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浅议怀牛膝药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Achyran the sbidentata Blume的根,其味苦、酸,性平偏凉,走下焦入肝肾。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牛膝列为上品,谓其“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其下行之功用,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观察修复体悬突磨除前后牙周指标变化,以明确悬突对牙周组织的危害性。方法:收集98例有修复体悬突的患者, 125个患牙,记录悬突磨除前后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的变化。结果:悬突磨除前后牙龈出血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 01 ),而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改善不明显(P>0. 05)。结论:修复悬突严重影响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对B超和病理检测出的胆囊隆起性病变 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固醇息肉直径 <1 0mm为 63 .5 % ,以多个息肉、肿瘤性息肉倾向单发直径≥ 1 0mm为81 % (9/ 1 1 ) ,肿瘤恶变 1例直径为 1 9mm。恶性肿瘤伴有胆囊内结石、胆囊肿块为 30~ 50mm不等。结论 B超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少数病例术后病理发现。息肉伴有结石者应行手术治疗 ,对多发性胆固醇性息肉有临床症状考虑手术 ,无症状思想顾虑严重者可考虑手术 ,单发腺瘤或炎性息肉主张手术 ,疑有恶性肿瘤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94.
茵陈蒿汤及其组分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D大鼠以去氧胆酸钠作胰管逆行注射诱发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按L2(8)^2正交设计方法从整体到细胞以及分子水平观察茵陈蒿汤及其组分对急性胰腺炎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茵陈蒿汤及其组分能改善胰腺炎动物的一般状况,降低死亡率;减轻动物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提高胰腺组织线粒体琥珀酸氢酶活性,提高胰腺组织cAMP/cGMP比值。从而说明茵陈蒿汤及其组分对急性胰腺炎时的胰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设计合成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槐果碱、18α-甘草次酸和18β-甘草次酸为原料,经过加成、氧化、酯化缩合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目标产物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利用MS和1H-NMR确证了结构;体外活性实验中,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高于甘草次酸及苦参碱,并优于对照药美法仑。结论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对肝癌细胞生长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6.
李冬冬  楚社录 《安徽医药》2019,23(5):976-980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对老年肺癌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肺癌根治术病人,选取75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作为胸腔镜组,93例行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病人为开胸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RNA(MMPs-7mRNA)、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分子A(sMI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较开胸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胸腔镜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术后3 d,胸腔镜组[CD+4]、[CD+8]、NK细胞及[CD+4]/[CD+8]水平分别为(32.46±4.21)%、(27.69±3.57)%、(23.15±4.45)%、(1.17±0.23),均明显高于开胸组的(27.57±2.79)%、(22.28±3.49)%、(20.11±3.12)%、(0.97±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胸腔镜组MMP-7mRNA、sMICA、VEGF水平分别为(20.41±4.56)、(291.54±67.87)pg/mL、(1.64±0.43) ng/mL,均明显低于开胸组的(24.55±5.36)、(322.58±74.43) pg/mL、(1.89±0.5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较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可能有着一定优势,能够促进围术期免疫功能恢复,降低血清肿瘤微转移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常规CT窗口技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尽早采取合理的溶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将临床高度可疑脑梗死的67例患者在发病6h内行常规CT检查后,采用2种改良窗口技术与常规CT窗口技术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窗口技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检出率.结果 经随访证实37例脑梗死中,常规窗口技术①(W:90 Hu,C:35 Hu)敏感性为29.7%,特异性为100%;改良窗口技术②(W:80 Hu,C:50 Hu)敏感性为40.5%,特异性为100%;改良窗口技术③(W:50 Hu,C:50 Hu)敏感性为75.7%,特异性为100%.3种不同窗口技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P<0.05).改良窗口技术③与常规窗口技术①比较,改良窗口技术③与改良窗口技术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窗口技术①与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CT窗口技术能有效提高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检出率,为临床尽早采取合理的溶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8.
99.
血栓心脉宁治疗脑血栓形成50例临床观察袁隐,李冬冬,陈遂生,郭磊(河南省职工医院,郑州450002)主题词中风/中医药疗法,%血栓心脉宁/治疗应用脑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此应运而生的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种类繁...  相似文献   
100.
自1995~2002年间采用圆棍滚推整复、小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6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