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氧化苦参碱对照组(B组)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注射液60mg/kg,1次/天,连续2天。肝损伤组(C组)尾静脉注射ConA 12.5mg/kg,氧化苦参碱干预组(D组)在制作肝损伤模型的同时,给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方法和计量同B组。于造模8小时、24小时和72小时观察肝的组织学;IL-1、TGF-β1免疫组化变化;检测血清ALT、AST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C组肝脏组织结构破坏严重,D组各时间段的肝组织结构损伤程度均轻于C组;②IL-1、TGF-β1免疫阳性细胞表达D组高于C组。③血清ALT、AST值C组和D组均高于A组和B组,P(0.01,尤其是8小时时,D组高于C组。但24小时和72小时各项指标趋于下降。结论氧化苦参碱具有抗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功能,但早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一过性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并观察其形态学特点。结果 细胞呈梭形或星形,4-5代内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给予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sc异丙肾上腺索(ISO,85mg/kg,每日1次,连续2d)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心肌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苦参碱对模型大鼠血脂、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酶及抗氧化酶等的影响.结果 苦参碱(50、100和200mg/kg)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改善大鼠左心室收缩(升高LVSP和 dp/dtmax)和舒张功能(降低LVEDP和升高-dp/dtmax);减少血清心肌损伤标志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量;提高血清及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相应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量.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苦参碱可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缺血性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异常改变.结论 苦参碱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缺血性心肌结构与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TC和/或TG,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并维持心肌细胞膜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中血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细胞Ⅰ型胶原蛋白(Type Ⅰ collagen)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背部手术制备1.5 cm×1.5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自第1d始,除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外,余各组分别按20、40、80 mg/kg给...  相似文献   
65.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在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行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分别在术后1周和2个月时行腕关节普通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其中25例行CT检查。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三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临床医师对术后2个月复查的普通DR和DTS图像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术后1周时,DTS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59±1.20)分,高于DR组的(2.70±1.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个月时,DTS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98±1.01)分,高于DR组的(2.91±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CT检查的25例中,图像质量评分为(2.08±0.86)分,低于DTS的图像质量评分[(3.88±1.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个月时DTS图像上能清晰显示骨折愈合情况的患者比例为91.1%(82/90),显著高于普通DR的64.4%(58/9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DTS能更清晰地显示术区骨质结构及骨折愈合情况,成像质量优于普通DR和CT,具有更佳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 MSCTA 在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1例怀疑或确诊为上颈椎病变患者行颈部CTA 检查,其中23例通过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并完成 CTA 复查。所有原始数据均在 AW4.4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重建。通过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等方式显示椎体、椎动脉及周围的解剖结构及彼此的空间位置关系、优势椎动脉分布、椎动脉发育、走行异常等。术后通过 VR、MIP 和 MPR 等方式显示螺钉置入情况,分析螺钉穿破椎弓根上壁、下壁、内壁、外壁、椎体前壁及枕骨的情况并且对术后症状进行随访。使用 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VR、MIP 和 MPR 图像上均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双侧椎动脉走行变异情况,以及椎动脉与周围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椎动脉的显示:一侧优势动脉25例,均势26例;椎动脉发育异常13侧,椎动脉走行异常4例;椎弓根细小病例16例,伴同侧椎动脉优势9例。23例术后螺钉影像显示良好,置入螺钉113枚,C1置入20枚,C236枚,C315枚,C42枚,枕骨40枚。螺钉准确置入83枚,螺钉偏置30枚,其中与椎动脉关系密切3例,与脊髓关系密切1例。23例术后均无明显异常症状。结论MSCTA 检查能够准确反映上颈椎血管解剖特点及变异情况,为内固定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术后 CTA 检查能准确了解螺钉的置入情况,对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7.
SOS/Umu试验(又称umu试验)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检测环境诱变物的短期筛选试验,它是基于DNA损伤物诱导SOS反应而表达umuC基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廉价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遗传毒理学研究、酶代动力学分析、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估以及药效学评价和新药筛选等方面.本文对其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及其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8.
细胞周期素是细胞周期调节的重要因子,和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周期素的表达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特征、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细胞周期素的特异抑制剂有望为膀胱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9.
动物实验结果是评价外源化学物质暴露是否对人类构成危害的资料来源,α-2u球蛋白是雄性大鼠肝脏分泌的特殊蛋白质,部分经肾小管重吸收而被代谢,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当大鼠服用某些化学物质如糖精钠等的,可致大鼠及膀胱的异损害,甚至导致肿瘤的发生,由于人类体内不合成与分泌此类蛋白质,因此从雄性大鼠得到的实验结果外推至人类时其意义不同,为此本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雄性大鼠肝脏特异分泌的α-2u球蛋白在评价和研究化学物质是否对人类构成危害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伪麻黄碱对中枢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观察并测定伪麻黄碱对阈剂量戌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小鼠外观活动和自发活动的影响,及对戌四氮和士的宁致惊厥作用的影响。结果 伪麻黄碱20mg/kg、40mg/kg及80mg/kg,对小鼠自主活动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5.9%、73.4%和86.4%。伪麻黄碱80mg/kg,对戌巴比妥钠催眠作用表现出拮抗作用,对戌四氮和士的宁惊厥作用均无影响。结论 伪麻黄碱对中枢神经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