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对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30例稳定性、依从性好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均为标准碳酸氢盐无糖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透析4h。前3个月为对照组,予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与护理;后3个月为实验组,提高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调整早餐和透析中饮食结构。所有患者均在透析0、1、2、3、4h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在透析第1h、2h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第3h、4h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透析276例次,发生低血糖8例次,比例 2.8% ;对照组透析281例次,发生低血糖27例次,比例9.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能提高非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依从性,在透析过程中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2.
梁丽英 《吉林医学》2015,(2):261-262
目的:探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分析尿路结石成分的优点,并了解尿路结石成分构成情况,制定预防措施,为临床上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帮助。方法:收集680例尿路结石标本,使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结石分为单一成分主要组成为草酸钙,和混合性组成两种,组成主要以草酸钙加磷酸钙、草酸钙加尿酸为多见。结论: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析结石的化学成分,充分了解结石的结构组成对治疗和预防结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滋阴补肾代表方六味地黄颗粒协同辅舒酮吸入对大鼠哮喘模型过敏性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动物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卵蛋白(OVA)辅以氢氧化铝为佐剂注射致敏,2周后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哮喘,建立哮喘模型。从实验第8天开始,给药组辅舒酮喷雾给药,六味地黄颗粒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正常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进行注射和吸入。结果:六味地黄颗粒加不同剂量辅舒酮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六味地黄颗粒协同辅舒酮吸入具有减轻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我们通常所使用的电动吸引器都是脚踩开关或手动开关,均设有自动停开功能。需要时工作人员得随时去操作,对于需定时抽吸分泌物的患者就很不方便。如肠瘘患者瘘口分泌物溢出常随肠蠕动出现,处理不及时既污染伤口敷料,又刺激皮肤,病室内空气异臭味非常浓,且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破溃,影响伤口愈合,为减少患者痛苦,减少繁琐的操作,我们在原电动吸引器上装制了一个简单的电子式时间控制器,自动控制电动吸引器的启动和停止时间。1工作原理电动吸引器是利用空气泵产生0~0.01MPa的负压,吸引人体排出物,它由引流管、引流物瓶、气管、…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参与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介导的外周循环免疫复合物清除途径的几个重要成分在冠心病患者中是否存在异常改变。方法以拟诊冠心病入院中老年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对受试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分为:无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10例)、心绞痛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7例)。整理受试对象的一般资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红细胞CR1与免疫复合物结合能力、红细胞CR1表达量,检测血脂、补体C3、C4等,并评价受试对象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 (1)各组受试对象均存在一种或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2)各组受试对象在外周血红细胞CR1表达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荧光道数:对照组10.00±2.81,心绞痛组9.94±1.75,急性心肌梗死组10.60±2.66,均为P>0.05);(3)冠心病各组外周血红细胞CR1与免疫复合物结合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荧光道数:心绞痛组66.45±39.26和急性心肌梗死组62.5±43.52比对照组101.17±45.93,均为P<0.05);(4)各组受试对象在补体C3、C4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3:对照组0.99±0.21 g/L,心绞痛组1.14±0.32 g/L,急性心肌梗死组1.12±0.27 g/L,均为P>0.05;C4:对照组0.271±0.061 g/L,心绞痛组0.271±0.061 g/L,急性心肌梗死组0.271±0.061 g/L,均为P>0.05)。结论外周血红细胞CR1介导的IC清除能力降低与冠心病发病可能有关;冠心病外周血红细胞CR1介导的IC清除能力降低与血浆中C3、C4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强化提肛肌训练对促进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失禁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1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实验组入院当天开始给予严格的提肛肌训练,并持续到术后尿失禁缓解为止;对照组术后拔除尿管后才给予提肛肌训练,持续到尿失禁缓解为止.比较两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尿失禁严重程度,尿控恢复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为32.6%,低于对照组91%,P<0.001;但两组尿失禁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尿失禁中位恢复时间(<1周)显著短于对照组(2周),P< 0.001.结论 术前强化提肛肌训练对降低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术后尿失禁恢复时间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哮喘分期序贯治疗对大鼠哮喘模型气道重构及过敏性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哮喘组、序贯治疗1组、序贯治疗2组、序贯治疗3组、布地奈德组、孟鲁司特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卵蛋白(OVA)辅以氢氧化铝为佐剂于第1、8、15天注射致敏,22d后隔天雾化吸入OVA8周激发哮喘,建立哮喘模型。从实验第8天开始,给药组序贯治疗1组急性期麻杏二陈汤灌胃;序贯治疗2组急性期麻杏二陈汤灌胃,缓解期胃饲金水六君煎加减;序贯治疗3组急性期麻杏二陈汤灌胃,缓解期胃饲金水六君煎加减方,稳定期胃饲六味地黄颗粒;布地奈德组大鼠激发后雾吸沙丁胺醇,缓解期和稳定期雾吸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组激发后雾吸沙丁胺醇,缓解期和稳定期胃饲孟鲁司特钠;哮喘模型组以生理盐水胃饲代替,干预7周后观察实验大鼠全血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支气管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内管壁的厚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①大鼠肺支气管病理学观察表明哮喘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内管壁厚度[(27.87±0.81)、(9.11±0.58)、(39.00±3.68)μm]均较正常组[(10.76±0.67)、(3.37±0.42)、(20.40±2.85)μm]明显增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11.50±3.81)mg/g]较正常组[(5.71±0.80)mg/g]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表明哮喘时存在气道重构。②序贯治疗1、2、3组、布地奈德组及孟鲁司特钠组对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内管壁厚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全血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比哮喘模型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分期序贯治疗具有减轻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和延缓气道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 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近年来发现,FAS与减肥、抗癌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开发FAS的抑制剂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开拓新的途径。本文根据最近国内外研发动态,分别从该酶的减肥、抗癌机制、抑制剂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酶及抑制剂的研究前景及发展趋势予以预估,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种类和程度.方法 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506例,统计合并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冠心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的差异.结果 ①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尤以高脂血症(42.9%)和腹型肥胖 (65.6%)明显,且普遍存在多重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为19.0%、27.1%、32.0%.危险度分层高危和很高危达78.9%.②老年高血压患者,男女比较,合并危险因素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除吸烟外无显著性差异.③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的比例及危险度分层与2、3级高血压接近.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存在多重危险因素和较高比例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高脂血症、腹型肥胖尤其突出.1级高血压在本组患者中占大多数,其危险度与2、3级高血压相似,均是社区防治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醒脑通脉颗粒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缺血区的TNF-a、IL-1β、IL-6和IL-8的含量,评价醒脑通脉颗粒及尼莫地平的干预作用.结果 醒脑通脉颗粒小剂量(250mg/kg)、大剂量(1000mg/kg)组均能降低脑组织中TNF-a及IL-1β、IL-6和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P<0.05,P<0.01),较尼莫地平为优.结论 醒脑通脉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以大剂量组为优),其作用机制与降低TNF-a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