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沙棘籽油对酒精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有效剂量。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180—220g)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酒精模型对照组和三个沙棘籽油实验组(0.167、0.333和0.5g/kgbw)。沙棘籽油以食用花生油稀释至所需浓度,灌胃给予动物(2ml/kgbw),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溶剂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花生油灌胃。于实验第45d,模型组及受试样品组一次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临用前以蒸馏水配置),禁食16h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转氨酶、肝脏脂质及过氧化指标,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酒精模型对照组相比,沙棘籽油各剂量组大鼠肝脏TG水平明显降低,而0.167和0.333g/kgbw剂量组肝脏GSH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沙棘籽油0.333g/kgbw、0.5g/kgbw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均明显减轻(P〈0.05)。结论:沙棘籽油对酒精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本实验中得出的有效剂量为0.333g/kgbw。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高压氧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资料.结果 39例术后高压氧治疗,血肿4周内消失.36例未行高压氧治疗,34例血肿约6周内消失,2例复发.结论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高压氧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3.
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解疼痛是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的首要问题,近年有学者对开髓后敞开引流较长时间的必要性提出异议,并提出开髓后即刻封药的方法[1,2],本文就两种应急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军人失眠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与人格特征和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某三级甲等部队医院心理科收治的48例失眠症官兵(研究组)和随机抽取某部5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①军人失眠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P<0.05或0.01),最常用采用的6种心理防御因子是:抱怨、回避、退缩、躯体化、幻想、消耗倾向;②军人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多为内向、神经质个性,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或0.01).③研究组所遭遇生活事件总数、负性生活事件及正性生活事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以负性生活事件为主;防御机制同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军人失眠症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在应对应激事件时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艾司唑仑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8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艾司唑仑片1-2mg,1/晚;心理疏导:1-2次/周,放松训练,4次/天,每次10-20分钟。研究组: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及临床疗效评定,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0348例患者同治疗前相比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有所提高,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P〈0.05);②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③研究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x^2=8.75,P=0.03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19,P=0.027)。结论:高压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能够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军人失眠症患者心身健康状况与职业压力的相关性,为军队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48例失眠症官兵设为研究组,将某部50名官兵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官兵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军人职业压力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中国心身健康量表总分、心血管系统、焦虑因子分和军人职业压力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中国心身健康量表总分与军人职业压力量表总分、人际关系、军旅特殊生活、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婚姻家庭、个人发展和角色模糊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过高的职业压力是影响军人睡眠和心身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部队应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各种治疗措施及预后,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合理治疗选择。方法 6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手术治疗43例,保守治疗20例。患者有放射治疗史4例,后因合并症而手术切除。手术前曾行介入栓塞治疗者2例。结果手术治疗的43例中,经过造影检查证实全切除30例,不全切除13例,死亡5例,重残生存2例,轻度残疾或完全康复36例;保守治疗的20例中(12例为IV级病例),死亡5例,重残生存3例,轻度残疾或完全康复12例,随访提示再次出血3例,继发脑积水1例。结论手术全切除是颅内动静脉畸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无法手术的病例,建议患者行放射治疗或保守治疗和随访;介入栓塞治疗可作为巨大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前的辅助处理;对于放射治疗后出血或放射性脑病的病例,建议患者积极手术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集训新兵应激性失眠的认知心理特点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某部集训1个月的新兵486名,采用福特应激失眠反应量表(FIRST-C)、睡眠的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和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进行调查,应用FIRST将被调查新兵划分为应激性失眠高风险组(n=145)和低风险组(n=341)。结果 (1)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城镇和独生子女新兵比例偏高[(52.6%vs 41.6%)/(69.2%vs 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集训新兵高风险组DBAS总分(68.23±16.58 vs 63.57±15.39)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5或0.01);高风险组心理弹性总分(62.43±14.38 vs 70.64±16.71)及坚韧性、力量、乐观性因子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5或0.01)。(3)FIRST-C总分与独生子女(是)、DBAS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而同CD-RISC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不良的睡眠认知能够增加应激性失眠的风险,而高心理弹性有助于降低应激性失眠的发生率,加强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有助于减少应激性失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