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8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马丽  陈静  郭爱花  张向宇△ 《天津医药》2020,48(11):1074-1078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牙齿早期龋进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脱矿的方法建立牛牙牙釉质和牙本质早期龋模型。将釉质龋及牙本质龋标本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DW组)、氟化钠组(NaF组)、茶多酚组(TP组)、茶多酚与氟化钠联合应用组(TP+NaF组),pH循环实验模拟早期龋的进程。检测pH循环后的脱矿液中钙、磷离子浓度,通过显微硬度计检测牙体硬组织表面显微硬度值,X线能谱分析样本表面钙磷比,并测定再矿化液中羟脯氨酸水平。结果 在牙釉质及牙本质的脱矿液中,TP组钙、磷离子相对释放量与DW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高于NaF组和TP+NaF组(P<0.05)。TP组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与DW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本质表面显微硬度值高于DW组;DW组、TP组牙釉质及牙本质表面显微硬度值均低于NaF组和TP+NaF组(P<0.05)。TP组牙釉质及牙本质表面钙磷比均高于DW组(P<0.05),牙釉质表面钙磷比与NaF组和TP+Na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本质表面钙磷比低于NaF组和TP+NaF组(P<0.05)。NaF组和TP+NaF组牙本质再矿化液中羟脯氨酸水平均低于DW组和TP组(P<0.05),TP组与DW组以及TP+NaF组与NaF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早期龋的进展过程中,茶多酚无明显抑制牙釉质及牙本质脱矿的作用,但可通过促进钙磷离子的再沉积促进再矿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左室壁运动、左室功能受损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急性NSTEMI的老年患者128例,根据肾功能情况分为肾功能不全组(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对比患者一般临床特点、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肾功能不全组的心脏GLS、GCS、GRS、GAS的绝对值及LVEF均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明显升高,以三支病变为主;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SYNTAX评分与GLS、GCS、GRS、GAS绝对值及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2、-0.477、-0.528、-0.580、-0.306,均P<0.01);LVEF与GLS、GCS、GRS、GAS绝对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3、0.316、0.413、0.403,均P<0.01)。结论 3D-STI可作为一种评价老年急性NSTEMI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左室壁运动及左室功能的新技术,为临床早期治疗及疗效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林世鑫  高军△ 《天津医药》2020,48(10):1010-1014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多酚类物质,亦是诸多传统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因其高效、低毒,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耐药是导致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对改善卵巢癌耐药有独特的效果,或将有助于克服卵巢癌耐药。本文就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改善卵巢癌化疗耐药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 分析唐山市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筛查结果及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唐山市新生儿303 777例,通过茚三酮免疫荧光法检测新生儿足跟血中苯丙氨酸(PA)含量。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对筛查出的PKU患儿PAH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303 777例新生儿初步筛查共发现609例可疑阳性,召回其中411例(67.49%)进行复查,确诊42例(13.8/10万)。42例PKU患者的PAH基因测序显示,在84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62个(73.81%)12种突变,其中错义突变8种,无义突变2种,缺失突变1种,剪接突变1种。患者PAH基因突变分布在第2、3、6、7、9外显子上,其中第7外显子最多(35个,56.45%),其次为第3外显子(14个,22.58%)。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Exon7-R243Q(18个,29.03%)和Exon3-R111X(10个,16.13%)、Exon7-R261Q(10个,16.13%)。筛查中发现1例典型PKU患儿,该患儿在PAH基因外显子区域同时发现2处杂合突变:c.208-210delTCT(缺失突变)和c.964G>A(鸟嘌呤>腺嘌呤)。结论 唐山市新生儿PKU发病率略高于全国,PAH基因突变以错义突变为主,第7外显子是唐山市患儿PAH基因高频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45.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136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继发细菌性肺炎(继发感染组,44例)和非继发感染组(9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疾病转归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继发感染组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比例高于非继发感染组(P<0.01),入院的氧合指数(OI)<400 mmHg、高热(体温>39 ℃)、重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比例也均高于非继发感染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操作、激素治疗比例及住院时间均高于非继发感染组(P<0.05)。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OR=4.613,95%CI:1.756~12.118)、激素治疗(OR=2.403,95%CI:1.012~6.422)、入院OI<400 mmHg(OR=6.534,95%CI:2.064~20.691)、低蛋白血症(OR=12.949,95%CI:3.284~51.067)是继发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VID-19继发感染与患者入院氧合指数低于400 mmHg、低蛋白血症、激素治疗、基础疾病关系密切,临床尽早干预可预防患者继发感染,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6.
