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不同骨折部位的水平回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于该院骨折患者共655例,分为骨折观察组和健康体检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比较χ2=0.10,年龄比较t=0.370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据不同骨折部位分为关节骨病科、脊椎科、康复科、上肢科、下肢科。对骨折术后患者的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同时比较骨折观察组中不同骨折部位的检测结果。早晨空腹抽血,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25-羟基维生素D(Vitamin D-total)等各项水平。选取健康体检人群38例作对比。结果 655例不同部位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统计显示,骨折观察组与健康体检组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观察组与健康体检组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骨折部位患者间骨代谢生化指标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检测结果均数不同或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代谢生化指标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取均数做两两比较后,结果分别为:下肢科与脊椎科的Osteocalcin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椎科与上肢科的TP1NP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骨病科与康复科,脊椎科与康复科,康复科与上肢科、下肢科的β-Crosslaps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转换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产物,可在骨折后早期发生变化。检测骨折患者的骨代谢生化指标,根据骨代谢实际变化情况,对不同部位骨折患者术后纠正骨代谢指标,采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进行治疗,提高骨峰值,以有效改善和防治骨折后期骨质疏松,且可辅助预测骨折风险,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22.
刘青  林玉芬 《中医药研究》2012,(11):1389-139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冠心病患者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在住院的心脏病患者中冠心病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以我国上海两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资料为例,20世纪50年代为6.87%,60年代为15.71%,70年代为26.03%,80年代为26.8%,90年代为39.18%,而冠心病患者在出现躯体疾病的同时,常常产生情感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故在临床治疗上,不但要重视冠心病的治疗,而且要重视抑郁、焦虑的治疗,只有二者同治,才能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2010年2011年使用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12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冠心病患者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在住院的心脏病患者中冠心病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以我国上海两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资料为例,20世纪50年代为6.87%,60年代为15.71%,70年代为26.03%,80年代  相似文献   
24.
随着婴幼儿体检工作的重视及有关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知识的宣教,对于DDH患儿的早期诊断机会越来越大,因此,非手术闭合复位在治疗DDH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  相似文献   
25.
26.
整脊推拿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为主、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整脊推拿为主、配合牵引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牵引治疗.运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并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上升(15.80±2.70)分,对照组平均上升(13.25±3.39)分.按分级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6.7%(P<0.05).结论:整脊推拿为主、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起效快,疗程短,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立体定位斜扳法结合侧隐窝注射及微波治疗"的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侧隐窝注射及微波治疗,疗程2周。实验组采取侧隐窝注射、微波及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疗程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功能量表(JOA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及功能受限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8.
林玉芬教授认为,股骨头坏死以阳虚为本,湿浊、瘀血凝滞为标,虚实夹杂。临证运用温通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骨折愈合的影响,评价治疗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干预、上市后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患者,均接受鲑鱼降钙素注射或鼻喷剂治疗并且观察随访12周。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SF-36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后急性疼痛缓解的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分析手术后12周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全国21个研究中心、共计327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完成试验患者317例,占总人数的96.9%,其中男性92例,女性235例,年龄53~96岁。给药前基线VAS均值为(83.6±17.3)分,给药后第1周VAS均值下降至(55.6±23.1)分,第4周下降至(19.1±19.9)分。生活质量评分:基线总分均值为(79.3±29.0)分,给药后第2周为(92.0±16.6)分,给药后第4周为(106.9±17.0)分,与基线相比升高27.7分(P0.001);给药后第12周为(126.8±16.7)分,与基线相比升高47.8分(P0.001)。手术后12周患者骨折愈合率为89.9%。2例患者(0.6%)发生与鲑鱼降钙素有关的轻度不良事件。结论鲑鱼降钙素可有效控制骨折部位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见对骨折愈合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训练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份在我们病区住院,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20例(Morse跌倒评估为高危风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遵医嘱指导病人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实施常规预防跌倒的干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训练。实施1年后,考察两组病人的疼痛评估、步态分析结果、下肢肌力测定、跌倒发生率等指标的治疗前后差异和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各项考察指标均有改善;其中,对照组治疗前后改善轻微,实验组治疗前后改善显著,明显优于前者;且实验组的再次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程度两项指标下降明显。结论核心稳定训练能有效缓解OP患者腰部疼痛,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因此该训练是一项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有望成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路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