1只眼1月后视网膜再次脱离,再次行玻璃体腔注气术后视网膜复位,黄斑孔未闭合.10只眼中有5只眼黄斑孔闭合;5只眼黄斑孔部分区域闭合,部分组织缺损(1个月后黄斑孔周围行激光封闭).术中未见医源性裂孔形成,术后1只眼玻璃体积血,2周后自行吸收.余术后无眼内出血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黄斑加固联合内界膜剥离注气术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孔闭合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索呼吸功能正常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2007年间接受通气治疗超过48h的患者资料,比较入住时呼吸功能正常患者是否发生ARDS之间的不同。结果:共有823例患者接受了超过48h的机械通气治疗。其中751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临床上排除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明确无ARDS存在,但在随后的治疗期间139例最后发生ARDS。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吸气峰压(相对危险度OR值1.70,可信区间CI1.41~2.07),PEEP(相对危险度OR值1.76,可信区间CI1.45~2.14)和潮气量(相对危险度OR值1.07,可信区间CI1.06~1.10)增加是显著危险因素。非机械通气相关的因素包括脓毒血症,低pH值,低白蛋白,血浆,高净液体输入和低呼吸顺应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机械通气相关因素PEEP及潮气量影响ARDS。而峰气道压,平台压均与ARDS无关。结论:机械通气设置等因素潮气量及PEEP与ARDS密切相关。合理设置参数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部分患者发生ARDS。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采用新一代钙荧光探剂Fluo-3/AM检测Que对培养的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SMC) [Ca2+]i 在高K+、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作用下的改变,并与Verapamil进行对照研究.结果:Que(10-6、 10-5、10-4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高K+去极化引起的[Ca2+]i 升高,与Verapamil作用相似,但弱于Verapa mil;Que (10-6~10- 4mol/L)对NE,AngⅡ通过受体介导引起的[Ca2+]i 增高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Que对静息状态的ASM C[Ca2+]i 无明显影响.结论:Que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双重抑制作用,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这可能是其舒血管降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对肝肾阴虚模型兔血清激素水平及睫状肌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检测,探讨清润养目口服液缓解症状性视疲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杞菊地黄组和清润养目高、低剂量组5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5 mg/kg的剂量经口灌胃甲状腺素,然后以0.100 mg/kg的剂量肌注利血平制备肝肾阴虚模型,采用白炽灯昼夜光照循环,昼30照明度(lux),夜0 lux,连续照射7 d后分别给药治疗2周。杞菊地黄组按2.500 mL/kg的剂量给药,清润养目高、低剂量组分别按2.300、0.575 mL/kg的剂量给药。在末次给药后的24 h,麻醉、处死实验兔,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后迅速摘出双眼眼球,剥离睫状体,制作标本。用ELISA法测定兔血清雌二醇(E_2)、睾酮(T)、皮质酮(CORT)及眼睫状肌中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血清T、CORT、眼睫状肌组织中cAMP含量显著降低,E_2、E_2/T、cGMP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润养目高剂量组、杞菊地黄组血清T均升高(P0.05);E_2、E_2/T均降低(P0.05);清润养目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意义;杞菊地黄组、清润养目高、低剂量组血清CORT、cAMP均升高(P0.05),cGMP降低(P0.05)。与杞菊地黄组比较,清润养目高剂量组血清E_2、T、E_2/T、CO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AMP较高(P0.05),cGMP较低(P0.05);清润养目低剂量组血清E2、E2/T含量均较高(P0.05),血清T、CORT,cAMP含量较低(P0.05),cGMP较高(P0.05)。结论:清润养目口服液能有效恢复肝肾阴虚模型兔血清CORT水平和降低E2水平,升高T水平,缩小E2/T值及升高睫状肌组织中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从而有效缓解肝肾阴虚表现及视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59.
60.
评价某一治疗措施效果的好坏 ,除了看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是否避免了偏倚 ,另一个十分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对象是否遵从了治疗措施 ,即依从性 (compliance)问题。只有依从了该治疗措施 ,研究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该治疗措施的效果。同样 ,依从性也是影响评价治疗措施结果真实性的重要方面。下面将研究中的依从性和失访问题分别介绍如下。一、依从性1 .依从性的定义 :依从性是指纳入观察的对象按照要求进行服药、膳食管理、活动等行为的依从程度。在实际的治疗性研究中 ,常遇到病人虽然一直坚持随访 ,但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少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