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总结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25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6年7月-2008年2月经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12-T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状,术后掌温升高(0.5-2)度;25例术后随访1-9个月,无一例复发,术后转移代偿性多汗2例。结论: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代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中的作用.方法:12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食管癌,将残胃或连同脾脏、胰尾移于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上吻合8例,弓下吻合4例;手工吻合2例,器械吻合10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和手术早期死亡.结论:采用将残胃或连同脾脏和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可增加残胃上移高度,保证食管残胃的无张力吻合.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体温体外循环(CPB)下温血停搏液持续灌注和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同种健康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I组冷晶体间断灌注组,Ⅱ组温血停搏液持续灌注组,Ⅲ组不停跳组。分别在PCB的不同时刻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及静脉血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II)的含量,并切取心肌组织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I组CPB期间MDA,PRA,AⅡ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灌注后升高更明显:Ⅲ组,Ⅲ组虽也有所升高,但较I组低。超微结构的改变及I组改变明显,而Ⅱ组,Ⅲ组则基本不变。结论:温血停搏液持续灌注和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可有效避免心肌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人先天性气管-食管瘘临床少见.2003~2008年,我们共收治该病3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二尖瓣置换加右股动脉取栓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右下肢坏疽,予行截肢,后肾功能恢复治愈;其余患者疗效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合理矫正病变及良好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6例妊娠合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接受治疗,年龄24~37岁,平均31岁.妊娠12~38周,平均24.5周.4例马方综合征,2例妊娠期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理分型A3S1例,A2C2例,A3C3例.5例手术治疗,1例药物保守治疗.手术在低温体外循环或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其中Bentall手术1例,Bentall加孙氏手术2例,升主动脉替换加孙氏手术2例,术后母亲和活体胎儿均接受随访.结果 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治疗9天后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母体及胎儿死亡.5例接受外科手术患者母体均生存,胎儿成活3例,死亡2例.体外循环75~210min,平均167min;主动脉阻断83~145min,平均98min;停循环19~27min,平均23.5min.随访1.0~3.5年,平均2.2年,5例均生存.CT示手术部位形态、结构、血流无异常,支架远端的自体血管无扩张;3例婴儿生长发育好,智力正常.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风险高、夹层破裂可导致母体及胎儿死亡的不良后果.术前应在多学科会诊下综合考虑主动脉病理改变、妊娠周龄来决定灌注部位、体外循环方法,选择恰当的胎儿处理方式及手术方式,从而最有效的保证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了29例位于或侵及肺上叶支气管开口的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病例,施行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手术切除肺癌,包括楔形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术5例,袖状成形肺上叶切除24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楔形成形术后发生吻合处肉芽增生1例。结论 袖状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是治疗位于或侵及肺上叶支气管开口的肺上叶中央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理想术式,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可以安全地用于支气管成形手术。  相似文献   
18.
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浅低温心脏跳动中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4例,换瓣时采用连续缝合;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2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术后6个月复查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有利于心肌保护,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效果显。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显示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在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肺移植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累积保护效应。 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后4组建立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在造模前或/和造模后反复3次阻断开放左侧肺门。 结果与结论:与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后处理组相比,联合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的干质量比、丙二醛和髓过氧化物酶降低(P < 0.05),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 < 0.05),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后处理组大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接近(P > 0.05),且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基本相似。而且缺血预处理与联合处理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呈正相关。提示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对于减轻中性粒细胞的侵润和激活及氧化反应对于肺组织的损伤有明显的累积保护效应,从而可以更好的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表达甚至突变与机体多种常见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化学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成为常规的治疗方法,如今急需要另外的方法突破化疗的瓶颈。因此以VEGF和EGFIK为靶点.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技术方法在基因及细胞分子水平对其表达、活性及其效应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抑制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是近年来抗肿瘤治疗新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本文就抗VEGF及抗EGFFK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