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郑祝红  林海英 《河北医药》2004,26(11):905-907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肾间质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病理学特点。在ESRD发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被认为是具有致纤维化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是TGF-β的下游介质,可调节成  相似文献   
42.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保护肾功能的机理。用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缬沙坦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第4.6周末测定大鼠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肌酐、尿肌酐、肾重/体重、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平均肾小球面积和平均肾小球体积。用逆转录-PCR(RT-PCR)法对肾皮质GLUT1及TGFβ1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在第4周及第6周末,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无差异,治疗组肌酐清除率、肾重/体重、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小球平均面积和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GLUT1及TGF1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治疗组二者表达均有所下降。缬沙坦能够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皮质GLUT1及TGFβ1mRNA表达,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不同类型脑震荡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初步探讨脑震荡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36只,复制不同损伤程度的脑震荡模型,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标记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细胞,光镜下计数,并捡测反映ChAT活性的荧度值。结果 单纯型、复杂型脑震荡与对照组相比,复杂型脑震荡组与单纯性脑震荡组相比,大鼠基底前脑内侧隔核、斜角带核垂直支ChAT阳性表达细胞数减少,ChAT活性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不同类型的脑震荡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化程度不同,这种变化可能是脑震荡后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表面黏附素A(PsaA)和表面蛋白A(PspA)的免疫原性.方法 电泳分析Sp6B亚型菌株的两种外膜蛋白基因及所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可变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两种重组外膜蛋白对5种亚型菌株相应蛋白抗血清的交叉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两种外膜蛋白的抗体类型和抗体水平以及抗血清对5种亚型菌株的亲和性,以小鼠保护实验比较两种蛋白对5种亚型菌株的交叉保护作用.结果 两种蛋白产生的抗体亚型水平相当;PspA蛋白与其他亚型蛋白的交叉反应广泛性不如PsaA蛋白,只限于同一支系的蛋白之间;PspA抗体与病原菌具有可接近性,并具备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一种更有效的抗原成分.结论 PspA对同家族同支系菌株攻击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一种更有效的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肾炎四味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1)、胶原Ⅲ(Col Ⅲ)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肾炎四味片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和肾炎四味片治疗组(D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各组大鼠.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胶原Ⅲ(Col Ⅲ)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和B组各指标组内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变化,C组和D组间质纤维化程度进行性加重,显著重于同期A组,D组间质纤维化程度较C组明显减轻(P<0.05).免疫组化,C组NF-κB、MCP-1和Col Ⅲ在肾间质表达明显增强,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各因子的表达下调,与相应时间点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炎四味片可降低NF-κB、MCP-1、ColⅢ的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ocombinant 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rhALR)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rhALR组,以rhALR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进行治疗,比较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肾脏病理改变各项指标。结果5/6肾切除后,大鼠血中Scr及BUN升高,病理学检查见肾间质纤维化,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给予rhALR能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血中Scr及BUN水平,减少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结论rhALR可有效降低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的Scr及BUN水平,改善肾脏病理改变,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保护残肾功能。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肾安胶囊对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术后3天再将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肾安胶囊组和Nx组。8周后测尿蛋白和血肌酐;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肌成纤维细胞标志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果Nx组大鼠肾脏出现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和Sham组相比α-SMA表达明显升高;肾安胶囊组肾脏纤维化明显减轻(P<0.05),α-SMA表达比Nx组明显下降。结论肾安胶囊可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浸润,减轻肾脏纤维化从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49.
结节病并发肾脏损害并不罕见,但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正确诊断及治疗该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本文就结节病性肾损害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乙酰胆硷、组织胺对气管平滑肌张力的作用及理化因素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用自制的多个“Z”形相连的豚鼠离体气管条,以换能器和二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肌张力。结果:乙酰胆碱和组织胶共同作用所致平滑肌张力升高幅度大于乙酰胆碱和组织胺单独作用,小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缺氧和低温可影响其张力产生的速度和幅度,不影响异丙基肾上腺素的解痉作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不影响上述药物所致肌张力。结论:乙酰胆碱和组织胺对增加平滑肌张力有协同作用;其作用受缺氧和低温的影响,不受CO2浓度升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