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21.
分析中医妇科学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探讨医学教育新模式,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手段与方法 改革等方面阐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中医妇科学教学,充分挖掘符合专业特点的思政资源,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引领有机统一和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2.
补肾安胎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安胎饮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各25例,试验组以补肾益气、固冲安胎的中药补肾安胎饮为主配以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组对先兆流产治疗情况.结果:2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试验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3.
异位妊娠指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俗称"宫外孕"祖国医学中并没有异位妊娠病名,但在"腹痛"、"血漏"、"经闭"等病证中有相关的描述。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占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超声、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异位妊娠的早期确诊率进一步提高,为成功保留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与正常早孕者血清VEGF、sFlt-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早期自然流产患者30例和同期健康早期妊娠妇女30例,用酶联免疫聚合反应(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VEGF、sFlt-1。结果:①早期自然流产组血清VEGF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②早期自然流产组血清sFlt-1高于对照组,二者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清VEGF水平降低,血清sFlt-1水平升高,这可能是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许秀秀  李伟莉  王征 《安徽医药》2006,10(10):779-781
米非司酮配合前列腺素终止早孕存在着孕囊排出后出血时间较长或出血量多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运用医学理论对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所进行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养冲调经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养冲调经膏方组)30例,对照组(归肾丸加减颗粒剂组)30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观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月经失血图积分、综合疗效、子宫内膜厚度、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可增加月经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养冲调经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进步效果明显优于归肾丸颗粒剂,且服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在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等。〔1〕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疾病迁延所致,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本病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祖国医学无慢性盆腔炎这一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散见于中医妇科学“妇人腹痛”、“带下”、“月经不调”、“癥瘕”、“痛经”及“不孕症”等章节。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由于经行产后,胞脉未闭,风寒湿热之邪留连,与胞脉气血搏结而成瘀,胞脉气血阻滞,运行不畅,冲任损伤,病程迁延日久,正气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二脏虚损,虚实错杂,缠绵难愈。近代中医总结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寒”,病性为虚实夹杂,病位为冲任、胞宫。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使用抗生素外,尚无其他方法。反复使用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重,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目前在西医上并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慢性盆腔炎发病率高及迁延难愈的特点,使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独具特色,现将近5年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综述如下。中医药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28.
电针三阴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三阴交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175例患者分为针刺组(90例)和西药组(85例)。针刺组采用电针双侧三阴交穴(疏密波,2/100Hz,刺激强度8~10mA),每周治疗3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西药组口服尼尔雌醇,每次2mg,每月2次,连续3个月。对已绝经者,第3个月开始加用甲羟孕酮,每天6mg,连用10d。疗效评价包括:症候积分量表中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检测(化学发光分析法)。结果:3个中心共纳入175例病例,157例完成试验。针刺组在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评价症状积分均极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治疗后血清FSH、LH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E2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针刺组在LH和E2水平的改善上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电针三阴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良性调整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电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之间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是习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具备多因性,临床表现具有多态性。该病有如下特征: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其临床表现为:不孕,月经失调,多毛或痤疮等~([1-3])。随着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PCOS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4])。在育龄  相似文献   
30.
当归芍药散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全方组方精简,仅芍药、当归、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六味药,用于治疗肝脾不和的妊娠腹痛以及妇科诸痛,具有调肝理脾、活血利湿之效。本方肝脾同治,津血同调,以补为主,攻补兼施。适用于肝郁血滞、脾虚湿阻引起的妇科诸多疾病。徐氏妇科善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