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以不同的代谢综合征(MS)的组分出现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比较,探讨T2DM患者hsC-RP水平与MS的关系。方法共计调查了病例组(MS组)96例,T2DM对照组(T2DM组)104例,正常对照组80例。比较了以上三组及合并不同数量、不同种类MS组分的各组间hsC-RP水平,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MS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T2DM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患者中hsC-RP水平与合并MS所含组分的数量呈正相关(P〈0.01),与合并MS所含组分的种类无关(P〉0.05)。吸烟、BMI、WHR、胰岛素抵抗、高TG血症、血糖、高血压与hsC-RP呈正相关。结论T2DM患者hsC-RP水平与MS有相关性,炎症反应可能在M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体外条件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机制以及黄芪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根据AGE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有效浓度。分为正常对照组、AGE刺激组、AGE剌激加低、中、高浓度黄芪多糖组(终浓度分别为100、200和400mg/L)。MTS方法分析细胞增殖率,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ROS变化及用ELISA法检测人凋亡相关因子FAS水平。结果①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而中、高浓度黄芪多糖可以抑制该作用(P〈0.01);②黄芪多糖可下调AGE诱导的ROS水平:(3)AGE组可促使血管内皮细胞FAS分泌明显升高(P〈0.01),中、高浓度黄芪多糖可降低AGE诱导FAS的水平,在400mg/L浓度最明显,且与ROS抑制剂NA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可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其效应可能与KOS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心电图定位技术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最佳位置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PICC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利用X线定位法穿刺定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电图定位法定位。对比两组患者尖端位置、导管尖端到位率、置管后舒适度评分、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尖端最佳位置占比83%高于对照组的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尖端到位率97%明显高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患者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感染及导管滑脱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为(108.66±11.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65±1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电图定位技术可精确PICC尖端位置,整体把握导管放置程序,方便对位置进行调整。此外,穿刺点还可避免发生渗血等并发症,同时置管过程不需要患者配合体位,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心电图定位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没有辐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导致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冠脉事件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或复查CAG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曾因冠心病在我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且有完整的CAG影像资料以及其他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及CAG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冠脉事件组与无冠脉事件组。统计分析使用SPSS 16.0软件,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115例患者,其中发生冠脉事件组50例,未发生冠脉事件组65例。发生冠脉事件组患者的基线水平及复查CAG时的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无冠脉事件组(P<0.05或P<0.01)。冠脉病变加重需血运重建患者的基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复查CAG时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冠脉病事件的患者(P<0.05或P<0.01);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基线及复查CAG时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冠脉事件的患者(P<0.05)。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复查时的临床资料进行二分类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多支血管病变[二支病变:OR=10.094,95%CI(2.498,40.798),P=0.001;三支病变:OR=16.047,95%CI(4.121,62.481),P=0.000]、复查时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水平[OR=0.873,95%CI(0.773,0.987),P=0.03]均是冠脉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支血管病变以及复查时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水平是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脉事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5.
中药致肾损害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国内17年间中药致肾损害的临床报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27种中草药,5种中成药引起252例肾损害(A型反应239例,B型反应13例)其中主要为急性肾衰(77.38%),各种肾炎(15.08%),并对肾损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6.
尼曼-匹克病(简称NP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现将我院最近收治的1例以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糖尿病肾病就诊的NPD患者报告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7.
简要介绍了Medonic CA620血细胞分析仪的组成原理,并对该机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患者血清总T3和总甲状腺素(T4)水平可明显降低,游离T4水平可降低、正常或升高,代水平升高。现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56例诊断为低T3综合征且患不同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方法。方法:基本支持治疗加清胰汤、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初期(急性反应期)、进展期(感染期)和恢复期,使用早期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有些患者可不经进展期直接进入恢复期,从而提高了治愈率。②治疗组病死率11.42%,对照组病死率4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能提高SAP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用费用较低,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0.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心脏病又是高血压病最常受损的靶器官之一,我们于89年7月至92年9月对9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特点,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