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39篇
  免费   6711篇
  国内免费   4079篇
耳鼻咽喉   690篇
儿科学   1447篇
妇产科学   769篇
基础医学   5605篇
口腔科学   1786篇
临床医学   17169篇
内科学   9659篇
皮肤病学   1201篇
神经病学   2317篇
特种医学   42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0篇
外科学   8678篇
综合类   37512篇
预防医学   14287篇
眼科学   1307篇
药学   14464篇
  110篇
中国医学   15519篇
肿瘤学   3525篇
  2024年   725篇
  2023年   2472篇
  2022年   2250篇
  2021年   2195篇
  2020年   2625篇
  2019年   2796篇
  2018年   2851篇
  2017年   1831篇
  2016年   2281篇
  2015年   2469篇
  2014年   7058篇
  2013年   5228篇
  2012年   6014篇
  2011年   6577篇
  2010年   6253篇
  2009年   6011篇
  2008年   5903篇
  2007年   6063篇
  2006年   5724篇
  2005年   5702篇
  2004年   5183篇
  2003年   4854篇
  2002年   4010篇
  2001年   3832篇
  2000年   4060篇
  1999年   4088篇
  1998年   3785篇
  1997年   3787篇
  1996年   3658篇
  1995年   3167篇
  1994年   3011篇
  1993年   2274篇
  1992年   1978篇
  1991年   1763篇
  1990年   1509篇
  1989年   1366篇
  1988年   835篇
  1987年   713篇
  1986年   590篇
  1985年   570篇
  1984年   470篇
  1983年   405篇
  1982年   372篇
  1981年   319篇
  1980年   210篇
  1979年   116篇
  1978年   70篇
  1965年   45篇
  1964年   44篇
  1959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总结1例内踝关节伤口护理,根据关节伤口护理的难点我们采取了关节内冲洗结合多种敷料等多种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经过精心护理,伤口愈合,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脱落后,治疗组为121例,对照组为122例。2组在每年的三伏季节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贴敷,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贴敷。2组患儿均连续贴敷3年,从第1年贴敷完成后开始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第2、3年末总有效率分别为71.07%(86/121)、91.74%(111/121),均高于对照组的21.31%(26/122)、54.10%(66/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3年末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29.75%(36/121)、61.98%(75/121),高于对照组的10.66%(13/122)、23.77%(29/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3年末反复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病次数、病程、病种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炎性反应角度,研究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将36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12只和手术组24只。手术组小鼠采用颈总动脉外置管术(PCCP)加高脂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和中药组(C组),每组12只。于造模后12周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截取右颈总动脉; 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研究斑块、脂质池情况以及结构;油红(oil red)染色检测斑块中脂质情况; Masson染色检测斑块胶原纤维蛋白情况; TUNEL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TNF-α、IL-6、CRP水平显著升高(P0. 01),药物干预后,C组小鼠TNF-α、IL-6、CRP水平较B组小鼠均显著降低(P0. 01)。病理学分析发现,与B组相比,C组动脉内斑块数量,脂质池面积、数量,脂质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斑块内胶原纤维蛋白含量显著增加,斑块趋于稳定。结论: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芪丹通脉片能显著下调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小鼠机体炎性水平,通过减少动脉内斑块数量,脂质池数量、面积,脂质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胶原纤维蛋白含量而降低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 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8位患者,根据开始应用肠内营养的时间分为传统肠内营养组(EN)52人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66人,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内营养1周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肠内营养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应用人血白蛋白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48 h内)开始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初步制定苗医败毒法治疗临床适宜疾病的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在文献及书籍研究基础上编制问卷对贵州省20位专家分别进行2轮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专家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均为20份,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有90%以上的专家认为败毒法适宜疾病包括仿(癀)类疾病、榜(花)类疾病、公(疔)类疾病、泼(疮)类疾病、丹类疾病五大类,且各疾病辨证要点的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W)及克郎巴赫系数(Cronbaeh's α)均较高,说明专家对败毒法适宜疾病的意见系统性较一致。结论:专家的积极性高,协调程度好,应用德尔菲法进行的条目优化筛选结果可取。初步建立了败毒法适宜疾病条目,对制定败毒法的应用规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尿路造口患者术后12个月生命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203例患者随访12个月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尿路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非造口相关不适,因造口并发症急诊或入院治疗,以及定期参加造口人活动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尿路造口患者生命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尿路造口患者的管理中应关注女性、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关注危急造口相关并发症和非造口相关不适,以及提高感知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2019-04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依据不同术式分为经皮微创手术的微创组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各38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1)微创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2组患者的矢状面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2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理想效果。但前者切口小、出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