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双骨瓣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岩斜区肿瘤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行肿瘤切除双骨瓣成形术,先取颞枕游离骨瓣(乙状窦后),再通过磨钻,游离出乳突表面骨瓣(乙状窦前)。保留骨性半规管、耳蜗的完整性,避免将乳突及岩骨根部大部分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2例脑脊液耳漏,无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14例术后3、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中采用双骨瓣成形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及预防,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开颅手术,降血压至70-90mmHg(9.3-12.0kPa),显露并临时阻断载瘤动脉近端,28例夹闭动脉瘤,3例结扎载瘤动脉,2例行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近端,其中1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28例有脑肿胀者去骨瓣减压,结果:按Jennett方法评定效果;良好(包括中残(22例)(66.67%),其中1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夹闭动脉瘤效果满意,较差(重残或植物状态)6例(18.18%),死亡5例(15.15%),结论:手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发生在动脉瘤显露前,显露期间及动脉瘤夹闭过程中,采用显微手术,控制性低血压,尽早显露并控制载瘤动脉近端,可减少术中破裂出血,保证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8-表氧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对急性脑外伤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90例急性脑外伤病人,按入院时GCS评分,分成轻型组(30例),中型组(26例),重型组(34例)。在受伤第1、2、3、7、14 d(重型组至30 d),分别对存活病人用ELISA法测定血浆8-iso-PGF2α含量。随访3个月,根据GOS标准分为死亡组(30例),恢复不良组(28例),恢复良好组(32例)。以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1)脑外伤各组伤后1周内4次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8-iso-PGF2α峰值均在伤后第2 d;伤后2周8-iso-PGF2α测值仅重型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脑外伤越严重,GCS评分越低,血浆8-iso-PGF2α的含量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其预后越差。当8-iso-PGF2α含量>25 ng/L且持续不降者,多为死亡和重残。结论血浆8-iso-PGF2α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脑外伤患者伤情、预后评估的有效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氮平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神经肽Y、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体质量变化的关系。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各30例,分别接受氯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和6周后分别测定两组血浆神经肽Y、瘦素水平及体质量,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血浆神经肽Y、瘦素水平及体质量存在交互效应(F=11.203,P=0.000;F=5.981,P=0.033;F=7.523,P=0.003)和组别主效应(F=6.772,P=0.023;F=37.771,P=0.000;F=5.674,P=0.039)。治疗3周和6周时,氯氮平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F=30.764,P=0.000;F=59.963,P=0.000)、体质量(F=5.424,P=0.042;F=11.423,P=0.000)均高于治疗前;治疗6周时,血浆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F=10.132,P=0.004)。阿立哌唑组血浆神经肽Y(F=0.143,P=0.708;F=0.293,P=0.593)、瘦素水平(F=1.343,P=0.256;F=1.030,P=0.326)、体质量(F=2.743,P=0.113;F=0.132,P=0.72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治疗3周和6周时神经肽Y变化值可以解释同期体质量变化值变异的41.9%和21.8%。结论:与阿立哌唑比较,氯氮平可显著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神经肽Y、瘦素水平;神经肽Y水平增高可能是氯氮平导致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显诱因者169例(48.99%),以感染91例,食物过敏68例占多数。治愈229例(66.38%),好转68例(19.71%)。结论: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一位,应对早期出现紫癜反复,腹部症状及D-二聚体阳性者加强肾脏损害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65例听神经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的体会。方法: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59例(91%),次全切除6例(9%)。面神经解剖保留54例(83%),功能保留46例(71%),面神经功能根据House-Brackmann,Ⅰ~Ⅱ级38例(58%),Ⅲ~Ⅳ级19例(29%),Ⅴ~Ⅵ级8例(13%)。结论:熟悉小脑桥脑角及周围区域的正常和病理解剖,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大多数大型听神经瘤均可保留面神经解剖完整的前提下手术全切。  相似文献   
17.
CT引导穿刺透明隔囊肿-腹腔分流术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透明隔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T引导穿刺透明隔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12例,其中8例合并脑积水,术前常规行头颅CT冠状扫描,确定囊肿的中心位置与所定基线的关系,术中正确穿刺。结果12例头痛、头晕症状均消失;癫痫发作3例术后未再复发;意识障碍2例术后清醒。无术后并发症。12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复查CT和MRI,10例囊肿消失,2例囊肿较术前减小(最大横径减小3~18mm,平均减小12.6mm);8例脑积水脑室形态术后均回缩30%以上。结论CT引导穿刺透明隔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可行,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用阿霉索肾病大鼠模型,采用补肾活血汤、强的松治疗。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阿霉素肾病大鼠存在氧自由基所致脂质过氧化损伤。补肾活血涵能使其蛋白尿减轻。血生化指标和肾损害明显改善,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强的松能减轻蛋白尿和改善肾病变,但对血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无明显影响。补肾活汤加半量强的松则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将降生后两天的幼兔脑组织移植到成兔大脑人工预制的腔隙内。36天后,把受体兔处死病检。在光镜下,证实移植的脑组织未死亡,并於体兔的脑组织形成新的毛细血管构通。移植的脑组织细胞与受体兔的脑细胞无明显区别。说明已成活,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下步实验,用相同的电凝方法,损伤破坏两组兔的大脑皮层一定部位,均造成兔的一侧前、后肢瘫,然后一组用幼兔脑移植;另组对照。经60天观察后,发现移植组兔的肢体瘫有明显恢复。为临床的脑移植做了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凯时注射液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2 8例 ,经予凯时注射液 10 μg加入生理盐水 2 0ml静脉推注 ,每日一次 ,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 5 0 0 μg ,共 4周 ;对照组 17例 ,单用弥可保肌注 ,每日 5 0 0 μg ,共 4周。 结果 :两组用药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 ,治疗组痛觉过敏、感觉减退和腱反射减弱有效率分别为 63 %、73 %和 8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0 %、41%和 5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