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谈谈早期复极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洁  杨希立  许兆延 《新医学》2007,38(2):77-78,102
1 引 言 早期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首先由SOPIPLEYGN和HOIIRAM于1936年报告,此后由MEYERS和GOLDMAN命名为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ERS是一种以ST-T段改变为主要表现的心电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由于其心电图的特殊性,常易误诊为其它疾病,故有必要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临床特点、诊治进展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回顾,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与冠心病(CA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并发CAD分为糖尿病并CAD组(A组,32例)和糖尿病不并CAD组(B组,117例);再按微量白蛋白尿组含量分为微量白蛋白组(C组,68例)和非白蛋白组(D组,91例),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CAD的发生率。结果:2型糖尿病并CAD组微量白蛋白尿含量明显高于不并CAD组[(59±19)mg/L和(24±11)mg/L,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并发CA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白蛋白组(43.8%和17.4%,P<0.01)。结论: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CAD发病率的有意义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周自强等[1]对我国AF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人口总患病率为0.77%,标准化后患病率为0.61%。AF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增加。AF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它可使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6-3.5倍[2],使病死率增加50%-90%[3]。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与开口于心房的大静脉肌袖有快速发放电冲动和心房内引起多发子波折返等有关;而AF的维持则与心房的电生理、组织结构及离子通道重构有关。近年来,炎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业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有关炎症在房颤…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236例心电图有ST-T改变且伴有胸闷、胸痛的中老年人行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是否存在ST-T动态改变分为A组(ST-T有动态改变)与B组(ST-T无动态改变),并对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70.4%,B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38.3%,A组阳性率高于B组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伴有胸闷、胸痛的中老年人心电图有动态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率逐年增高。1972~1980年国外统计发病率为0.9%;目前国内一组报告青年人AMI占全部年龄组的34%[2].青年女性患病率亦逐渐增多,由于青年入AMI症状不典型,起病急骤,病发前多缺乏心绞痛病史,故容易误、漏疹,Framigam研究表明只有42%男性和21%女性在AMI症状出现后能及早确诊。虽然病死率较老年人低,预后亦较好,但MI后每年病死率平均为5%,5年内再发MI率男性13%[1],并引起一定程度劳动力丧失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一定负担,如何防治青年人AMI,日渐受到重视。临床资料一、一般…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12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78例患者 ,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 (5 0例 )和未再通组 (2 8例 ) ,测定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 (QTd)、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 ,并观察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前两组Q T离散度无差异 ,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再通组 (P <0 0 5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再通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可缩短QTd、QTcd ,改善心肌电稳定性 ,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不同的冠脉病变支数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冠心病(CHD)患者对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方法 观察经冠脉造影证实的 4 3例单支病变、5 0例双支病变、39例三支病变的CHD患者及 4 1名健康人 2 4h白天及夜间段心率变异长程时域。结果 CHD患者HRV中的指标SDNN、SDANN、SDNNIDX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不同病变支数患者之间的HRV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HD患者的HRV降低 ;HRV的改变和CHD患者冠脉的病变支数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ylori,下称Hp)IgG抗体及其抗体组分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2 0 0 1- 0 3~ 2 0 0 3- 0 9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了 2 0 9例冠心病患者和 191名健康者的Hp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及其抗体组分。结果 冠心病患者Hp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 0 0 4 2 )。用免疫印迹法对Hp抗体组分分析显示 :Hp抗体具有抗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蛋白A(VacA)、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等不同的抗体组分 ,仅抗体组分UreB6 6的阳性率在冠心病组 (46 % )与正常对照组(28% )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 0 0 0 1)。非条件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与UreB6 6、总胆固醇 (TCH)及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显著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显著负相关 (P <0 . 0 5 )。结论 冠心病发病与Hp感染有关 ,与抗体组分UreB6 6密切相关 ,而含有CagA或VacA抗原成分、在消化系统具有强致病作用的Hp强毒力菌株并无较强的致冠心病作用 ,Hp感染引起冠心病的发病可能通过免疫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9.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43岁 ,因发作性心悸、晕厥 1h于 2 0 0 3年 4月 5日凌晨 4时入院。患者入院前 1h与朋友聊天时突发心悸 ,继而晕厥 ,持续约 15秒钟后自然清醒 ,不伴呕吐、口吐白沫飞抽搐及偏瘫等症状 ,清醒后自感无任何不适。入院时体查 :血压 12 5/ 70mmHg (1mmHgTM0 13 3kPa) ,心率 86次 /min ,心界不大 ,心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肺呼吸音清 ,腹平软 ,肝脾不肿大。入院后查心电图 :窦性心律 ,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V1~ 3 导联ST段抬高 ,其中 ,V1、V2 呈下斜型抬高 ,V3 呈鞍型抬高 ,QT间期 0 3 2S。入院后第 2d复查心…  相似文献   
30.
临床资料 例 1患者男性 ,6 3岁 ,反复进行性劳力性气促 10年 ,发现心房颤动 (房颤 ) 1年以上 ,强心利尿治疗 10年心力衰竭未控制。心电图示房颤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QRS波时限 0 14s。心脏X线示心影普遍增大 ,心胸比率 0 5 5。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 39 9mm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5 7 0mm ,二尖瓣返流 (MR)程度中度。临床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 ,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 )。例 2 患者男性 ,71岁 ,反复进行性劳力性气促 3年 ,发现房颤 1年以上 ,强心利尿治疗 1年心力衰竭未控制。心电图示房颤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Q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