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8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2 毫秒
41.
虽然放射对内耳的损伤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但在人类中由于尚缺乏足够的组织学证据 ,因而其作为鼻咽癌 ( NPC)放疗的并发症目前仍仅限于推测。本文报告一例放疗后出现混合性耳聋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女性 ,4 6岁 ,主诉右侧耳痛、耳鸣和味觉缺失 ,检查见右鼓膜下红色包块和右鼻后间隙肿物 ,但无颈淋巴结肿大 ,CT扫描示颅底和右中耳腔底破坏 ,通过活检确诊为 NPC,T3N0 M0 (何氏分期法 )。采用钴 60远距离外照射法 ,总剂量为 590 0 c Gy,180 c Gy/天 ,时间 6周 ,分2段给予。放疗后除左侧出现轻度浆液性中耳炎外情况良好。1987年 3月经…  相似文献   
42.
鼓膜成形术仅限于修补鼓膜穿孔 ,不涉及中耳探查或听骨链的评估 ,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供修补鼓膜穿孔使用的移植物。本文目的是评估人皮肤无细胞同种异体移植物 Allo Derm在鼓膜干性穿孔治疗中的作用。鼓膜中央性穿孔干耳 3个月以上、纯音测听示听骨链完整以及测压计和声导抗检查咽鼓管功能正常的30例 2 2~ 35岁的患者参与本研究。手术采用有 30°和70°偏转角、外径 4 mm的 Storz硬管内窥镜经外耳道在全麻下进行。首先彻底刮除鼓膜穿孔边缘的里层 ,将向内生长的上皮层分开后用杯状钳将其整圈地取下 ,再将预先制备好的 Allo Derm移植片修…  相似文献   
43.
气管皮肤瘘 (TCF)是儿童气管切开术后已知的后遗症之一 ,据报道 TCF的发病率以 3.3%~ 4 3%不等。持续的 TCF可引起如误吸及其继发的呼吸道感染、发声困难、无效咳嗽、皮炎、影响外观和社交、不能游泳等严重后果 ,因此 TCF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但有关最佳的外科手术方法目前仍有争议。该文旨在比较不同的修补和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回顾性地复习 1990年 1月~ 1997年 4月因 TCF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小于 18岁 )的病例资料 ,分析下列变量 :气管切开术的指征、年龄、插管和拔管的时间、内窥镜检查所见、修补时存在的有关疾患、修补方…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小儿行为测听技术在人工耳蜗调试中的应用特点.方法 人工耳蜗植入患儿206例,年龄1岁9个月至5岁10个月,全部使用澳大利亚Cochlear Nucleus24型人工耳蜗系统,术后一个月进行人工耳蜗编程调试.其中1岁9个月~2岁11个月小儿70例行视觉强化测听(visual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VRA),为VRA组,3岁2个月~5岁10个月小儿136例行游戏测听(play audiometry,PA),为PA组,分别进行1、6、11、17、22号等指定电极通道的阈值(threshold level,TL)测试.结果 145人(70%)一次性完成指定电极通道的测试,48人(23%)分二次、13人(7%)分三次完成指定电极通道的测试,VRA组与PA组之间完成测试情况存在差异(P<0.0125);两组中曾佩戴过助听器者大多数人第一次通过,未佩戴过助听器者大多数人第二次通过.不同频率通道完成测试所需要的次数比较,结果显示高频与低频、中频与低频之间有差异(均为P<0.0125),而高频与中频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小儿行为测听是人工耳蜗调试及效果验证的有效方法之一,大多数小儿可以一次性完成指定电极通道的测试,3岁以内的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测试次数,佩戴过助听器的患儿更易于配合测试.低频电极通道较高频电极通道更易通过测试,而中频电极通道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45.
严重面瘫晚期面神经减压(或移植)术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严重面瘫晚期手术后的效果。方法:对28例严重面神经麻痹患者实行面神经减压或移植术。结果:28例经随访0.5 ̄2年,完全恢复14例(50%),大部分及部分恢复12例(42例),未恢复2例(7.1%)。结论:严重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若能及早施行神经减压或移植术是可达到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46.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我们分析 6 3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 ,旨在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5 8例心力衰竭患者 ,男 2 3例 ,女 35例。年龄在 6 0~ 88岁 ,平均 (70 .74± 7.5 8)岁。按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 (NYHA)分级法分为A组 (Ⅰ~Ⅱ级 11例 ) ,B组 (Ⅲ级 14例 ) ,C组(Ⅳ级 33例 )。 3组以及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组。排除了原发性痛风 ,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采用日本 70 2 0型日立全自动生化仪速力法测定血清尿酸。2 结 果老年前期与老年期、老年期各组间比较 :心功能分级与…  相似文献   
47.
脑纹状体边缘区注射岗田酸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纹状体边缘区注射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ohatase ,PP1)抑制剂岗田酸(okadaic acid,OA)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SD成年大鼠,分为OA组(n=10)与盐水组(n=9),以Y迷宫训练作为强化学习的刺激,大鼠在Y迷宫训练第三次后立即进行双侧边缘区显微注射OA(0.5μl,40ng/μl)或等量生理盐水,并于一周后测试大鼠Y迷宫长期记忆。结果注药前OA组与盐水对照组动物第三次Y迷宫训练成绩分别为22.00±3.10和21.83±2.92无显著差异(P=0.923),但一周后OA注射组与盐水注射组动物的Y迷宫长期记忆测试成绩分别为24.71±2.21和20.00±3.46,OA注射组明显好于生理盐水注射组(P=0.013)。结论 训练后立即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OA可增强实验大鼠在电Y迷宫中的逃避性长期记忆,提示PP1参与了边缘区相关的长期记忆。PP1抑制剂OA可增强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相关的逃避性长期记忆。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脑纹状体边缘区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MK-801组和对照组,在电Y迷宫中进行逃避性学习记忆训练后,立即向双侧边缘区内分别注射MK-801(2μg/侧)或等量生理盐水,5d后再复查比较Y迷宫试验成绩. 结果 MK-801处理前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23.10±4.23和22.63±3.34,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处理后5d, 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18.30±3.92和23.00±3.12,MK-801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训练后立即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MK-801可损害实验大鼠在电Y迷宫中的逃避性长期记忆,提示边缘区的NMDA受体涉及这种行为模式的长期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纹状体边缘区多巴胺和酪氨酸免疫阳性物质的分布。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多巴胺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物质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分布。结果 多巴胺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纤维在边缘区中密集分布形成一条明显的带状 ,带的宽度和位置与边缘区一致。结论 证明了纹状体边缘区中存在密度较高的多巴胺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纤维 ,并讨论了这些免疫阳性纤维的来源以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为了比较纹状体边缘区 (Mr D)与海马在逃避性学习记忆方面的差别 ,藉以探讨 Mr D与海马两个不同脑区在大脑学习记忆功能上的区别和作用地位。应用 Y迷宫训练大鼠后 2 4h,化学损毁大鼠双侧 Mr D或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 (fornix/fimbria,FF ) ,手术 5 d后再观察大鼠在 Y迷宫中学习记忆的行为表现。结果表明 ,化学损毁 Mr D组大鼠在 Y迷宫中的记忆能力和对照组相比 ,明显降低 ,差别显著 (P<0 .0 1) ;而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说明大鼠在 Y迷宫中的逃避性学习记忆行为主要和 Mr D有关 ,和海马无明显关系。提示 Mr D和海马两个脑区在参与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方面 ,并非处于相同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