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9 毫秒
51.
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4-10d)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根据在DSA影像上有无脑血管痉挛(CVS)将全组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6例为有CVS者,B组22例为无CVS者.全组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4-10d采用可脱性微弹簧圈对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行囊内栓塞.患者均在治疗后3个月时行Glasgow预后评分(COS),治疗结果经,检验.结果 全组动脉瘤腔100%闭塞42例,95%闭塞者4例,90%闭塞者2例;其中100%闭塞的患者中A组22例,B组20例,两组完全栓塞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术中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3例.A组GoS:ⅠI级10例,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1例,Ⅴ级3例;B组COS:Ⅰ级17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0例,Ⅴ级1例.全组死亡率8.3%.术后随访3-58个月均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复发.结论 动脉瘤破裂后在中期(4-10d)并不是都伴有CVS;在该期对破裂性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2.
自1999年1月~2001年7月,我科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取15具鲜尸(人)股骨,制成髁间T形骨挤并骨缺损植骨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用L形钢板、髁支持钢板、可吸收接骨扳辅助钢板(可吸收组合板)固定,置万能试验机上,做压缩、弯曲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可吸收组合板抗压缩和抗弯曲能力较L形钢板和踩支持钢板强(P<0.01)。表明可吸收组合板固定更适用于股骨远端复杂骨折以及伴有骨质硫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54.
假性动脉瘤系指血管壁全层损伤、血肿机化成瘤壁后形成的与血管相通的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发生率达30%。2000年6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假性动脉瘤患者418例。其中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99例和未破裂组21例,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χ2检验分析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及AS与颅内动脉瘤的易感性。结果:颅内动脉瘤是否破裂与患者性别、个人饮酒和吸烟史、心脑血管疾病既往史、颅内动脉瘤发生部位和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有关(P<0.05)。颅内动脉瘤患者并发AS与患者具有动脉狭窄、早期的血管内皮损伤及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是发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结论:颅内动脉瘤是否破裂与患者性别、个人饮酒和吸烟史、心脑血管疾病既往史、颅内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和大小有关;AS可能与颅内动脉瘤破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Enterprise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3月应用Enterprise支架(美国Codman公司)治疗颅内动脉瘤21例,其中宽颈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2例。在微导丝引导下,将支架输送导管送至动脉瘤颈以远,通过输送导管将支架引至动脉瘤处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行弹簧圈栓塞术。结果采用单纯支架置入技术2例,支架先释放技术5例,支架后释放技术14例。21例22枚支架置入顺利,全部成功释放,位置良好。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致密性栓塞13例,大部栓塞6例,单纯支架置入的2例微小动脉瘤见瘤腔内造影剂滞留。除1例驼背病人术后1周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外,余20例随访1~6个月无临床症状加重,未发生脑再出血或新发梗死;11例术后6~12个月行DSA,2例动脉瘤瘤颈有残留,未见支架移位和支架内狭窄。结论 Enterprise支架操作简便,易通过血管弯曲处并准确释放,为颅内动脉瘤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血清重组人Dick-kopfx相关蛋白-1(DKK-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和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75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甲状腺结节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甲状腺结节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观察手术前后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变化情况,观察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患者血清DKK-1水平和SII均明显高于甲状腺结节组,手术后血清DKK-1水平和SI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甲状腺结节组患者DKK-1水平和SII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型甲状腺癌组患者血清LAG-3水平明显低于甲状腺结节组,手术后血清LAG-3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甲状腺结节组患者LAG-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DKK-1、LAG-3水平和SII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明显关系(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和腺外浸润无明显关系(P>0.05)。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LAG-3水平与DKK-1水平(r=-0.642,P<0.05)和SII(r=-0.716,P<0.05)均呈负相关,DKK-1水平和SII呈正相关(r=0.784,P<0.05)。血清DKK-1、LAG-3和SII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8.8%,特异度为96.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65,明显高于DKK-1、LAG-3和SII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DKK-1、LAG-3和SII参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8.
2004年8月-2006年9月,我们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7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动脉内溶栓治疗已经逐渐成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急性颈动脉完全性阻塞引起的脑梗死,由于溶栓药物进入颅内循环困难,动脉内溶栓治疗可被延误和阻止。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动脉同路人血栓抽吸切除术治疗2例急性颈动脉球完全性阻塞患者,阻塞颈动脉立即获得再通,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 11例体表海绵状血管瘤 (头皮 2例 ,颜面部 6例 ,前胸部 2例 ,会阴部 1例 )局部畸形血管团内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地塞米松 ,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 1次治疗 8例 ,2次治疗 3例。治疗后 3个月复查 ,显效 4例 ,有效 7例 ,6个月复查显效 5例 ,有效 6例 ,未见无效者 ,总有效率 10 0 %。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