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对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进行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分析,探讨相对性肾上腺皮质不全(RAI)与呼吸机撤离的关系,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对呼吸机撤离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仁济医院急诊科及急诊ICU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患者,使用250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静脉注射,测定刺激前及刺激后60 min血浆总皮质醇水平,即T60与T0,二者的差值ΔT≤9μg/dl定义为RAI。分析RAI与呼吸机撤离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评价RAI与机械通气患者30 d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共60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创通气38例,无创通气22例;撤机成功24例,撤机失败36例。卡方检验显示,成功撤机组RAI患者比例明显著低于非RAI患者(P=0.000 11),并在有创通气组中更为明显。同时机械通气患者30 d存活率观察发现,合并RAI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RAI通气患者(P=0.000 3)。结论 RAI明显影响有创通气的撤机成功率,并与机械通气的死亡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百草枯组(n=20).百草枯组腹腔注射百草枯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染毒后第7天处死10只百草枯组小鼠,第28天处死其余小鼠.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TGF-β和HIF-1α蛋白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TGF-β蛋白与HIF-1α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均显示:在染毒后第7天,百草枯组可见肺纤维化表现;染毒后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加重.染毒后第7天百草枯组小鼠肺组织TGF-β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染毒后第28天TGF-β蛋白的表达高于染毒后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第7天和第28天,百草枯组小鼠肺组织HIF-1α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染毒后第28天的HIF-1α蛋白的表达高于第7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后第7天和第28天,百草枯组TGF-β蛋白与HIF-1α蛋白的表达均无相关性(r=0.295,P=0.630;r=0.218,P=0.725).结论 百草枯中毒可上调小鼠肺组织的TGF-β和HIF-1α蛋白,TGF-β和HIF-1α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急诊内镜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好  仲敏  陈怡  朱长清 《胃肠病学》2011,16(6):367-369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急诊内镜已成为ANVUGIB的首选诊治方法。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ANVUGIB中的诊疗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08年1月~2010年7月上海仁济医院确诊的ANVUGIB患者21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急诊内镜组(出血48h内行胃镜检查)和择期内镜组(〉48h行胃镜检查)的ANVUGIB病因检出率以及急诊内镜治疗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的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和手术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和糜烂出血性胃炎是本组ANVUGIB患者的三大病因,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急诊内镜组的病因检出率显著高于择期内镜组(P〈0.05);急诊内镜治疗组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再出血率和手术率显著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对ANVUGIB患者,急诊内镜是迅速安全、疗效确切的诊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将126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指数组(BMIN组),低体重指数组(BMIL组)和高体重指数组(BMIH组),三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加用NIPPV辅助通气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天测定三组患者的呼出气潮气量(EVT)、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观察其变化,直至PaCO2指标正常,此后每3天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结果NIPPV辅助通气治疗后BMIN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BMIL组和BMIH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E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辅助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时,体重指数对其治疗和预后均有影响,BMIN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较其它两组好。EVT不能用于指导NIPPV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急诊室拥挤问题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急诊室拥挤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医院管理中面临的一项棘手问题.急诊室在一个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具有其特殊作用和地位,而其日益严重的拥挤问题将直接威胁到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安全.国际上关于急诊室拥挤问题的研究时间将近20年,并且近10年相关的文献报道数量迅速增加,可见其受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6.
我国心脏骤停(cardia arrest,CA)现状严峻,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由心脏骤停导致的猝死人数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危害国民健康[1]。近年来,尽管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领域相关理论和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有效改善了自主循环恢复率,但是并未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2];在美国,CA出院生存率仅有10.6%[3],而我国院前心脏骤停的生存率甚至不到1%[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无创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顽固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及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OSAS合并顽固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以常规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治疗;CPAP组47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每晚加用CPAP治疗6 h。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24 h血压各项血压指标和空腹血糖。结果: 治疗3个月后,CPAP组和对照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CPAP组各项血压指标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PAP组治疗前空腹血糖≤7.0 mmol/L 10例(23.8%),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7.0 mmol/L 35例(83.3%),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7.0 mmol/L均为5例(12.5%)。结论: CPAP联合药物治疗对OSAS合并顽固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疗效好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对草快、克无踪,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也是人类急性中毒致死率最高的除草剂。目前尚无肯定的特效解毒剂,以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百草枯中毒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关于其中毒机制大致有几个学说:氧自由基产生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分子生物学说以及酶失衡学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丙酮酸乙酯(EP)对小鼠缺血再灌注(I/R)肾脏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BABL/c小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I/R组(建立I/R模型,n=10)、EP处理组(n=32);EP处理组再分为EP预处理组(建模前30min给药)和I/R后4、6、12hEP处理组(分别于建模后4、6、12h给药),每组8只动物。TUNEL染色分析和比较各组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Real—timePCR检测肾脏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3mRNA表达。结果TUNEL染色分析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EP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少于I/R组(P〈0.05)。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Bax和Caspase-3m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EP预处理组和I/R后6hEP处理组的Bcl-2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EP预处理组和I/R后各时间点EP处理组的Bax和Caspase-3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EP能有效抑制BABL/c小鼠肾脏I/R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控肾脏组织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小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其对肾组织中炎症因子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50只雄性BABL/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10)和EP治疗组(n=32);EP治疗组再分为EP预处理组和EP 4、6、12 h处理组,每组8只,分别于制模前30 min及制模后4、6、12 h腹腔注射EP 40 mg/kg.采用夹闭双肾动脉30 min制备肾I/R损伤模型.于I/R 24 h取肾组织,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p38MAPK等的蛋白表达. 结果 实时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IL-1β、IL-6、TNF-α、ICAM-1及HMGB1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IL-1β:12.05±8.08比3.18±1.13;IL-6:10.26±6.85比0.81±0.34;TNF-α:5.83±3.85比0.67±0.34;ICAM-1:3.87±2.02比0.29±0.13;HMGB1:652.82±78.50比112.31±32.50,均P<0.05);而EP各处理组能显著抑制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尤其以12 h处理组最为显著,分别为0.45±0.26、 0.66±0.13、 0.21±0.11、 0.05±0.02、 212.26±3.20(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磷酸化的ERK1/2、JNK、p38MAPK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ERK1/2:1.13±0.38比0.48±0.34;p-JNK:1.40±0.15比0.36±0.15;p-p38MAPK:0.47±0.15比0.21±0.17,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EP各处理组在不同时间点均能显著抑制ERK1/2、JNK、p38MAPK的活化(均P<0.05). 结论 EP能有效防治小鼠I/R肾脏损伤,可能与其调控炎症相关因子及MAPK信号转导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