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于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诊断为ACS并接受CAG及PCI,并于围手术期接受左卡尼汀治疗的患者共416例,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基础肾功能匹配且未接受左卡尼汀治疗的ACS患者416例,探讨两组患者的CIN发生率。结果 左卡尼汀组CIN发生率(46/416,11.1%)与对照组(62/416,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中,肾功能正常患者的CIN发生率在左卡尼汀组(26/249例,10.4%)与对照组(28/252,11.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轻中度异常(30 mL·min-1·1.73 m-2≤eGFR<90 mL·min-1·1.73 m-2)患者的CIN发生率在左卡尼汀组(20/167,13.2%)显著低于对照组(36/164,18.3%)(P=0.016)。整体研究人群中,低LVEF值、eGFR、HCT和对比剂用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功能轻中度异常人群中,低LVEF值、eGFR、HCT、HbA1C、对比剂用量和左卡尼汀使用情况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左卡尼汀未能显著降低肾功能正常的ACS患者的CIN发生率,但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ACS患者,在术前充分水化的基础上围手术期联合使用左卡尼汀可以显著降低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2.
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及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约有一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危险因素——包括脂质代谢异常,因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其他因素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比如炎症。有众多研究致力于寻找合适的炎症标记物以利于在那些没有传统危险因素的患者中提高对冠状动脉(冠脉)疾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检出率,而通过超敏分析测量出来的C反应蛋白(CRP)正是符合上述要求的生物标记物,并且通过众多的研究已经证实无论是在健康个体或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超敏(hs)-CRP都可以作为一项独立危险因子来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在过去的10年中,通过各种研究,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内皮功能失调相关的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过程中涉及到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多种血液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壁内血肿(IMH)发生的相关因素、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支架置入术后发现IMH的患者。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冠状动脉造影表现、处理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26例患者中男15例(57.7%),高血压病(17例,65.4%)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MH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靶病变以前降支(9例,34.6%)和右冠状动脉(10例,38.5%)最常见。14例(53.8%)患者合并冠状动脉夹层,12例(46.2%)患者无明显冠状动脉夹层,表现为新发的非痉挛、非血栓狭窄病变。IMH累及支架外远端(16例,61.5%)最常见。13例(50.0%)患者直接置入支架,6例(23.1%)患者未予处理,2例(7.7%)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5例(19.2%)患者球囊扩张后行支架置入术。出院后平均随访(2.39±1.68)年,所有患者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例患者术后3个月IMH完全吸收,1例患者1年后IMH完全吸收,另2例患者1年后冠状动脉造影仍可见IMH征象。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MH常发生于高血压病患者,易累及支架外远端,表现为非痉挛、非血栓的新发狭窄病变。急性血管闭塞风险低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而对IMH范围较广不易吸收、且可逐渐进展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者,则需行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发生三支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断为SCAD的4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组108例, 二支血管病变组136例, 三支血管病变组203例。以单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组为研究对象, 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CAD患者发生三支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 311例患者中, 男性244例(78.5%), 女性67例(21.5%);年龄57(64, 69)岁。单支血管病变组与三支血管病变组SCAD患者的糖尿病史(χ2=7.75, P=0.005)以及尿酸(Z=-2.10, P=0.036)、糖化血红蛋白(Z=-2.77, P=0.00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Z=-2.99, P=0.00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血尿酸(OR=1.01, 95%CI:1.00~1.01, P<0.05)水平较高, HDL-C水平较低(OR=3.29, 95%CI:1.23~8.8...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心肌内出血(IMH)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以及cTnT对IMH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共计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7d接受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根据CMR表现分为IMH组(45例)和非IMH组(19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cTnT水平对IMH的预测价值。结果 基于不同时间点的cTnT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即刻cTnT水平、峰值cTnT水平与CMR各参数的Spearman秩相关性最强。其中术后即刻cTnT及峰值cTnT与IMH容积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74(均P<0.001);与IMH T2*值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65(均P<0.001);与梗死容积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50(均P<0.001);与LVEF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59(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即刻cTnT预测心...  相似文献   
56.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将2008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热点问题和重要进展进行盘点,希望对临床实践有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