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3篇
临床医学   60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评估2017年5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预计5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继续呈上升态势,可能达到全年最高峰。4月下旬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并未出现进一步下降,预计5月仍可能维持较高水平。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将逐渐增加。随着气温升高,我国周边国家蚊媒传染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我国出现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输入性病例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南方重点省份存在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或小规模聚集性病例的可能,但出现较大规模暴发疫情的可能性低。要继续注意黄热病等疾病输入的可能性。结论 预计全国2017年5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4月有所上升。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蚊媒传染病、手足口病及食物中毒等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估2017年3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3月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春节长假后特别是元宵节后各地活禽交易逐步恢复和重新活跃,在2017年疫情分布范围广、病毒污染面广且严重的情况下,预计近期人感染H7N9报告病例数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后期发展趋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黄热病及寨卡病毒病等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但近期因输入病例引发本地蚊媒传播的风险极低。结论 预计2017年3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2月有所上升。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病、黄热病和寨卡病毒病等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估2013年10月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 方法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评估。 结果 既往监测显示,10月仍是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较高的月份之一,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与9月相当;登革热继续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地暴发扩散的双重压力,南方重点省份疫情发生风险较高,存在局部暴发的可能;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存在发生病例的可能;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仍较高;手足口病疫情仍处于秋季次高峰流行期;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目前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10月麦加朝觐期间,我国前往沙特的公民数量增多,中东呼吸综合征传入我国的风险增加;我国北方地区将逐步进入燃煤取暖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有所增加;此外,国庆节长假期间,各地卫生部门应加强节日期间的卫生监管和应急值守工作。 结论 2013年10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处于全年较高水平;需重点关注登革热、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中东呼吸综合征。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估2018年7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根据既往监测数据,预计2018年7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继续下降,主要是因为学校放假和季节变化因素导致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常见传染病事件下降所致,而食物中毒和高温中暑事件将有所上升。 根据既往5年事件发生规律,7月传染病事件可能以手足口病、登革热、感染性腹泻病、布鲁氏菌病等病种为多见。 登革热输入风险将持续上升,有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地区的本地传播风险也加大,尤其是南方省份的中心城市、口岸地区。 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长江上游、黄河中游、海河流域等地降水增多,可能有2 ~ 3个台风登陆我国,需关注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地区的灾后防病工作。 国际上,肯尼亚裂谷热、刚果民主共和国裂谷热和巴西麻疹输入我国风险低。 结论 预计2018年7月我国大陆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处于正常的季节性下降。境内需重点关注登革热、食物中毒和高温中暑事件,一般关注洪涝灾害;无特别需要关注的境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估2015年4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流行特点分析,预计4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3月将有所增加.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发生较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近期我国内地仍将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可能有散发病例报告.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手足口病流行强度会逐渐增强,受优势病原的变化及异常气象条件影响,部分省份可能会出现病例异常增多或重症、死亡病例增多现象.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 结论 预计2015年4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3月将有所增加;需重点关注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手足口病、有毒植物中毒事件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中国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国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方法 以2013年以来我国内地报告的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截至2014年6月4日中国内地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433例,死亡163人.2013年3-4月及2014年1-2月分别为2个发病高峰.病例分布在14个省(市),报告病例数前五位的省份为浙江、广东、江苏、上海、湖南,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5%;病例年龄1~91岁(M=58岁);男性占70%.82%的病例在发病前有活禽相关的暴露史.共发生14起聚集性病例,其中9起发生人传人的可能性大.结论 中国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同时呈现一定的区域聚集性;感染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感染来源主要为禽类.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估2019年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预计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12月有所下降,可能以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事件为主。 我国内地可能将继续出现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病例。 流行性感冒活动水平将继续上升。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疫情下降,但仍将处于高发期水平,学校仍将出现聚集或暴发疫情。 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不排除进一步扩散及病例输入我国的可能,但由输入病例导致大规模本地传播的可能性极低。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继续高发。 结论 需要重点关注流行性感冒、人感染禽流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对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及刚果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估2019年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较1月下降,是2019年全年最低水平,报告事件以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水痘等传染病事件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季节性流感活动水平仍然较高,但将出现下降趋势;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继续高发;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仍将持续发生,但输入我国的风险低。 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在境内要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病、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赴境外旅游时需预防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结论需要重点关注季节性流感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一般关注埃博拉病毒病输入风险和春节旅行卫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估2014年1月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以视频会议形式邀请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1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和病例数较前期将有所下降。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仍处高发时期,传染病事件以水痘、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为主;目前正值流感流行季节,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继续保持高水平,预计全国范围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就诊数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仍较高;在人-禽接触(暴露)方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数月(尤其春节前后)我国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其他型别禽流感病例的风险将增加;春节临近,因中东地区务工人员回国人数增加而发生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病例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但导致国内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依然较小;近期,各地仍应警惕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生感染性腹泻病暴发。春节期间,人员往来密集且集体聚餐增多,呼吸道疾病及食物中毒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近期我国及部分国家地区正在发生的一些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为我国公民健康带来一定风险。结论 2014年1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疫情将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性感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估2017年4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预计4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事件类别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事件为主。4月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强度预计进一步降低,但仍可能高于往年同期,且不排除出现H7N9禽流感聚集性病例以及人感染其他亚型动物流感病毒病例的可能。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仍将处于较高水平。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将逐渐增加。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仍将持续发生,学校为主要发生场所。近期我国仍有可能出现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登革热等蚊媒传播传染病的输入性病例,南方重点省份存在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或小规模聚集性病例的可能,但出现较大规模暴发疫情的可能性低。结论 2017年4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需关注人感染禽流感、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