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以旺桥线路在短时期内连续发生电缆事故的案例为引子,针对架混电缆线路故障的一系列抢修过程,包括查找故障、处理缺陷、试验、等流程工作做了探讨,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为今后处理同样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深入探讨影响延边地区儿童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更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和儿科临床工作水平,我们统计分析了我院1992年-2001年期间0-14岁住院病儿的死亡资料,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案室所存的历年出院病人报表和0~14岁住院病儿死亡病历,从中计算出近十年的平均病死率及每年病死率,并参考“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按主要死因、住院日、年龄、  相似文献   
13.
李譞 《大家健康》2017,(10):32-33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自拟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启东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自拟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中医症侯积分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下降,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改变患者血液动力学状态,用药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肌愈疡颗粒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生肌愈疡颗粒加奥美拉唑,对照组单独服用奥美拉唑。两组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者先予三联根除疗法10 d,10 d后服用上述药物开始观察,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情况并评价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及组织学再生黏膜成熟度,治疗6个月和1年后分别观察两组溃疡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Sc期占75.0%,组织学再生黏膜成熟度优级占8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2.5%及40.0%;观察组Hp根除率达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年后,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5.3%,远低于对照组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愈疡颗粒与奥美拉唑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降低其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哮喘各期中的变化及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共计54例哮喘患者及19例健康人进行FENO、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检测.结果 FENO、FEV1在哮喘急性发作期[(57.59±32.24)ppb和(1.72±0.33)L]、慢性持续期[(40.02±15.68)ppb和(2.41±0.23)L]、缓解期[(26.71±6.07)ppb和(2.82±0.29)L]及对照组[(14.74±3.42)ppb和(2.93±0.13)L]之间比较,除FEV1在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555,163.096,P<0.01).急性发作期FENO与FEV1之间存在负相关(r=-0.666,P=0.005),慢性持续期(r=-0.288,P=0.176)及缓解期(r=-0.246,P=0.457)的FENO与FEV1无相关性.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值增高,可用于评估哮喘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近年北京地区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工作进行回顾,并对已检出缺陷及历年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现行检测周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糖调节受损是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在7.8 至11.1mmol/L之间的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在6.1至6.9mmol/L之间、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7.8 mmol/L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1]。我国5个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及成都)曾对5 000例未诊断过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行餐后血糖调查,发现有48.25%高血压患者餐后(负荷后)2 h血糖增高,我国IGT已逾6 000万。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较单纯高血压更易出现高血管外周阻力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动脉壁损伤和内皮功能紊乱,当高血压、高血糖等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可增加2~3倍[2]。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是引起IGT/IFG的共同病因[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合贝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VSMC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AngⅡ10<'-7>mol/L)和模型+合贝爽1、2、3组(剂量分别为10<'-5>、10<'-6>、10<'-7>mol/L),应用MTT法检测VSMC的生长率,TUNEL法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Bcl-2、Bax、Fas和P53 mRNA的表达.结果 合贝爽抑制VSMC增殖,促进VSMC凋亡,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的表达.结论 合贝爽使VSMC增殖减少,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促进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非手术治疗方案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130例,根据主治医师及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分为A组(曼月乐组,50例)、B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曼月乐组,50例]和C组(地诺孕素组,3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子宫体积变化、月经量、痛经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等,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各时间点子宫体积B组均小于A组,A组均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C组均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痛经VAS评分、PBAC评分B组小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月经量评分C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PBAC评分C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流血发生情况C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组治疗均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以GnRHa+曼月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 with guide-sheat, EBUS-GS-TBLB)联合虚拟导航(virtual bronchoscopic navigation, VBN)对肺周围性病变(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s, PPL)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气管镜下未发现异常的肺周围性病变的患者,根据引导设备不同,分为导航组(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联合虚拟导航组)和非导航组(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组),观察诊断率和安全性,并总结影响诊断率的因素。结果共150例患者入选了本次研究,导航组70例,非导航组80例。导航组的诊断率为85.7%(60/70),而非导航组为71.2%(57/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8,P=0.022);导航组在直径≤2cm的病灶中诊断率高于非导航组;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联合虚拟导航组较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术组定位病变时间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导航组,轻度气胸(肺压缩<15%)2例。结论气管超声下经引导鞘肺活检联合虚拟导航技术创伤小、诊断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