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8篇
  3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察丹芍化纤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和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治疗组)。模型组乖治疗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5mg/kg诱导肺纤维化,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次日起治疗组大鼠给予丹芍化纤混悬液0.8g/(kg·d)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第28d处死各组大鼠,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肺系数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肺纤组大鼠肺系数、肺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肺泡炎症、肺纤维化程度明显;MDA含量明显升高,而SOD酶活性明显降低。②与模型组比较,丹芍化纤胶囊预防性治疗组大鼠肺系数、肺组织Hyp含量明显降低;肺泡炎症、肺纤维化程度均有所改善;MDA含量明显降低,但仍较正常组高;SOD酶活性明显回升,但未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丹芍化纤具有较好的抗大鼠肺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肺纤维化的发展,对肺纤维化有预防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2.
建立对蒙药复方协日嘎四味的相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剂型改进等科学研究并进行文献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该蒙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表面肌电联合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的作用.方法 16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16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项研究,采用表面肌电测试训练系统联合等速测试训练仪,进行踝关节等速被动运动时腓肠肌表面肌电的动态测试.惠者痉挛下肢改良Ashworth评分≧1+级,设定踝关节被动运动时测试角速度分别为10°/s、30°/s,每一角速度下重复关节屈伸动作5次,组间休息1 min.分别测定两组踝关节被动活动过程中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IMS)、峰阻矩(PT)和峰阻矩/体重比(PT/BW),并进行重复测试,二次测试间休息3min.结果 前后两次测试数据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速度为分别10°/s、30°/s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MS、PT,、PT/BW指标,除30°/s时的RMS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10°/s、30°/s两种角速度下观察组间及对照组间比较,除对照组组间PT.、PT/B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数据各组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表面肌电、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有良好的信度,稳定性较好,可联合应用作为评定肌痉挛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94.
单纯性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单纯性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的病理特点,探讨其病变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2002年12月至2008年4月共1 339例行肾活检者,筛查其中Bowman囊弥漫性增厚分层,而肾间质及肾小球病变轻微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肾脏病理表现符合诊断标准,其中4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29岁,临床表现轻或无症状.肾脏病理表现基本相同,光镜下表现为弥漫性的Bowman囊增厚、分层,病变处内侧的壁层上皮细胞增生,Bowman囊周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肾小动脉壁增厚,玻璃样变性及空泡变性,肾间质及肾小球病变轻微.免疫荧光检测未见免疫复合物在Bowman囊处沉积.电镜下可见Bowman囊增厚分层,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未见电子致密物在Bowman囊处沉积.结论 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分层并非只发生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亦可能单独出现;单纯性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分层可能与肾小动脉病变导致肾小球内缺血有关;Bowman囊内侧的壁层上皮细胞病变可能参与了Bowman囊的增厚分层过程;Bowman囊增厚分层及其囊周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能启动肾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95.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中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其高患病率、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逐渐深入,中医治疗逐渐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6.
杨婷  王玉贵  邓琼  杨丹 《中国病案》2010,11(11):33-34
目的应用GM(1,1)模型预测住院人次。方法建立GM(1,1)模型对某三级医院2010年住院人次进行定量预测。结果 GM(1,1)模型预测住院人数效果非常理想,残差ε-=3.4548%、后验差比c=0.1130、P=1、r=0.9785,模型测定为Ⅰ级,外推可信。预测医院2010年住院人次为6.7342万人次。结论运用GM(1,1)模型可为医院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杨婷  王玉贵  朱洁 《中国病案》2010,11(3):59-60
目的评估分析科技进步对医院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法应用柯布-道格拉斯和索洛函数模型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2008年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的科技进步速度为8%~9%,科技贡献率为53%~57%。结论科技进步对医院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8.
杨婷 《北方药学》2012,(10):97-97
针对医生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出现的药品说明书以外的用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降低医生用药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99.
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昭通市实施3年,促进了多部门合作机制、干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在计划指标的完成、高危人群行为干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安全套的使用、人员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0.
外科临床上多种刺激因素均可激发应激反应,如血压变化、血流量改变、疼痛、焦虑、感染和损伤等,这些刺激信号抵达下丘脑后促进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皮质的合成功能,进而激发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代谢反应。1942年David Cuthbertson首次描述了应激状态下的代谢改变,并用消落(ebb)和起涨(flow)来表示创伤后的代谢抑制与亢进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