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合用所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NS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1)、和联苯双酯组(200 mg·kg-1)。采用INH和RFP合用复制小鼠药物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分析三七总皂苷的保肝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结果: PNS中、高剂量组肝脏指数[(70.84±5.93),(66.38±4.33)mg·g-1]低于模型组[(83.18±6.12)mg·g-1](P<0.05或P<0.01);PNS低、中、高剂量组ALT[(89.71±12.13),(79.58±12.54),(65.86±13.82)U·L-1,AST(101.54±14.61),(83.70±9.85),(69.47±15.41)U·L-1]水平低于模型组ALT[(102.63±13.83)U·L-1,AST(117.05±16.81)U·L-1](P<0.05或P<0.01),PNS中、高剂量组[MDA(7.80±1.21),(7.07±1.17)nmol·mg-1]含量低于模型组[(9.62±1.68)nmol·mg-1](P<0.05或P<0.01),PNS中、高剂量组[SOD(119.69±14.32),(129.72±20.22)U·mg-1,GSH-Px(108.02±17.07),(112.72±17.54) U·mg-1]活性高于模型组[SOD(101.75±16.18)U·mg-1,GSH-Px(85.23±14.44)U·mg-1](P<0.05或P<0.01)。肝组织HE染色显示PNS能显著减轻肝损伤程度。结论: 三七总皂苷对药物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2.
利胆止痛胶囊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利胆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0.36,0.72,1.44 g·kg-1,大鼠:0.18,0.36,0.72 g·kg-1)和阿司匹林组(小鼠0.20 g·kg-1,大鼠0.10 g·kg-1)。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液渗出法和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评价利胆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通过测定大鼠肿胀足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分析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抗炎机制。 结果: 中、高剂量组的利胆止痛胶囊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P<0.05或P<0.01),减少小鼠腹腔液的渗出(P<0.05或P<0.01);中、高剂量利胆止痛胶囊明显提高小鼠热刺激致痛阈(P<0.05或P<0.01),显著减少化学刺激致痛的扭体次数(P<0.05或P<0.01);利胆止痛胶囊中、高剂量可明显降低肿胀足中IL-1,MDA的含量(P<0.05或P<0.01),而高剂量可明显降低肿胀足TNF-α和PGE2的含量(P<0.01)。 结论: 利胆止痛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组织中的IL-1,TNF-α,PGE2和MD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疱疹灵的镇痛、止痒和抗感染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及小鼠甲醛伤害法评价疱疹灵的镇痛作用及对痒痛反应的影响;以磷酸组胺悬滴刺激豚鼠破损后足背方法,观察本品的抗局部伤害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方法,探讨本品的消肿抗感染作用。结果 疱疹灵明显降低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减少小鼠因甲醛伤害舔咬后足及阴器的时间;本品明显降低所用磷酸组胺总量,提高豚鼠致痒阈;4倍于临床用量的疱疹灵还有一定的改善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作用。结论 疱疹灵具有明显的镇痛、止痒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皮肤局部用药后,有利千瘸疹件疾病疼痛、刺痒等痒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快速测定旋覆花属植物中2种倍半萜内酯的含量.方法仪器为Waters ACQUITY Ultra Performance LCTM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带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05 nm,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25℃.结果 2种倍半萜内酯在7 min内完成测定.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旋覆花属植物中2种倍半萜内酯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培养的破骨细胞(OC)在形态学及骨吸收功能的差异,为体外培养OC提供方法学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即从1d龄SD大鼠四肢长骨机械分离获得成熟OC;诱导法,即利用RANKL(100 ng/mL)和M-CSF(100 ng/m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破骨样细胞(OLC).对获得的OC和OLC进行形态学和骨吸收功能观察比较.结果 OC和OLC均为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巨细胞,与细胞共培养骨片上可形成骨吸收陷窝;与机械分离法比较,诱导法培养出的OLC数目较多,但骨吸收陷窝较小而浅.结论 直接分离培养法可获得骨吸收功能较活跃的OC,但数目较少,适合骨吸收功能分析、破骨迁移黏附、凋亡研究及单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诱导形成的OLC数量较多,但骨吸收功能较差,适合用于OC分化发育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6.
佛司可林类似物激动腺苷酸环化酶及抑制免高眼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滇产毛喉鞘蕊花植物中提取到3个佛司可林类似物,即异佛司可林、去酰基佛司可林、1-乙酰基佛司可林,体外测定它们激动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并观察去酰基佛司可林及1-乙酰基佛司可林对水负荷兔高眼压的影响。方法:体外测定激动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用蛋白质结合放免法、气动式眼压计察兔眼压。结果:异佛司可林体外激动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与佛司可林相当,去酰基佛司林林稍弱,1-乙酰基佛司可林无活性。1%去酰基佛司可林及1-乙酰基佛司可林滴眼液滴兔眼,能抑制水负荷造成的兔高眼压,抑制率最高分别达6.0%及10.9%,作用持续至少3h。结论:研究表明异佛司可林及去酰基佛司可林具有体外激动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作用,而去酰基佛司可林及1-乙酰基佛司可林具有抑制水负荷兔高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报告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肺癌110例,与非癌性肺部疾病100例,分别用于电子计算机计量鉴别诊断的回顾性验证。根据最大似然法一数学概率的模型,将210例的临床与X线所见,结合一些高级胸内科医师的经验,经过电子计算机计算,最后得出38个项目计量鉴别诊断的指数表。应用TRS—80微型机与PC—1211袖珍型计算机编制出程序,按照计量诊断指数表,将110例肺癌与100例非癌性病例进行验证,其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9%与97%。  相似文献   
39.
SpiramineN—6的抗血小板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了spiramineN-6在体外和体内对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血小板5-HT释放反应的作用.结果:spiramineN-6在体外选择性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呈量效关系,其IC50=26μmol/L;2mg/kgspiramineN-6静注后明显抑制PAF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最大抑制率于给药后60,30min分别为(504±44)%和(773±33)%(与生理盐水组对照P<005);spiramineN-6呈浓度依赖性减少PAF和AA引起血小板5-HT的释放,其IC50分别为335umol/L和647μmol/L.结果表明spiramineN-6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剂.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以旋髂深动脉为标记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斜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斜疝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男33例,女7例,年龄65~9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T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解剖定位方法;V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以旋髂深动脉为标记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记录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中、术后6h VAS评分,麻醉满意度以及尿潴留、误入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V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T组[(6.1±1.8)min vs(12.1±2.0)min,P0.05];T组术中VAS评分明显高于V组[(4.5±1.1)分vs(2.1±0.9)分,P0.05]。术后6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组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T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尿潴留,T组有1例误入血管。结论超声引导下以旋髂深动脉为标记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能为老年斜疝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