曹臻  倪春华△ 《天津医药》2020,48(11):1091-1095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AKI,分为脓毒症非AKI组(75例)与脓毒症AKI组(60例)。入组患者均于确诊24 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血H-FABP。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氧合指数[p(O2)/FiO2],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平均动脉压),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血小板、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cTnI)、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辅助手段[血管升压药、气管插管、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等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H-FABP与C反应蛋白、cTnI、NT-proBNP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绘制上述5种指标预测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预测价值,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1)脓毒症AKI组年龄、SOFA评分、C反应蛋白、cTnI、NT-proBNP、H-FABP水平及使用血管升压药和CRRT的比例均高于脓毒症非AKI组(均P<0.01)。(2)H-FABP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AUC[0.813(0.737~0.875)]高于C反应蛋白[0.624(0.537~0.706)]、cTnI[0.641(0.554~0.722)]、NT-proBNP[0.660(0.574~0.739)],但与SOFA评分[0.834(0.760~0.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T-proBNP≥3 367 ng/L、H-FABP≥6.2 μg/L及SOFA评分≥4分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4)H-FABP与C反应蛋白(rs=0.663)、cTnI(rs=0.688)、NT-proBNP(rs=0.727)、SOFA(rs=0.490)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H-FABP或可成为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有效预测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7.
摘要:目的 建立临床-解剖复合分级系统,评价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Ⅱ和SYNTAX评分系统对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病死率是否存在复合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ABG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利用EuroSCOREⅡ和SYNTAX评分分别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并根据两种系统分级情况交叉排列,风险分级重新分布,构建临床-解剖复合分级系统。评价该系统的精确度和校准力,并与EuroSCOREⅡ及SYNTAX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1 301例患者院内实际病死率为1.54%(20/1 301)。EuroSCORE不同亚组除术前不稳定型心绞痛和SYNTAX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YNTAX积分不同亚组只有年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30 d死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合分级系统组间比较除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及外周动脉疾病外,其他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L拟合优度检验提示EuroSCOREⅡ、SYNTAX积分及复合分级系统拟合度尚可,ROC曲线分析提示复合分级系统分辨力最佳(AUC=0.862),EuroSCOREⅡ和SYNTAX积分的AUC分别为0.849和0.732(P<0.01)。复合分级系统提高了术后30 d死亡的预测能力,与EuroSCOREⅡ相比,净重新分类指数(NRI)=14.05%,Z=7.205,P<0.01;与SYNTAX比较,NRI=37.85%,Z=4.240,P<0.01。结论 EuroSCOREⅡ与SYNTAX积分的复合分级系统可以提高单一类型评分系统对CABG近期病死率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8.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动态变化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收治的脓毒症患者,采集入ICU后14 d内血小板计数(PLT)动态数据。以第7天PLT较基线降低幅度大于20%为标准定义进行性血小板减少(PTCP),绘制ROC曲线评价PTCP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对合并与未合并PTCP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4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死亡组30例,生存组118例,28 d病死率20.3%。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SOFA评分、高值D-二聚体(hD-dimer)占比、TCP、PTCP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入院5 d后死亡组PLT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第7、10、14天生存组PLT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CP、SOFA以及两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91及0.778。Logistic回归显示,PTCP是脓毒症28 d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PTCP时28 d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PTCP是脓毒症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TCP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基线SOFA评分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49.
摘要:目的 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下,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与普通住院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和普通住院模式各50例患者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纳入的10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日间手术组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普通住院组(P<0.05)。2组患者术后的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手术模式和普通住院模式患者的改良MacNab优良率分别为91.7%和92.0%(P>0.05)。结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间手术模式下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切实有效,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摘要:目的 比较手术与非手术综合治疗对于局部晚期喉癌(T3~4N0~3M0)的远期疗效,探讨晚期喉癌治疗方式的 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初诊的190例局部晚期喉癌患者经手术[全喉切除(TL)或部分喉切除(PL)]与非手术治 疗[放化疗(CRT)或同步放化疗(CCRT)]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手术组 136 例(TL 100 例,PL 36 例),非手术组 54 例 (CRT 42例,CCRT 12例),分析2组总体及各临床、病理亚组治疗后5年生存结局及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组与 非手术组 5 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 50.7%和 33.3%(Log-rank χ2=9.116,P<0.01),5 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 46.3%和22.2%(Log-rank χ2=13.927,P<0.01)。原发瘤声门上型、T4期、淋巴结转移、临床Ⅳ期喉癌手术组5年OS较 高(P<0.01)。非手术组8例T4b期患者5年内全部死亡;46例化疗有效患者5年OS为39.1%,与手术组(50.7%)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855,P>0.05);11例患者行挽救性TL,5年OS为45.5%,与手术组(50.7%)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114,P>0.05)。与手术组相比,非手术组患者死亡的风险相对增高(HR=2.580, 95%CI:1.665~3.99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淋巴结转移、临床Ⅳ期、肿瘤复发是影响晚期喉癌OS的独立 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局部晚期喉癌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远期疗效较好;对诱导化疗有效的患者可试 行保留喉功能的非手术治疗,治疗失败者行挽救性全喉切除可能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