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人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分泌规律和丙酮酸乙酯(EP)对其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12只SD大鼠处死后,取出胰腺分离胰腺腺泡细胞,将所得细胞悬液按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TAP组及EP组.TAP组及EP组加入相同剂量的TAP(终浓度3 nmol/L),EP组同时加入EP(终浓度28 mmol/L),在3、6、12及24 h分别取细胞样本.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HMG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TAP作用时间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AP组及EP组的HMG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随TAP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调(P<0.05);与TAP组比较,EP组的HMGB1mRNA及蛋白表达则下调(P<0.05).TAP组组内比较显示,HMG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随TAP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且以12h及24 h时升高明显(P<0.01),HMG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TAP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s=0.971,P<0.01;rs=0.966,P<0.01).结论 TAP可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内HMGB1的释放.急性胰腺炎早期的TAP与晚期的HMGB1之间存在着时间的正向联系.EP可抑制HMGB1的释放.  相似文献   
82.
肥胖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晓东  范建高  王国良 《肝脏》2003,8(4):52-54
肥胖作为危害健康的因素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对肥胖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 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 ,NAFLD)的认识正不断加深。研究表明 ,肥胖者中NAFLD的发生率为 5 0 % ,其中重度肥胖者肝活检证实组织学完全正常者仅占 10 % ,单纯性脂肪肝占 3 0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 coholicsteatohepatitis ,NASH )占 2 4%~ 3 0 .5 % ,肝纤维化占2 8% ,肝硬化或肝硬化倾向占 1.5 %~ 8% [1,2 ] ;有的研究甚至认为NAFLD是一种癌前期病变[3 ,4] ,因此肥胖是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导致的NAFLD是一种慢性代…  相似文献   
83.
云南玉龙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云南玉龙县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提出防控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调查方法,通过血清学、细菌学、基因诊断等技术进行判定。结果共分离到5株鼠疫杆菌,均酵解甘油、麦芽糖、阿胶糖,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试验阳性。均带有Pgm 、PstI 、FI 、Vwa 等毒力决定因子;疫区犬血清阳性率为23.5%;猫血清阳性率为26.7%。结论细菌学证实玉龙县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目前鼠疫流行处于活跃期;血清学证实古城区为新的鼠疫疫源区(县);阳性血清动物分布面积210km2,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齐氏姬鼠及大绒鼠是本地区优势鼠种,玉龙绒鼠有局部分布。特新蚤指明亚种,方叶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分离的鼠疫菌与滇西纵谷型及滇闽居民区型菌株生化特性不同,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生化特性接近。  相似文献   
84.
5例钡中毒的救治王国良丁关中周一明金志成(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311400)关键词钡中毒我院1997年1月救治2家5口人因吃了硝酸钡污染的年糕所致急性钡中毒。其主要表现为严重低血钾、心肌中毒、心律失常及呼吸肌麻痹。急诊入院时中毒物不明,2例较重者先后...  相似文献   
85.
发热、皮疹、多脏器损害、淋巴结肿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热、皮疹、多脏器损害、淋巴结肿大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80)张丕利黄自平王国良1病历摘要患者男,43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1个月,皮疹7天,少尿3天于1996年6月26日住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夜间出现右上腹隐痛,开始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Cs)对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6例男性A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2例,予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和GCs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激素),检测2组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骨保护素(OPG)、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BASDAI评分、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OPG水平显著升高(P〈0.05);ESR、CRP、BASDAI评分显著降低(P〈0.05);M-CSF水平亦降低,其中GCs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OPG和M-CSF水平及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BASD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联合应用小剂量激素影响AS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炎性指标,对BMD影响不大,其在AS治疗中是安全有益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系统评价带状疱疹并假性肠道梗阻相关研究文献,以减少带状疱疹致假性肠梗阻的误诊误治,提高诊断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VIP及Cochrane等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表格并评价质量。结果:(1)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免疫力低下为主要诱因,国内诱因不详;(2)皮肤及腹部症状为主要症状,腹部X线平片为确诊手段;(3)国内外以一般治疗、胃肠减压及抗病毒治疗为主,国内外治疗效果相近,无并发症报道。结论:免疫力低下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皮肤及腹部症状为主要症状;国内外各研究一致性认为腹部X线平片为确诊手段,一般治疗、胃肠减压及抗病毒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相近;纳入证据级别低,该病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尚需结合临床医生经验及患者价值观。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小圆肌压痛点与局部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混合液,联合阻滞组(n=35)分别阻滞患臂小圆肌压痛点与局部痛点;痛点阻滞组(n=33),只对肱骨外上髁处局部痛点阻滞。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效果评价显示,联合阻滞组与痛点阻滞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2.86%和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圆肌压痛点与局部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可降低肱骨外上髁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9.
延髓的写翮和闩部是血管母细胞瘤常见的好发部位之一,该部肿瘤完全切除是很危险的。显微外科的应用使这一手术得到改进,并有成功切除的报道.然而呼吸、循环功能核团聚集的延髓,手术处理仍有很大争论。本文报道径直接入路成功地全切了二例延髓血管母细胞瘤。例1:男、42岁,81年1月出现右手指麻木、年底发展至整个右半身。82年1月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盐酸丁丙诺啡复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单侧上肢或(和)手外伤患者96例,据伤情行腋路或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复合液20mL。随机分为单纯局麻药组(N组)、在局麻药中加入丁丙诺啡3μg/kg组(B组)、在局麻药中加入吗啡75μg/kg组(M组),每组32例。观察术中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心率(HR)、血压(BP)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后随访48h,记录有效镇痛(VAS评分<3)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可满足手术要求,术中HR、BP及SpO2平稳;B组、M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有效镇痛时间均优于N组(P<0.05),而B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较M组少。结论:丁丙诺啡3μg/kg复合局麻药行臂丛神经阻滞可加速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阻滞完善时间,并能有效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增强术后镇痛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