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探讨72例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血清抗体及鼻咽分泌微生物 脱落细胞中RSV抗原阳性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IgM,Ig及IL-2R的活性表达,动态观察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急发型型,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以PHA刺激后,于不同时间细胞膜上IL-2R的活性表达。  相似文献   
42.
低血锌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6例低锌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含量,以探讨其改变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3.
胺碘酮联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方法:将145例阵发性房颤分为胺碘酮组(I组,n=72),胺碘酮加缬沙坦组(Ⅱ组,n=73),疗效观察24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无显著差异,但12个月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窦性心律维持12个月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通过检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儿不同时间血清和组织中一氧化碳(NO)的水平 ,了解其在不同炎症程度时的差异及变化趋势 ,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资料和方法急性阑尾手术患儿 48例 ,男 30例 ,女 18例 ,年龄在 2~ 13岁。按诊断分为3组 ,即单纯阑尾炎组 (17例 ) ,化脓性阑尾炎组 (16例 ) ,坏疽性阑尾炎组 (15例) ,平均手术时间 80min (4 0~ 12 9min) ,并记录体温、手术情况及术后用药。每一病例术前及术后 2 4h、72h、16 8h静脉采血 ,依诊断分别冻存不同阑尾组织标本备检。血清及组织匀浆检测和结果判定见NO试剂盒说明书 (试剂…  相似文献   
45.
46.
李世光  张均 《安徽医药》2002,6(3):28-28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钠组,每组分析其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内皮素改变.结果阿魏酸钠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有明显降低内皮素的功能,并因此改善脑血流量,提高脑梗死的痊愈率.  相似文献   
47.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4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细胞及CD(NK)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急性期IL-2分泌细胞及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下降,恢复期虽与对照组有差异(P<0.01),但却较急性期明显下降,恢复期与急性期差异非常显著(P<0.01)。急性期IL-2分泌细胞与NK细胞百分率二者间的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42(P<0.005),恢复期相关系数0.28(P>0.1)。这种改变可能系病毒感染早期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可能是病毒性脑炎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8.
本文采用免疫荧光法对4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B细胞进行了检测,观察患儿 OKT_3、OKT_4、OKT_4/OKT_8、B 细胞的比值变化,并与15例健康小儿进行了比较,发现 ITP 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涉及到细胞及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49.
本文报告了40例婴幼儿 RSV 特异性血清抗体效价有≥4倍升高者为31例,发病年龄构成<6月占54%,发病年龄最小者为40天,男女性别间 RSV 的感染无显著差异,提示太原地区冬春季婴幼儿 ALRTI 的主要病毒病原是 RSV。  相似文献   
50.
背景虽然人们对铅毒性引起机体的损害有了较深入认识,但铅负荷对T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还不十分明确.目的评估血铅对儿童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及血铅临界值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设计对比观察.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子微生物研究所.对象选择2003-05/2003-10太原市南郊和北郊区儿童60人,男32人,女28人;年龄3~6岁,平均(4.5±1.5)岁.监护人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根据血铅值将儿童分为3组≥0.48μmol/L组(n=13),≥0.24 μmol/L,<0.48μmol/L组(n=20),<0.24μmol/L组(n=27).方法①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水平.T细胞亚群检测用免疫荧光法.②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血铅与T细胞亚群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血铅水平儿童T细胞亚群表达比较.②血铅水平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儿童6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0.48 μmol/L组儿童CD3表达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0.24 μmol/L组(t=3.27,3.07,P<0.01).②血铅值≥0.48 μmol/L时血铅水平与CD3表达及CD4与CD8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89,-0.674,P<0.01),与CD8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48,P<0.01).结论血铅值水平≥0.48μmol/L,可使外周血CD3表达及CD4与CD8比值下降,对小儿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