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规范留置导尿及其护理过程,降低留置导尿感染率.方法 将73例留置导尿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按无菌操作原则置尿管,置管后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6 Sigma改进模式及失效模式测量、分析留置导尿管感染主要原因,改进置管及置管后护理操作流程.结果 留置导尿的第5、7天,观察组尿道口有菌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中段尿、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处有菌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6 Sigma方法系统分析留置导尿感染原因准确,采取的控制感染措施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调查分析克罗恩病(C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对40例C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CD病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91.62±15.114)分,家庭经济条件和病程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t分别为-2.481,-2.476;P <0.05).结论 C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普遍较高,主要来源于不明确疾病的症状和不可预测疾病的过程和预后,并与经济条件和病程因素相关;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针对性地提供患者信息支持,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83.
护理工作TQC实践施雁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铁路医院护理部200072我院护理工作从1987年开始引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五年实践,收到良好效果,我们的做法如下。1全员质量管理、达到“自控”1.1多形式,多渠道的质量管理教育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给药错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随机抽取3个外科、3个内科的全体护士共计89名进行调查.结果给药错误实际发生情况较严峻,31名(35%)护士表示自己在过去的1月中发生了1起或多起给药错误.临床护士在案例分析中对给药错误的识别存在分歧,临床给药错误上报率较低,认为仅有54%的给药错误事件会上报给护理管理者.结论临床护士对给药错误的认知存在不足和分歧,会倾向于用自己的一些标准重新去定义给药错误,给药错误上报率不高,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培训、营造医院无惩罚环境.  相似文献   
85.
综述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现状及实施策略的研究进展,为管理者了解围手术期补液量的现状、原因、不良影响及探讨合理的补液实施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公众急救科普视频制作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团队集体讨论、2轮科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急救视频的主题及主要内容形式,于2018年10月—2019年4月进行视频推广,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在这期间参加心脑血管科普基地活动及线上活动的所有病人,分析其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急救科普视频满意度。[结果]观看科普视频后公众在急诊疾病识别方法、急诊疾病抢救措施、急救抢救常用家庭用药掌握上优于观看科普视频前(P0.05)。同时,病人对科普视频满意度较高(均95%)。[结论]通过急救科普视频的传播,能有效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从而提高院外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调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死亡风险监测指标,为制定慢性病危重病人护理评估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死亡的556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提取病人死亡前24h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病人年龄为(72.47±12.96)岁;死亡高峰时间为08:00~12:00;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要死亡原因,不同疾病病人死亡前24h生命体征、白蛋白、血小板、D-二聚体的异常指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异常指标的范围均在危急值边缘且范围各不相同。[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慢性病各专科的预警范围进行护理评估,促进病人不良结局的转归。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支付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意愿以及愿意支付的费用,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上海市277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调查问卷主要包括4个部分: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及调查情况的描述,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支付意愿,照顾者社会经济学特征,对问卷的理解程度。结果绝大多数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持肯定态度,愿意支付一定费用的照顾者有164名(59.2%)。其中111名(67.7%)愿意支付居家照护指导服务的费用低于10元/次。影响照顾者对居家照护指导服务支付意愿的因素有:分担照顾责任的人数、家庭人口数、照顾年限(P0.05,P0.01)。结论照顾者对老年人居家照护指导持肯定态度,但支付意愿偏低,且支付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9.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亦称院内肺炎,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人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人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相似文献   
90.
不同口温测试法对体温数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口温测试法对体温数值影响的研究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铁路医院(200072)施雁,毛雅芬体温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体征参数,口腔温度比较接近体腔温度,常用它代替体温。为了取得准确的体温数值,口腔温度测试方法都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护士因工作忙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