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31.
摘要 目的:研究爱丁堡观察性步态评估量表(Edinburgh visual gait score, EVGS)的信度,并与三维步态分析进行比较,评价其有效性;同时分析EVGS各项内部以及与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的相关性,为EVGS在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从2019年至2021年所有在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三维步态分析实验室进行三维步态分析的727例痉挛型CP儿童中随机抽取20例CP,分别由4名不同经验背景的评估者采用EVGS对20例CP的步行视频进行评估,并在间隔1个月后再次评估同一视频。采用同类相关系数分析(intragroup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检验4名评估者的间信度,以及同一评估者的重测信度;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EVGS总分及各项与三维步态分析数据和GMFCS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评估者间第一次评估ICC值为0.947(P<0.001),第二次评估ICC值为0.952(P<0.001),两次评定结果均显示不同评估者对同一组视频采用EVGS的一致性结果较好。各评估者前后两次重测结果显示ICC系数均≥0.75(P<0.0010),表明间隔1个月,同一评估者前后两次评估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EVGS与三维步态分析结果为中等相关,在校学生评估的总分与校标相关性最大。EVGS与GMFCS等级具有相关性。EVGS各项内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足、骨盆及躯干控制的评估分项对EVGS评估整体步态的结果具有影响。 结论:EVGS量表的评估者间信度以及同一评估者重测信度均具有较高可信性,未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背景下的评估者使用EVGS同样可以达到较高信效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VGS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仍存在不足,EVGS评估结果与CP儿童运动功能障碍水平具有相关性,在设备有限情况下,EVGS可以作为步态分析的替补工具,是目前较为可靠的观察性步态评估量表之一。  相似文献   
332.
生命守护者     
<正>我是一名护理人员,已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这些年发生了很多让我记忆深刻的事。记得科室刚成立不久,一位90多岁的肠癌晚期术后患者陈老几经周转被收治到我们科的病房。因缺乏专业的居家照护,他的腹部覆盖着厚大的纱布,墨绿色的排泄物透过纱布、顺着缝隙淌到床上。当我打开纱布的瞬间,浓烈的腥臭味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333.
报告1例普通蓝痣伴卫星灶。患者女,26岁。右臀部蓝黑色结节20年,斑疹2周。皮肤科检查:右臀部见一直径约18 mm蓝黑色结节,边界清楚,边缘见一直径约3 mm蓝黑色斑疹。取结节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增生;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可见大量树枝样、长梭形黑素细胞弥漫分布,并见致密色素颗粒及噬黑素细胞,局灶胶原纤维增生。斑疹处组织病理:真皮中层可见局灶性树枝样、长梭形黑素细胞,并见致密色素颗粒及噬黑素细胞。诊断:普通蓝痣伴卫星灶。  相似文献   
334.
335.
邢琪佳  沈炼伟  谢玉磊  饶娜  蒋虹霖  姚婷  郑川  冯林 《西部医学》2023,35(6):869-874+880
基于脑卒中恢复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构建适用于我国的脑卒中压力性损伤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8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训练集用于模型构建,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压力性损伤组和非压力性损伤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实验室指标和Braden量表评定结果,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制作压力性损伤发生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训练集进行内部验证评价模型拟合度,采用C指数验证及校准曲线初步评价模型区分度及校准度;并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的锦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4例作为验证集用于模型外部验证,采用C指数、校准曲线、决策分析曲线进一步评价列线图模型表现。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压力性损伤组和非压力性损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ADL评分、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冠心病史、意识障碍、感染及是否使用改善循环药物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白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ADL评分和Braden评分等4个变量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内部验证曲线下面积0.833,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由验证集对压力性损伤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外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决策分析曲线表明在0~0.6区间内表现良好。结论 本研究制定的压力性损伤发生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根据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血清白细胞计数、ADL评分和Braden评分等因素评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概率,具有较好的检验效能,有利于临床上脑卒中恢复期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336.
<正>患者女,34岁。头皮斑块20年,糜烂及渗液4年,于2020年12月3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蚕豆大淡黄色斑疹,边界清楚,质地稍硬,无痒痛不适,患者未予诊治。此后皮损逐渐增大,4年前原有皮损上出现绿豆大糜烂面,局部淡黄色渗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及蚊虫叮咬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37.
目的 了解浙江省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为制定精准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浙江省2017—2021年20~49岁年龄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发病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浙江省累计报告20~49岁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85 74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2.50/10万,2019年报告发病率最高(134.71/10万)。20~3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占74.34%。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商业服务和工人为主,占83.10%。全省11个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杭州市报告病例数最多,占39.33%。结论 浙江省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疫情形势严峻,应尽快出台有效措施,建立疾控与妇女保健机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健康促进、主动筛查和病例管理,控制疫情流行,保护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338.
<正>患者男,76岁。因龟头黄红色斑块9年,全身反复红斑、丘疹、糜烂伴瘙痒10年,水疱3个月,于2020年4月2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龟头出现黄红色斑块,呈甲盖大,表面稍粗糙,伴轻微瘙痒,皮损逐渐增多融合成疣状增生样斑块,曾自行外用多种药物(具体不详)无好转,未予诊治。患者自诉10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及四肢散在红斑、丘疹,瘙痒明显,未规范治疗,皮损反复发作,逐渐增多。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躯干及四肢出现米粒至绿豆大水疱,7 d前病情加重,红斑及水疱增多并累及口腔。否认发病前外伤史及非婚性行为史。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弥漫性红斑,其上可见绿豆至鸽蛋大水疱,疱壁紧张(图1A),尼氏征(-);龟头可见片状疣状增生性黄红色斑块,表面潮湿,少许糜烂(图1B)。  相似文献   
339.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43岁。因左侧面颊丘疹3年,于2019年3月12日至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发现左侧面颊出现一黄豆大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发病前无虫咬伤、外伤及肿瘤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340.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浙江省一期与二期梅毒时空分布特征,探索疫情聚集区域,为制定梅毒精准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6—2020年现住址为浙江省的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病例,利用Arcgis10.8软件建立空间分析数据库,对一期与二期梅毒疫情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SaTScan 9.7软件进行时空扫描聚类分析。结果 浙江省2016—2020年共报告一期与二期梅毒33 226例,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6.136,P<0.001);各县(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5/10万(2.62/10万~40.40/10万),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东部较高、中部较低的态势;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提示一期与二期梅毒疫情呈聚集性分布(各年报告发病率Moran’s I指数均>0,均Z>1.96,均P<0.001),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存在1个空间相近的高-高聚集区域(台州市椒江区、黄岩区、三门县、临海市)和4个低-低聚集区域(分别为丽水市青田县、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瑞安市;金华市磐安县、东阳市;绍兴市柯桥区;衢州市龙游县)。局部G统计量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